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

战略的基本理念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要在一个差异化认知里聚焦,建立局部资源优势。

比如一个创业公司,永远不要试图用投放打赢大厂,大厂的投放几乎无成本,何况即便是字节,也看重用户口碑。

不要老想终局,你是创业者,不是投资人。

也不要老想壁垒,你是创业者,你不是大厂。

不同公司的mission和位置不同,这个世界足够大。

AI Native

什么是 AI Native?

AI 的占比并不重要。

AI 的核心作用是让之前的不可能变为可能。AI PPT 类产品在卖的不是一个 AI 生成的大纲和图片的组合,而是借助 AI 创造了 PPT 创作的新范式。

在 AI 成本较高的时候,反而是 AI 占比低一些,更容易跑通商业闭环。

AI 有点像维生素片,用户为文字产品(维生素药品)付费的意愿极低,但是对包装好的产品(维生素保健品)的付费意愿就会高很多,尽管包装的成本和技术水平可能更低。

AI PMFs

在新的技术(GPT5)来临之前,最先进的玩家已经入局,已经做了尝试。

现有的 PMF 就往往就是已经被验证过的。

可以沿着这些思路和自身资源优势去思考差异化的变体。

在哪里寻找 PMF?

  • 每月的 AI 产品增速榜
  • YC 和 a16z 关注的新项目
  • 一线 AI 公司的产品岗位需求
  • 二级市场的咨询话题需求

AI 和 App 的配比

这部分 insights from 张月光,非常认同。

  • 对于做模型来说,做学术从20到50分已经很厉害,但是做2C就需要稳定在80分的部分,然后优化到100分再给用户。
  • 对于C端用户来说SOTA没有意义,不是100分就是0分。
  • 产品要达到 problem solve 水平。
  • 模型是开放而通用的,但做应用要做精确的 single domain,做商业价值中最大的部分
  • LLM 模型很难定义清楚什么是100分,即使是非常擅长的总结,定义也非常模糊。
  • 图像模型就简单多了,人看一眼就知道。
  • 算法找到靠谱的合作者很重要,尽量避免一天接 10 个需求/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需求都还描述不明白的团队。在几个月里专注于一个非常明确的 domain,反复想办法找数据、找层、调超参,目标就是把这玩意给解出来,会比较容易拿到结果。

PM

一个项目需有两个PM

一个做系统构建的PM,设计用户-技术-商业闭环

一个懂模型的PM,定义清楚的技术指标

两个,并不是实际的数量。

算法

有自己的模型团队,有时候会成为燃料,有时候会成为镣铐

有自己的模型的创业公司,可以做的尝试也多,往往在对模型的认知上要更深刻。

但很多时候用不用自己的模型并不重要,至少在起步阶段,用开源模型和API完全足够。

等技术真的成为增长的瓶颈了,此时的资源也许已经能吸引到好的算法。

PM x 算法

AI 产品的PM和算法的合作模式比较特殊。需要相向而行,找到双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对未来几个月的算法迭代有共同的合理的预期。

一旦某一方有了甩锅心态,或者为了追求单一一方的KPI,这个项目就根本不可能成功了。不管是大中小厂都是如此。这也是创新者的窘境里微观的部分。大公司的算法组在为了主业务做优化的时候,和创新项目组不可能双赢。

附上产品经理和算法的日常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I Native Apps 开发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算法和雕花

需要雕花吗?当然是需要的

算法迭代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

GPT4 发布之后已经一年了 GPT5 还没出来。

在这没出来的一年里,真正发展的就是雕花技巧。

Kimi 、秘塔、AIPPT,一个比一个雕的厉害。

而且现在去看各家大模型,效果其实都没有质的差异。

真正差异化的就是雕花水平。

很多工程的知识,学习难度反而是大于大模型相关的知识。

杨植麟在做算法研究,当然可以不管雕花。

你在做应用的时候千万不要小看雕花。

附上一个 Dify 里的雕花图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I Native Apps 开发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你已经把全文读完,为你的品味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