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读书日,谈谈科技翻译感想

按: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讲点和读书写作有关的话题。4月20日我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组织的峰会上做了《漫谈技术翻译》的分享,本文基于发言整理加工而成。BGM为上周录的《老友进行曲》,大家见笑。

今天我主要讲四个话题:第一,科技翻译有没有必要;第二,科技翻译现存的问题;第三,做好科技翻译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第四,科技翻译的未来展望。

首先是“科技翻译有没有必要”,虽然十多年前就有人说“不用翻译,程序员的母语就应当是英语”,而且这种论调到今天仍然有市场。但我觉得,科技翻译绝对是有必要的。

先来看中文资料和英文资料的数量对比。大部分程序员都知道,如果你希望认真查找技术问题,用百度多半是不行的,必须用Google。这一方面是因为搜索结果的质量有高下,另一方面也因为中英文资料的数量对比太悬殊。虽然目前中文翻译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量权威、可信、有价值的技术资料都是以英文为第一语言的——实际上这是个普遍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科技领域。

况且,虽然目前中文资料翻译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但科技图书市场上,翻译版图书的规模并没有数量级的增长,许多翻译是业余进行的。在之前的博客年代,许多博客会“义务”做一些翻译,功利性很弱;到了微信公众号流行的年代,阅读数、订阅数被过分强调,所以相当部分的技术资料翻译都在“追逐热点”。

典型的例子是,去年HTTP/3的规范已经制定,但放眼望去,相关的中文资料只在制定完成的前后一周出现过。前几个月我写了《我的HTTP/3学习笔记》,虽然我的前端经验并不丰富,但是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不少做前端甚至运营商开发的朋友纷纷来对我表示感谢,说“终于”看到了一篇像样的文档。这些反响让我既高兴又惭愧,要知道,如果你搜索相关的英文文档,是可以找到一大堆的。

所以总的来看,为了让中文的技术社区健康成长,技术氛围保持活力,科技翻译绝对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现在的科技翻译存在什么问题呢?

我觉得主要有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稿酬偏低,吸引力不强。

翻译的稿酬已经差不多三十年没有变化过了,一直停留在千字80-120元的水平,已经越来越多译者的不满。大概十年前,青年译者李继宏写过一篇文章反驳这种不满,说翻译是高收入,因为他每小时可以翻译1000字,一天8小时就有差不多1000元的收入,每个月光是做翻译有2-3万元的收入。言下之意,译者们痛斥翻译报酬低,其实是水平不到。

十年过去,稿酬仍然不变,通货却已经大幅膨胀,如今每月2-3万元绝对不能算“高收入”。而且说实话,对绝大部分译者来说,每小时翻译1000字绝对是可望不可及的。我自己做过很多年翻译,但也只有在事先认真读过原文、休息充分、神清气爽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每小时1000字的翻译速度,而且这种状态最多能保持2-3小时。有鉴于此,翻译对于大家的吸引力降低,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是缺乏良好的反馈机制。

做软件开发的朋友都知道,好的系统不是一次做出来的,而是持续改出来的。同样道理,好的译本也需要不断打磨修正,好的译者也需要不断训练和反思。不幸的是,我们缺乏的恰恰是良好的反馈-提升的闭环机制。

以前我读书的时候总是看到序言里有“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之类的文字。但是,作者多半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所以“赐教”无非是客套话。如果说传统的通讯不发达,那么到了信息时代,愿意留下联系方式的作译者仍然相当有限,这就不是“通讯不发达”可以解释的了。

而且如今大家生活节奏都快,心态都比较浮躁,面对其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第一反应往往是勃然大怒、奋起反击,而不是承认错误。我自己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因为指出某位译者的错误,引起的激烈反应是远远超出我预期的,最后责任编辑不得不恳求我删掉讨论翻译的文章——如今,那本翻译错漏百出的科技图书仍然在销售,而且读者评价不错。面对这一切,我只能苦笑。

那么,如果你不担心报酬偏低,又能坦然面对其他人的意见,单纯出于一片赤诚之心,希望认真翻译点科技资料,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按照我的经验,要注意的也有两点。第一是,既要能996,又不能996。

要知道,翻译不像搭积木,只是单纯的量的积累,它还需要灵感,需要思考。没有一定时间的沉浸就进入不了状态,没有冥思苦想的煎熬就得不到满意的翻译。所以要想做好技术翻译,一定要有“接受996”的心理准备。实际上,许多有经验的、老资格的作译者,在翻译和写作期间,熬夜到一两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深夜是干扰最少,思维最集中,灵感也最容易迸发的时间段。

那么,为什么又“不能996”呢?如果你的“正职”工作强度太大,每天必须投入至少12个小时,一周至少要投入6天,再考虑到大城市常见的通勤时间,那么整个人多半会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工作之外只想休息,纯粹的休息,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来从事科技翻译了。不信你可以看看关于“斜杠青年”的报道,很少有“斜杠青年”的正职工作要求把80%以上的精力全部投在正职工作上,不留闲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佬们关于996的言论都是在偷换概念。个人为了让自己生活更有意义,不把更多时间用于纯粹的“休闲”,而选择996,甚至花更多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个996不一定要用在单独一件事情上,很可能投注在两三件、三四件事情上,而且可以互相调剂互补,在身体容许的前提下,让人的精神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而大佬们推崇的996,其实是要求996只能做一件事,也就是公司安排的工作,然后声称“否则就不可能过得比人家好”或者“否则生活就没有意义”。

