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吃饭,才知道他最近的变化——因为去年母亲、妻子连番受伤,他不得不辞掉工作,在家专心照顾了一年多。若按时下流行的标准来看,这位朋友无疑是典型的“精英”——医生出身,后来投身国际医药集团,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朋友圈里一度都是各种业绩达标、获奖、跨国学习的照片。
于是我问他:这么长时间照顾家里人,有什么感受?
他说:其实还好。真正在家以后才发现,以前工作太忙了,都没怎么顾得上和家里人说话,交流少了,关系也就淡泊了。如今在家里,事情虽然多,但是有好多时间相处。相处的时间长了,感情也比之前更好了,感觉还挺幸福的。想起来这一年虽然没有赚钱,但自己的所得却远远更多。
这段对话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我觉得他道出了生活的真谛——相处多了,感情更好了,也就更幸福了。虽然按照时下流行的观点,怎么看,他的选择都和“幸福”不沾边。
时下流行的观点是什么?表面上,它是那些顺口溜式、段子式的描述。实质里,它是自己放弃了认真生活的能力,把解释权交托给几个简单模板:一说起同学会,就是“虚情假意社交场所”;一说起旁人,就是“巨婴”;一说起父母,就是“父母皆祸害”;一说起自己种种不如意,就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这其中,我最无法理解的就是“原生家庭”,尤其是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明明是自己不够自立,不敢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却热衷于历数自己身上“原生家庭”的各种过错。
从正经心理学上讲,如今流行的所谓“原生家庭”学说根本找不到什么靠谱根据,甚至是与心理学恰恰是相悖的。从常识上讲,一个人成年之后就要自立,要对自己负责,也有权利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原生家庭”俨然成了万能的借口——我之所以无法自立,无法变得更好,通通都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
身边有许多朋友都过得幸福、充实,但是考察他们的“原生家庭”,其实各有不同,有来自农村的,有来自小城市的,也有来自大城市的;有教师家庭、工人家庭,也有商人家庭;有从小锦衣玉食的,也有从小节衣缩食的…… 怎么看都是五花八门,都没法装到同一个模子里去。如果非要找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很热爱生活,对待身边人都很有耐心,能超越自己的感受,保持对弱者的同情,对局限和无奈的理解……
愿大家都能勇敢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并在途中给予其他人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参考阅读: 伴你同行,伴我同行
有朋友找我要手风琴录音,索性把之前没发的几首列在这里,随手录的,大家见笑😜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