最近看到一些声音有争议的声音,大概就是说大家都是搬运工,只不过拿别人的作品来创作,甚至还做成收费项目等等。可能有些人确实会经常直接把国外的东西拿过来翻译一下变成自己的,也不署名不注明出处,让人们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比如 GeekPlux 最近指出某知名 newsletter 创作者的机翻推文,对方还不服气,结果看到下面这条……浓浓的机翻味道,连 Raycast 用都没用过,只是把人家英文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拿过来。对于国内外 Twitter 上盛行的这种流量密码式创作内容真是太反感了。
关于创造其实也就分 curator 和 creator 两种,纵观全球互联网,严格意义上 90% newsletter 作者都属于前者,要么从大佬的文章里拿,要么直接拿链接、要么从书里拿……即使像 Dense Discovery 这样的顶流不也是吗?而且还有很多链接是广告。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引子,加入自己的见解,发散思维联系到更多的内容,同时帮人们筛选好内容,这和不署名的拿来主义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吧。真正做到 creator 的大概也就是 Seth 那样的了,每天一封,全是自己的碎碎念,你说有价值吧,偶尔会有让你眼前一亮的观点,但不部分时候都直接归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