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2日
我印象里,“双标”最早出现,指的是同时支持银联和VISA或者Master的银行卡。不过当下的热门词汇“双标”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它常常被用来当作打脸的工具——“你看看,这就是赤裸裸的双标啊”,这是如今随处可见的鉴定结论。
那么,“双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意思理解,“双标”即“双重标准”,也就是“对同类事物执行双重标准”。换句话说,如果甲事物和乙事物具有共同性甚至可以互换,但判断评价标准截然不同,这就是“双标”了。
可是,“双标”为什么会被当作打脸的工具呢?
从一个角度说,“双标”没有任何问题。“双标”是说话者的自由,今天说“吃苹果好,因为苹果是水果”,明天说“吃桃子不好,因为桃子是水果”;今天主张“以德报怨,要忍耐才能成大事”,明天宣扬“以眼还眼,被人打了一定要打回去”……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反正嘴长在自己身上,爱怎么说,人家管不着。
从另一个角度说,“双标”的问题很大。因为说话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交流。除非听众完全没有思考能力,凡事都要讨一个最高指示才敢表态和行动,否则,听众一定会从你的每一点判断,每一次表态去展开联想和推导:既然你对甲事物有这么样的判断,而甲乙两个事物又具有共性,那么大概你对乙事物也会有这样的判断。这就是“举一反三”,不会这样思考的人,只能事无巨细都询问你的意见,肯定会让你烦死。
如果承认交流是双向的,那么“双标”必然会造成听众的认知紊乱。
今天听你说“吃苹果好,因为苹果是水果”,听众会觉得“吃水果是好事”。明天你再说“吃桃子不好,因为桃子是水果”,听众就不知道“吃水果到底好不好”,甚至怀疑“你关于水果的判断到底靠不靠谱”。今天主张“以德报怨”,人家觉得你是宽宏大量的性格,明天宣扬“以眼还眼”,又让人觉得你是睚眦必报的脾气,最后结论大概只能是“这是个虚伪善变、不值得信任的人”。
大概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人鄙视“双标”,认为“双标”意味着信用破产。
不过我们也需要知道,“双标”固然可恨,但“双标”的每一次出现未必都是信用破产,有时候,它只是被用来当作帽子而已。因为它打击的对象根本就不是“双标”。
比如“多吃水果没坏处”和“西瓜不能多吃”,这不算双标。“多吃水果没坏处”,对绝大多数水果而言的确如此;尽管西瓜也属于水果,但它的升糖指数(GI)极高,甚至高过甜甜的樱桃许多倍。所以普通水果确实应该多吃,但西瓜确实要有节制。
在这个例子里,如果把表述变得更详细一点,变成“大多数水果升糖指数不高,吃起来不必太过担心”,以及“西瓜属于水果中的特例,升糖指数很高,所以一次不要多吃”。这样就不太容易被人指责“双标”,只是每次这样表述非常麻烦,所以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没坏处”,从统计规律上说并不算大问题。
生活中除了识别这种“说是双标,其实不是双标”的情况,还有一种“不说是双标,但其实是双标”的情况。它不太容易发现,但危害同样不可忽视。
比如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别人指出他们的问题,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以“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你是外人不了解情况没有发言权”为理由来辩驳。那意思是,世界上没什么通行的道理法则,领地才最重要。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人往往又特别喜欢纵论天下,对别人家的事情品头论足。比如美国HBO拍了电视剧《切尔诺贝利》,他们就要故作聪明地指出“这是对俄罗斯的恶毒攻击,是历史虚无主义”,却丝毫不去了解俄罗斯人对这部电视剧的看法。这种做法就是隐形的“双标”,看起来把自己置于整个世界之上的超然地位,其实是把自己与世界粗暴割裂开来。
再比如,有一些人的眼里,世界就是由赤裸裸的“丛林法则”所统治,不存在其它约束,所以他们得势的时候最喜欢说:“我拳头比你大,你活该被我揍,没什么好说的,别跟我扯什么道义不道义”。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反复诉说自己曾经遭遇的苦难,认为身为弱者应当享有道义的照顾,否则就是“不平等、不公平”。这样隐形“双标”的结果就是,在外人看来,如果在他们弱小的时候多加同情和帮助,未必会在将来得到友善的回报,不如干脆冷眼旁观。
所以,“双标”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真正的“双标”,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不是什么好事。一旦被人识破,都会给外人造成迷惑,留下紊乱甚至虚伪、不值得信赖的印象。
不过以我的经验,这都还是其次,最怕的是自己“双标”了还意识不到,甚至意识到了还不承认。
要知道,人是情绪的动物,我们的许多判断往往不是因为逻辑的支撑,而是因为情绪的支配。但人的情绪往往只能被自己察觉,所以在交流中未必那么重要。所以如果真的讨厌“双标”,往往会发现自己许多时候在不经意“双标”。于是,每一次“双标”的拷问,都是对自己思维的锤炼。
我自己的体会,只要不太在意面子,结果往往都不坏:或者是发现自己确实双标了,所以需要改正某些看法,比如承认“《切尔诺贝利》背后没有什么惊天阴谋”,或者发现自己没有双标,所以对“判断标准”的认识更丰富立体了,比如知道水果还需要关心“升糖指数”。无论如何选择,都是锤炼了自己的思维。
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恰恰需要经过反复锤炼的思维。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