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尊重的细节

2013年摄于哈尔滨


前两周,我母亲在电梯里遇到新邻居,母女二人。见我母亲按的楼层按钮,她们问“你是住xx楼的吗?”,我母亲答是。她们又问:“是你们家的人弹手风琴吗?”,我母亲又答是,本以为她们有什么抱怨,还有点紧张。没想到,后面一句是笑着说的:嗯,弹得还不错。

我母亲告诉我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也挺紧张,听到结果才长出一口气——看来,邻居们的反应都还好。

我说“都还好”,是因为没想到楼上楼下的邻居也会关心此事。同一楼层的邻居我之前已经打过招呼了,正对门住着老两口,我专门跟老太太说过,自己有空的时候可能会弹会儿琴,什么时间对她们比较合适,不会影响到休息。她也非常热情客气,所以很容易达成了一致。后来见面我又问过一次,确认是否没有打扰,她也是笑答:“没事没事,蛮好的,我也喜欢听”。

我为什么会为自己弹琴的事情大费周折?这大概和我的经历有关。

以前,我也遇到过会弹钢琴的邻居,大多数时候觉得很好听,也有些时候自己想做些事情,就会觉得打扰,又不知道到底是哪家的人练琴,也说不上话,有时候心里很恼火。

再以前,去上手风琴课的时候,每次还离老师家那栋楼很远,就听见手风琴的声音。小时候不觉得,长大了才想起,如果我是邻居,每天晚上都是这种例行“遭遇”(煎熬),连电视也未必听得清楚,估计内心不只是无奈,还有恼火。只是那时候生活没有微博和朋友圈,不便表达而已。

正因为如此,我自己弹琴的时候才会担心,我会不会影响到邻居?会不会和人家的休息时间冲突?会不会让人感觉恼火又找不到地方说?担心来担心去,无非是担心换了角色,自己之前的不爽会在邻居身上重演。这并不是因为害怕投诉甚至抱怨——哪怕我没有遇到投诉和抱怨,其他人只是心里不爽,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换句话说,是希望在换位中保持平等心态,而我逐渐认识到,这种在换位中保持平等的心态,就是尊重。

小时候上思想品德课,都会强调“尊重”,总觉得“尊重”是个很神圣很伟大的概念,很高贵的品格。长大了才知道,“尊重”其实没那么复杂,许多时候它只意味着“不能只顾自己爽,还得照顾其他人感受”,意味着“以平等心态对待所有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所以今天,我想仔细谈谈关于“尊重”的细节。

首先,尊重这回事,“看上去挺美,但做起来挺难”,年纪越大,反而越难。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尊重要求克制自我,照顾他人。而在如今这个时代,有无数的“自媒体”在教导大家:打破各种束缚,勇敢做自己。于是乎,大家对自己认定的价值和事物越来越坚定,对不同的价值和事物的包容性也越来越没有耐心,或者贴个刁钻的标签“懒得搭理”,或者干脆尽情调侃一番。总之,自己最重要,自己的时间最重要,万万不要因为外界因素委屈了自己。

从某种程度上说,“尊重”与这种潮流相反。它意味着,“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外界”也没有那么不重要——无论某个人的价值观、趣味和你多么不同,也无论他/她的观点多么“奇葩”,你都要积攒足够的耐心,以平等心态来对待。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始终尊重你说话的权利”。许多人都熟悉这句话,但就我所见,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很少。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不陌生:一旦在争论中发现对手的纰漏,一定要穷追猛打,再借题发挥,让对方出尽洋相。老实说,我自己也经常有这样的冲动。每每事后反思,都觉得自己做得很糟糕、很掉价——嘴上说“尊重”,但真实的想法和表现出来的行动没有丝毫尊重可言。然而我发现,真正能在争论中赢得尊重的,往往并不是牙尖嘴利、能言善辩之辈,反而是能一直保持分寸,得理也让人的那些人。

我不敢肯定这些人是否真的“看开了”,真的没有明确的好恶情绪与是非标准,但我能肯定的是,即便有他们也会加以约束,不会让这些情绪和标准过分外露。说到底,让所有人感受到尊重,才能收获所有人的尊重。

摆正心态是尊重的前提,下面我们来谈谈尊重的几点具体做法。

我发现,许多矛盾之所以产生,并不是因为大家“本质不同”,而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或者说直白点,自己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怎样给人“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给足够多的时间是非常有用的办法。

