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趣谈统筹方法

2018年1月13日摄于北京圆明园。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统筹方法”,因为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曾经有一篇课文就是华罗庚写的《统筹方法》。

华老介绍说,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程进程的数学方法”,非常有益于提高效率。华老并且举了个浅显易懂的例子:要泡茶,需要做洗开水壶、烧水、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六项工作。如果逐项进行,完成一项再开始下一项,泡茶的时间就会特别长。如果运用统筹方法,就可以先洗开水壶,然后烧水,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一旦水烧开可以直接泡茶,节省了很多时间。

中学课本上读到的这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也尝试在生活中利用统筹方法提高效率。我目前用得最多的就是做菜。每次我做菜的时候都要用到统筹方法思考一番:先把饭煮上,然后安排洗菜、切菜的顺序,什么时候开始做蒸菜,什么时候开始做炒菜,先炒哪个菜后炒哪个菜…… 最终的结果,是让做菜的时间尽可能短,出锅时间尽可能集中。

统筹方法可以在生活各处都用到。我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够“统筹”了,直到有次看到南桥老师的一篇文章才知道还可以更“统筹”。南桥老师说,热水器经常要放一段冷水之后,才来热水,所以他一进浴室就先开水,然后更衣,这样就不必“干等”放冷水了。看到这里我忽然发现,自己冬天瑟瑟发抖等水温上来的遭遇,其实可以靠统筹方法解救的。

话说回来,我第一次读到《统筹方法》印象就很深刻,因为我一直在想:运用了统筹方法,人还是那个人,事还是那些事,效率却提高了,奥妙到底在哪里呢?

在学过数据结构、算法、图论之后我们知道,所谓“统筹方法”,可以看作对工序进行拓扑排序、找出最优解的过程。简单说,把工序和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整理出来,谁必须在谁的上游(前驱),谁必须在谁的下游(后继)…… 最后拼成一张大图,用算法就可以找出效率最高的安排。实际上,这是项目管理的经典问题。

可惜,当年我们读到《统筹方法》的时候,根本没听说过数据结构、算法、图论,所以只能依靠自己简单朴素的头脑去探究统筹方法背后的秘密。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反复思考华老在《统筹方法》中的举例,发现效率之所以能提高,其实是有几个前提的:

第一,能调动各种资源越强越多,事情就会做的越快。华老写文章时烧开水大概还得用铝壶,烧一壶水怎么也得二三十分钟,现代电水壶几分钟就能烧好,可能根本不够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不过如果能分别安排三个人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统筹的人必须具有起码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专心致志固然好,但如果一门心思洗茶壶,另一边又在烧水,很可能水早就烧干,甚至壶都烧坏了。所以如果不能兼顾多项任务,还不如一次只做一件事,盯着做完,再开始下一件事。

第三,多任务处理的前提是,某些工作不去管它也会“照预期进行”,这时候才能放手去做其它事情。比如把水烧上然后去洗茶壶,前提是煤气/电不会突然停了。否则,要么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要么就得依赖高频度的检查,这又要求很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这三个前提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我自己也一度觉得有点沮丧。不过很多年之后我忽然发现,如果要做好管理工作,可以从统筹方法的这三个前提中收获很有价值的借鉴。

先看第一点,能调动的资源越多,事情就会做得越快。在工作中这一点通常也成立,能调动的资源就越多,工作也就完成得越快。所以如果要迅速完成工作,就要能调动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资源。但是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有资源调不动只能干瞪眼——很多人都说,要调动资源就必须有权力,有头衔。“按道理”说,似乎确实如此,没有权力、没有头衔,则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调动资源的能力,其实不等于权力,也不等于头衔。有时候,即便有权力也调动不了资源——改革开放之前,农民基本是没有任何生产自主权的,上级有着近乎垄断的权力,但是生产效率就是上不来。还有些时候,没有权力和头衔,也可以调动资源。阿里的王晨纯同学(其实是P8了)曾经给我透露过一个诀窍——自己团队的伙伴遇到问题,需要其它团队人协助时,他建议大家这么开口:“大家都说这方面你是专家(你很擅长),我现在遇到点问题,想请专家看看”。别小瞧这种“话术”,它确实降低了合作的难度。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想把工作完成得更快,确实需要更多的资源。但是调动更多的资源,未必需要具体的头衔或者权力,而是需要“懂得”如何调动资源,这是一种能力。

