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德国生活点滴:信件、邮件、开车、饮食

2019,德国,萨尔兹柯藤

有不少朋友跟我说,希望多介绍一点德国的生活情况,我便“从善如流”。下面的介绍完全来自个人经验,万望不要求全责备。

信件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邮局寄送的信件大概是很古老的名词了。我回顾自己在国内的生活,似乎只有投递信用卡时才会用信件,其它时候很少会与信件打交道,即便要寄送文件,也已经习惯了快递。

但是在德国,信件还广泛地存在着,承载着大量的功能。

外国人持长期签证到德国之后,首先必须尽快到市政机构办理落户登记手续。办理完成之后耐心等待,正常大概3-4天之后,你会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为你分配的税号。如果到时候没有收到,或者你特别着急(发工资必须要有税号),也可以去市政厅查询,费用是15欧元。如果想省钱,也可以去税局查询,不要钱,但市政办公机构明显要更多。

办德国银行卡,在柜台面签之后,并不会马上拿到卡和密码(起码我是这样),而是需要回家耐心等待。以我办的卡为例,在之后的两个礼拜里,先后收到一封邮件寄送银行卡,一封邮件寄送网银ID,一封邮件寄送银行密码,一封邮件寄送隐私协议。等我下载银行App准备查账时才发现,网银密码没有收到。在银行的网站上完成身份验证之后,我得到了这样一段提示:

您已经通过身份验证,我们将把包含网银密码的信件发给您,请耐心等待几天,然后用新的密码登录。

这也无怪乎“新生代银行”会受到热捧。比如广泛流行的N26银行,只要下载App之后填写注册信息,视频通话核验之后就可以开通,全过程不超过半小时。因为在德国办许多事情都需要银行账单做证明,但刚来德国还没有完成落户,很难开设银行账号,所以N26就成了许多人的选择。

唯一的问题是,它的实体卡投递还是需要信件。不过,信件的速度也不慢,从西班牙发到德国,一共只花了3天,远远低于我对“跨国信件”的预期。

电子邮件

中国人大概很不习惯用电子邮件,更习惯电话、微信。但是在德国,电话号码被视为个人隐私,一般只有不到20%的人愿意给陌生人留自己的电话,接到商家骚扰电话更是要投诉,甚至可能引起严厉的惩罚。至于微信,德国没有这种大而全的“万能App”,聊天App就专门用来聊天。

所以,德国人大量依赖电子邮件的沟通。坦白说,我还挺适应这种方式,就我的经验,邮件沟通的好处挺多。

第一是不占用时间。邮件沟通不需要及时回复,即便人家在半夜给你发邮件,也不会打扰你的休息。邮件沟通也不需要独占使用者的时间,所以可以“批量解决”,比如每半天到一天看次邮箱,如果有邮件需要回复,拿出一点专门时间来处理,效率高很多。

第二是表达清楚、效率高。微信沟通感觉太随意了,滴滴答答掰扯个没完。邮件沟通相比之下成本高、周期长,大概对人的思维和逻辑要求比较高,尽量一次性把事情全都讲清楚。

比如办理市政相关的手续,我先完整说明自己的情况,然后对方机构先发来完整表格和材料清单,我全部填完发过去,最后对方告诉我预约办理的时间。虽然整个过程花了两天,邮件走了两三轮,但真正用于沟通的时间并不多,比电话要高效。而且邮件有留底,事后扯皮的概率很低。

以前我在国内的时候,提报修工单都会详细写清楚遇到了什么故障、现象是什么、我做了什么验证、结果是什么、我的最终判断是什么…… 结果好几次工单的回复不是冷冰冰的客套,还有技术人员的专门感谢,因为描述清楚,解决效率高。在德国的邮件沟通,也常常让我有这种“对方一下子就都说清楚了”的感觉,起码我感觉很痛快。

开车

说起“在德国开车”,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高速不限速”。不过,这并不是现实。

德国的高速公路并非不限速,许多路段是有明确限速的。即便“不限速”也已经是老黄历了,而且从今年(2019年)开始,许多所谓“不限速”的路段也加上了限速,行驶速度上限是350公里/小时。

其实,如果你真的频繁行驶德国的高速公路就会知道,“限速”的影响相当有限。德国的高速公路通常没有那么“奢侈”,许多时候只是双向四车道,当然也有不少为双向六车道。外侧一般是货车道、行车道,内侧是超车道。如果你开的是小车,大多数时候都在行车道上。因为大家的行驶速度都很快,即使呈一列纵队,也不影响赶路。

那么,内侧超车道呢?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来了德国之后,真的知道为什么有些车叫“小钢炮”了。这些马力大、重心低的车,并非传统意义的”豪车“,但是特别能跑,即便你的时速已经130,这些车还是可以会你身边呼啸而过。

如果你想到德国来开车,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与中国和北美“自动挡打天下”的情况相反,在德国,相当多(大部分)的车是手动的,甚至不少奔驰宝马都是手动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和德国同事聊过。总的感觉是,“开惯了”,“手动开起来爽”,这就是延续下来的习惯。有人说手动挡更省油,确实更省油,欧洲的油也确实贵,一升汽油在10元人民币上下,但是,我很少听到有德国人从“省油”的角度来解释。

还好我之前在国内开过8年手动挡的车,所以到这边来开车也没有问题。许多人对手动挡似乎有一种畏惧,以我的经验,只要把握好两点就没问题:第一,离合器一定要快踩慢抬,踩下去要迅速一脚蹬到底,抬起来则要先找到车感;第二,不同档位虽然适合的速度去见不同,但切换时其实有比较宽的重叠区域,把握好离合器和油门“此消彼长”的节奏就可以。起码,和我同行过的德国同事几乎都说过:“你开车开得不错”。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初来乍到,在德国开车一开始可能会很不适应,因为德国人“太讲规矩”了。

