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听过一个说法:「当一个人说苹果不好吃,他真正表达的其实是,在以往吃过的所有苹果里,没有一个是 TA 觉得好吃的。」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思考。

我对此延伸的理解是:每个人的想法、观点、见解(统称为「输出」),都是由过往这个人的经历、阅读、交谈(统称为「输入」)决定的。

摩根·侯赛尔(Morgan Housel)说:比起「你为什么不同意我的看法」,一个更好的问题是——「你有什么我所没有的经历,让你相信自己做的事是对的?如果我也有你的经历,看待世界的眼光是否也会一样?」

不可避免的是,我们都只能基于自己有限的输入,来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而由于输入的千差万别,人们不同意彼此的意见,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件变量极多、复杂程度超乎很多人想象的事情。

你眼中的理所应当,搞不好在对方那里就变成了不可理喻。小事还好,一旦涉及到三观的冲突,你眼中的挚友、至爱,可能下一秒就反目成仇。

这确实很难让人接受,但不得不说、且显得略微有些残酷的是——如果你也认同前文所述的「输入决定输出」,那么,类似的事情便会被看作是个常态而不是意外,因而也更容易感到释怀。

也许,那些能够长期保持的关系,只是因为最大的雷终其一生都没被引爆而已。

看了两季《再见爱人》,我发现在一起五年、十年甚至数十年的伴侣,也可能到头来发现,自己并不足够了解对方。这似乎是绝大部分痛苦的根源……

我们花在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时间太少了。

这也并不是谁的错。毕竟,人可能花一辈子都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如果还要再深入了解另一个同样复杂的人,绝非易事。

3

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对人生的际遇会有种近乎盲目的乐观。以为我们和他人的相遇、交谈、心有灵犀、火花四射,在漫长的人生中可以发生很多次,所以我们如此轻视别离。直到后来才明白,似那般流光溢彩、相顾俨然的时刻。一辈子能遇见一回,已经要感谢命运。

聊得来是个很高的要求。

曾粗略地拆解过,「聊得来」其实要求交流的双方都愿意倾听、能够理解并可以有分寸感地给出回应,甚至是,留出让对话深入的空间。

能做到这些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接纳、同理、共情、表达能力,以及,更重要的,双方是否在思想和心理上有足够的共享空间。

读崔庆龙的一篇采访,他说:

相互分享、相互倾听的关系非常稀有,大多数人都不具有,这就意味着,这种需要在现实环境里被抑制。
...
你得感觉到这个人有能力识别你、理解你,这又不是一两次就能得到的感觉,他的回应或者他的表现证明了他真的理解你,他接下来的沉默或者等待、无言,才对你有意义。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多微妙呢——微妙到,沉默和沉默之间都有区别。

很多时候它无法被言说,我们只能遵循身体和心理的感受,含含糊糊地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就是聊得来。

4

什么叫「思想和心理上有足够的共享空间」?

它要求你们的内核是可以和谐共处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最好都不要有剧烈冲突,才有聊到一块去的可能。有冲突的时候,如果双方都能抱着开明(open-minded)的心态,那也问题不大。

它要求你们都付出足够的坦诚(open-hearted)。坦诚代表着一种信任,这是人际关系中最最珍贵的东西,能够极大地降低沟通成本。如果对话需要不断揣测对方的心理,甚至产生一些猜疑,那么所谓的深度沟通也就无从谈起。

它还要求你们参与到共同的路径之上。这意味着,双方对主线都有足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讨欲。如崔庆龙所说:「虽然话题会变更,却始终提取着相同的线索。两个人始终交互式地给出下一个路标,一方的意图总是被另一方识别和确认,而返还的意图也刚好是对方能够识别和确认的。」

这样的交流,会让人进入某种可遇不可求的心流状态。那是失去之后会让人感到怀念的东西。

5

关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时,我的脑子里冒出两个词:看见和回应。

之前看《瞬息全宇宙》的时候,喻示着「我看见你」的部分非常打动我。

用崔庆龙的话说,那是一种「将一颗心灵放置在另一颗心灵中」的体验,可以让人远离最本质的孤独和匮乏。一个人渴望被看见、承认、赞赏,也希望无论自己做了什么,都能被理解,都知道它是有缘由的,是能被尊重和接受的。

被看见的反面,是:「人更难以忍受的是不被重视和不被理解,忍受不了那些看似好意,实则置身事外的指点评价。而人是那种只有分享出来,被人理解懂得,并给予关怀才能一定程度上消解痛苦的物种。」

看见之后的更进一步,是回应。

回应的背后,是能够明白对方的重点,对其进行恰当的诠释,并从自己过往的积累中提取、组织相关素材,再翻译成对方可以理解的表达。

当这样的来回重复足够多次数,双方便会共同构建起一个安全的场域。在这个「场」里,彼此都知道自己的表达,会被赋予善意的解读,并能得到回应。

这样的关系是由「爱」而非「恐惧」驱动的。恐惧让人蜷缩,而爱让人舒展。

6

深度的沟通和关系是如此稀缺,以至于很多人不相信它的存在。毕竟,人无法相信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这种不相信,会让人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全部。一个以为自己醒了的人,很难真正醒过来。因为 TA 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不再有主动追寻的动力。

而如果 TA 足够幸运,那么也许会有一些人生际遇,让 TA 明白之前自己只是在「假醒」。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只要意识到「假醒」这个事实,真正醒来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 TA 开始相信了。

相信是免费的,但真正去追求自己的相信却不是。因为这几乎是一场人际关系的重塑与革命。那么——

你有多大的勇气,去面对恐惧仍选择纵身一跃?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去追逐可能是一场空的深度关系?抑或,就留在现在还可以的关系里?

这没有对错,但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