再来看第二点,统筹的人必须具备多任务处理能力。据我观察,称职的管理者,尤其是在业务飞速发展的公司里的称职的管理者,往往很难“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总是有各种会议要开,各种人来找,各种困难需要排除,各种新问题需要解决……

我相信有许多人会认为这是不对的,这种情况也确实远非完美,文山会海更是糟糕的局面。这时候,一些从专业岗位升上来管理者往往还延续了之前“专心做一件事”的习惯,面对多种任务时内心其实是烦躁的,希望尽快解脱出来,回归正道,这样自己才安心,才真正创造了价值。

但这是不对的。管理本来就要面对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多半原本就是没有协调机制,是“乱成一锅粥”的状态来到你面前的。如果竞争激烈,环境多变,要应对的局面就更加复杂。身为管理者,更应该做的是告诉自己,我们“就是”得面对这样的局面,“就是”必须时刻动用多任务处理能力,“就是”不能长期局限在单一的任务里。

怎么办?比较好的办法是维护一张任务列表,时常(至少是定期)从现在手头的任务里跳出来看看它,想想当前的工作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甚至重新安排。实际上这也是在不少公司保持竞争力、避免陷入被动的秘诀:公司的策略、计划随时在变,如果醉心于埋头做事,处于决策链的末端,等到某一天真正抬起头来,才发现早就物是人非,之前工作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新的节奏又没有跟上。真的到了这种局面,就非常可惜了。

最后看第三点,统筹的前提是某些工作不去管它也会“照预期进行”,然后才可以放手去做其它工作。在管理中,管理者不但必须“信任”这一点,还必须努力“保证”它。工作中的许多失误和挫折,恰恰来自于没有做到。

先说信任。如今大量的工作都不是机械的简单重复,而是创意型劳动,所以劳动者必须得到尊重,否则工作的质量就无法保证。所以,如果上下级之间没有建立信任关系,工作的质量是必须打问号的。

接下来说保证。按照我的经验,不同的人、不同的团队,做事的方式、风格、节奏都有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信任”,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局面:之前大家都“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发现跑偏时已经分歧严重,挽回需要花大量的力气,甚至无可挽回了。

所以管理者要做的,是根据个人、团队的具体情况,设定合理的介入点。有些人可能不擅长设计,但很擅长实现,所以应当在设计阶段多沟通,之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实现。有些团队可能很擅长设计,但是实现起来自由散漫,工期难以保证,所以设计阶段可以放手,进入具体开发了则应该多过问,或者安排人密切跟进。还有些团队设计实现都没有问题,只是不怎么关心运营情况,所以前期可以放手,在投入使用之后多再督促他们关心数据和客户反馈,加以改进……

注意,这里说的是“设定合理的介入点”,“合理”意味着分寸的把握。介入太多,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浪费管理者自己的精力。介入太少,单纯凭“相信”,是无法保证对方的工作结果如自己期望的,最后很可能事与愿违。所以,管理者需要花心思设定“合理”的介入点,才能既节省精力,又保证效果。

当然,最后这点也可以反过来想:面对上级的时候,也应当努力让上级能够设定合理的介入点。

如果上级在某个阶段介入很多,也许是说明他很关心,也许是说明他认为还不能够完全放心。如果上级在某个阶段介入很少,也许是说明他不那么关心,也许是说明他认为可以放心。理想的情况下,上级设定的介入点应该越少越好——即便他非常关心,也能够安心放手。换位思考,一般的上级都会对这样的下属青睐有加。


本次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书是《认识商业》(插图第10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1月)。我相信有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精力,从专业技术岗位走上管理岗位,日常工作还可以胜任,但“商业意识”却需要从头积累。换句话说,以前是做好一项具体的工作,后来需要操持一盘生意,两者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想培养“商业意识”,起码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商业”。

各种形式、规模的企业分别有什么特点?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哪些重要因素?营销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财务对于公司运营有什么影响?…… 这样的问题很基础,但对于完整认识商业来说又不可或缺。所幸,所有这类问题,都已经包罗在《认识商业》这本书里了。或许你没法指望它在每个点上都有深入精当的论述,但读完整本书,起码你对商业有了个完整的认识。

IT系统给了IT人“无所不能”的错觉,然而这个世界的运转,很多时候并不是由IT系统决定的——这是我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