以我们在国内的驾驶习惯,每到交叉路口或者匝道汇合区,都要减速、仔细观察周围。如果有车汇入,多半会有点紧张,要判断“这家伙到底会不会硬闯”,很多时候甚至有个较劲的过程,最后一定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在国内已经习惯了这样“让人一步”的谨慎的驾驶方式,也确实保证了安全。

但是在德国,这种习惯让我感觉很不适应。经常在交叉路口和匝道汇合区看到有其它车飞速驶来,毫无减速的意思,“这死鬼看架势就是要硬闯”,所以我也不由自主减速。结果到了交叉口,那辆车竟然来个急刹,老老实实在那里等着我先通过。换句话说,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减速。

后来我才发现,在德国开车,“先行权”是名副其实的。开车时多留意交通标志,只要你拥有先行权,哪怕要汇入的一方速度看起来再快都不用担心,到了交叉口他一定会减速停下来等你。而如果你没有先行权,那多半要一直等待,等到给拥有先行权的车道上有足够大的空隙,才可以驶入。所以我逐渐也习惯了“开快车”,只要有先行权,就一路油门不用想事,哪怕前方看起来再吓人,也不必担心。

我知道,说起“先行权”,一定会有人和我有相同的疑问:道路交汇时不能阻挡拥有先行权正常行驶的车辆,如果是顺向(右转)还好,找个空隙插入就是,如果是逆向(左转),就必须找到双向都没有车的空隙才能驶入,如果车流密集,这岂不是一直都找不到机会?

但这个疑问也很快得到了解答。有一次,在等了半天还没有双侧空隙之后,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单侧空隙,对向车道的一辆车停了下来,司机笑着对我打个手势,示意我从他前面的空隙穿过去。我本来以为自己是运气好,在这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之后我才知道,这不是“运气”。

饮食

据说,有许多人不能适应国外生活,是因为“长了一颗中国人的胃”。这大概是实话,但也没有那么夸张。

同样夸张的大概是“德国人不懂得吃”。很多时候不是“不懂得”,只是讲究不同,外人看不出门道和区别。香肠就是这方面的绝好例子。

拿破仑曾说,要统治法国这种“光奶酪就有三百多种”的国家实在是一大挑战。而在德国,各种各样的香肠大概远超过三百种。超市里一般都有各种口味的香肠,绝对堪称“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如果每天尝一种,全都走下来估计也要一年多时间。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是德国人“不懂得吃”,大概是大家的习惯相差比较远,所以难以欣赏。这种情况在中国其实也存在,我就见到过一对夫妇,妻子跟丈夫抱怨说:“你们北方吃的太单调了,什么事都是吃饺子”,丈夫却一脸不服气:“哪有,我们的饺子馅明明有很多种好吗?”

如果又想吃经典“德国菜”,又希望是中国人能接受的胃口,那么大概会失望了。我在广州的时候,经常去天河北的“运达吧”吃德国咸猪手,相当喜欢。但是来德国以后,“正宗”咸猪手很少让我满意,普遍都感觉太肥腻了。唯一的例外是在捷克,无论是烤猪排、烤鸭、烤猪肘,还是啤酒,这些“经典德国菜”似乎都更对中国人的胃口,而且价格还便宜。所以如果来欧洲旅游,在捷克一定不好错过美食。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外国人不吃内脏”,但如果你真的来了德国就会发现,它也是不对的。

我们在德国超市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内脏,比如鸡胗、鸡心、鸡肝、猪肝、牛百叶等等,价格不贵,卖得也不差,去晚了还买不到。不过,我还没问过一般是哪些人买了这些菜,回去到底怎么做。

按我家的情况,如果买了这些菜,只是像做其他菜一样,简单用盐和油烹饪,味道并不太好。如果加入姜、蒜、辣椒,则相当受欢迎,往往大受欢迎,会被一扫而空。想到欧洲历史上对东方的香料总有特别迫切的渴求,如今大概可以体会。如今,姜、蒜在德国普通超市也很容易买到,和中国的姜、蒜最大的区别在于,姜味、蒜味都特别浓郁。这大概是因为需求量不大,所以反而不必追求“速生”吧。

关于吃,还有最后一点。如果你来欧洲,会发现很多写着中文字的“亚洲餐馆”,但仔细看去,无论店员还是菜单,都并非来自中国,而是越南。这是怎么回事?

我之前推荐过Ken Burns的十集纪录片The Vietname War,里面用差不多一集的篇幅讲了“430事件”。1975年4月30日,北越最终统一了南越。在这之前的几周里,归顺南越政府的许多难民想尽办法逃离。除了美军带走大量难民,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参与了救援行动。据当时预计,这波难民总数在5万人左右,但结果超过了12万人,其中大多数定居美国。

1979年前后,因为越南“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越南入侵柬埔寨、中越战争,又有大批越南人逃离。其中七十万人左右来到美国,剩下的四十多万人则分别来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国家,可以说“分散到了全世界”。

所以,今天你在欧洲各地看到的“亚洲餐馆”和“亚洲超市”,如果不是明确冠以“中华”或者“中国”的名号,多半是越南人开的。

当然,其中也可能有本地员工……有次我点好了菜,过不多久,一个模样俊俏的白人姑娘,一边擦手上的油,一边边笑盈盈地端上一碗牛肉粉。这场景,着实让人感觉措不及防。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德国生活点滴:信件、邮件、开车、饮食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