那我弹琴这回事来说,因为一开始就和邻居打招呼,预告“我下来可能会空闲时间弹弹琴,想问问您是否会打扰休息,什么时间方便”,整个事情就比较好谈。如果“先斩后奏”,刚谈完就开始弹,甚至先斩后奏,弹了好几天琴再去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相反。

这个道理在工作中也存在。大家都知道,跨部门沟通是工作中很麻烦的一件事。据我观察,跨部门沟通中特别容易引发矛盾的就是没有提前沟通——我本来正在做自己的事情,忽然你过来提个需求,而且马上就要,我当然很恼火。如果能提前几天,甚至提前一两周做好沟通,许多矛盾本来不会出现,即便出现也可以及时得到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自己的工作做好规划,并且让其他人清楚知道这份规划,也是尊重的重要表现。

还有个场合也会凸显“给其他人足够多时间”的价值,那就是打招呼询问。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许多人在陌生人询问(问路、问车次)时,看起来也相当客气,一定是“你好请问……”,往往得到的并不是多么热情的答复,甚至相当冷淡。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了若干让我愿意去回答的询问,我发现了原因:有些询问缺乏尊重,主要表现就是语言太紧凑,“你好”和“请问”之间基本没有间隔,所以“你好”完全成了形式的铺垫,许多时候完全听不到“你好”,甚至是“请问”,哪怕你真的是满脸微笑、满心真诚。

如果我们多点耐心,给对方多点时间,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观察其他人之后,我通常会这么做:注视对方,说出“你好”,然后耐心等一两秒钟。这时候,哪怕对方一开始压根没有注意你,也会有所觉察,因为你不是在念顺口溜,“你好”不只是个形式的铺垫,你在认真等待对方的回应。这样的询问效果通常都不错,至少比平均水平要好。

如果“给他人留出足够多时间”是尊重的一部分,那么它的另一面,“为其他人节省时间”也是尊重的一部分。

为什么这么说?给其他人留出足够的时间,能够让对方比较配合地进入“与你沟通协作”的节奏。但这只是是良好的铺垫。但是真正开始沟通协作之后,如果时间被浪费,也容易遇到“前功尽弃”的结局。

已经有不少文章提到过,在微信上不要问“在吗?”,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太低。但是在沟通中,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比如谈某个事情要截图,就先截图发出去,然后再打一大段文字,于是对方看到截图之后,得琢磨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耐心消耗完全了,最终答案才姗姗来迟。相反,如果先把文字准备好,然后和截图同时发送,这样大家配合起来就容易很多了。

有时候,“帮其他人节省时间”容易导致误解和委屈,“人人平等,为什么需要我卑躬屈膝去迎合其他人?”。我的一个朋友刚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这种事情,给领导发了一份详细的报表,很快就收到了回复:“结论呢?结论在哪里?你不把最重要的数据圈出来,难道需要我去一行行看吗?”

当时这个朋友觉得领导很凶,很不讲理,工作久了,才发现事情本来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大家工作本来就很忙,为了协作顺畅,就需要帮所有人节省时间。所以后来不管是对领导和同事,还是对外部合作伙伴,她都力求“节省其他人的时间”:邮件一定是先给结论再给论证,图表中的重点一定醒目标注出来,对方不太感兴趣的信息尽量裁掉…… 结果,大家都很喜欢和她打交道,并非因为她会“讨好”所有人,而是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尊重。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书是《大英帝国的崩溃和美国的诞生》。说到美国独立战争,许多人都记得发生的时间,也记得“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还有之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但是,历史真的那么简单吗?美国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对美国的“统治力”其实相当羸弱。同样,美国人也继承了英国人对于茶叶的独特爱好,北美也在大量进口茶叶,那么为什么1773年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之前东印度公司一直靠做茶叶生意大发横财,为什么在1772年突然出现了茶叶积压?……

《白银资本》这本书或许有很多观点上的问题,但它对我们有一点重大启发:世界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一个国家的“普通”变化,很可能会经过复杂的因果链条,导致地球另一边的剧变。如果你认同这种观点,那么《大英帝国的崩溃和美国的诞生》值得一看(虽然中文版评价不太高,主要抱怨集中在翻译方面,但原版在美亚的评分还是很高的,而且中译版也不是“不忍卒读”)。

再次声明:我和大家分享的所有书,基本都有Kindle版,衷心希望大家都能“花不多的钱,看有意思的书”。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尊重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