总之,如果你的工作已经是996了,那么最好不要奢望再有精力来做科技翻译。

第二是,你必须要是科技行业的人,又不能是典型的“科技行业人员”。

科技翻译与普通翻译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即科技翻译针对的是专门领域,尊重数据和逻辑。所以如果要做好科技翻译,必须对原文所论述的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否则就容易犯错,或者是不懂但“硬干”,或者是“想当然”。把Cookie翻译为“小甜饼”,日常生活中或许不算错,但在互联网行业里,这绝对会成为经典笑话。

另一方面,典型的“科技行业人员”,往往在驾驭语言的方面又不够熟练,所以译文很可能不够流畅通达。以前我翻译《精通正则表达式》时就遇到过各种难题,之一是原文说“正则表达式有多种flavor”,flavor一般指“口味、风味”,作者将其借鉴过去,指代一些具体的规定和表现,也是自然的做法。但是,如果直接翻译为“正则表达式有多种口味(风味)”,怎么听怎么不顺耳,总觉得别扭。从网上、从词典里查找各种翻译,大多是围绕“味”做文章,全都不合适。

转机来自我偶然看到的《笑傲江湖》,里面提到“剑宗和气宗”,我忽然想到“宗”是一个不错的意象,也很容易理解。但因为中文更习惯多字词而不是单字词,“正则表达式有不同的宗”也很别扭,所以还得继续思考。恰好当时我在电视里看到《星际争霸》的游戏直播,解说提到“不同选手有不同的打法,归纳起来有几种流……”,我忽然意识到,“流”也是一个不错的意象。综合起来,就得到了“流派”这个翻译。结果不光我自己比较满意,许多读者也跟我说“流派”这个翻译很形象,很好理解。

我想讲的最后一点是,科技翻译的未来。

关于未来,我个人能看到的最主要的变化是科技翻译的门槛会越来越低,参与者会越来越多。

总体来说,越年轻的科技从业者,英文水平就越好。这其实不是科技行业本身的特点,而是整个世代的特点。从小生长在全球化的阶段,从小接触互联网,从小听欧美音乐、看美剧,他们的英文水平显然要高过“老一辈”。一方面,他们会更容易看懂英文,更容易着手科技翻译;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容易发现翻译稿的错,如今有许多争论,大家会直接援引英文资料,这就是明证。

同时,随着各种“自媒体”的升温,传统科技翻译的粒度在不断减小,重量级在不断降低。以前说起“科技翻译”,似乎总是和大部头的正经书籍有关,但如今许多科技翻译的主要对象已经是零碎的文章了。这些文章或许有真知灼见,或许足够及时,总之其价值未必输给大部头。同样,这些文章也给了更多人练手的机会。以我个人的经验,做开发的同学不少都在摩拳擦掌,准备翻译一两篇技术文章来玩玩。在以前,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

其次是作译者和读者的关系会发生改变,内容可以一直保持活力。

传统的翻译和写作中,作译者与读者分列于作品的两面:作译者承担输出,作品成为中介,读者接受输入。作品一次定型之后不容易更改,读者可以有一些反馈,但总的来说,还是固定的、单向的信息流。

前几个月我偶然在豆瓣阅读看到了自己公开版权的书,我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我发现内容是“活的”,因为这本书的读者一边阅读,一边在书上留下了他们的评价:这里写得好;这个例子举得不错;这里写得不好;这个地方还有更好的写法…… 虽然这本书已经写了很久,感觉能说的都说完了,但是一看到读者的评论,我瞬间就有了更多的灵感,觉得有了很多很多新的话想说。

也就是说,传统的单向信息流,如今变成了星型的拓扑结构。居于中心的是作品,读者和作译者围绕着它,从中获取信息,又把自己的感受也意见回馈给它。大家共同维护着内容,保持它的更新和活力,充其量,是作译者的话语权会更大一点。

这样的书——如果还叫“书”的话,才是有更多人愿意阅读,更值得千百遍阅读的。尽管它无疑对现在的作译者、出版社、出版流程、商业模式都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但我相信,这是未来的方向。下来,我也会做更多这方面的工作,把越来越多的翻译和写作成果公开,与大家共同维护。

P.S. BGM的曲目名称为《老友进行曲》,英文是Old Comrades,德文是Alte Kameraden。1889年德国军旅作曲家Carl Teike创作了这支进行曲,但宫廷乐长Oelte却评价说“够了,我们的进行曲够多了,把它烧掉!“。Teike后来退出了乐队,把这支曲子重新命名为《老友进行曲》。

这支热闹非凡的曲子在世界各地深得大家喜爱,有多个演奏版本。我在德国旅游时,偶然有机会弹了这支曲子,周围的德国人都笑了。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读书日,谈谈科技翻译感想

如果您认为本文说的有道理,欢迎长按识别上面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