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pptisan #016|胃之书:AI 分析饮食,编写胃部历史

名字:胃之书

开发者 / 团队:赵纯想

平台:iOS、Android


请简要介绍下这款产品

胃之书,AI 饮食记录员。一款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美食回忆记录、分析软件。它采用 0 提示词、0 AI 模型感知的策略,将 AI 功能深度整合入产品,润物细无声地做到让任何人随手拍摄,都能生成精美的饮食记录卡片。

  1. 饮食记录与分析:用户可以通过文字 / 图片直接记录每日饮食,AI 会辅助生成饮食的热量、代谢路径和历史知识,并分析每日的饮食情况。
  2. 菜系打卡:用户进行图片输入,AI 可以自动识别是哪个菜系中的哪道菜。已解锁的菜可以生成人生食单。
  3. 收藏展览:用户输入图片,AI 可以辅助去除背景,陈列在页面上。可以用于收藏各种食器(咖啡杯、餐盘等,也有用户用来收藏展示每日的 OOTD)。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pptisan #016|胃之书:AI 分析饮食,编写胃部历史

哪个瞬间让你决定开发这款产品?

一个简单的下午。觉得自己万事俱备了(刚学完后端开发,蜜汁自信),得干点什么了。那段时间在自己做饭吃,不如记录一下每天做的饭吧。不行,手工输入太累了,那就 AI 辅助吧。当天下午做出了 demo。自己体验了一下,嘴里默念牛逼一直默念到夜里睡着。

相比于同类产品,你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UI、UX 天花板之作。不是世界范围内的天花板,是我自己做了这么多 App,所有经验之综合,技术框架之综合。总而言之,集我个人之大成之作。我一直在当作艺术品来做。

你尝试过哪些渠道推广它?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吗?

一开始找朋友来用,正向反馈不多。后来脸皮厚了,管他的,所有平台一起发。小红书 的用户给我帮助最大,后面围绕小红书用户开发了一系列功能。女生比较喜欢。

我觉得做账户运营的时候必须得安排好个人的时间,和开发时间保持平衡。独立开发者应当把面对市场这件事本身当作开发工作的一环。代码是可以粗暴对待的,大不了回滚重来。但如果对客户不用心,客户跑了就回不来了。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对我这种直男来说,只能举起真诚的大旗,认真回复评论,并在下个版本中给出漂亮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回访用户,造成正向的循环。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pptisan #016|胃之书:AI 分析饮食,编写胃部历史

发布这款产品至今,有哪些反馈让你印象深刻?

有用户用胃之收藏收集杯套,超级可爱,罗列整齐,情绪价值拉满了。还有用户用胃之收藏拍摄自己的 OOTD。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pptisan #016|胃之书:AI 分析饮食,编写胃部历史

有哪些产品你觉得应该被更多用户知道?

我蛮少关注独立开发者的作品,以及一些小众作品。我之前写小说,「文人」都有这股子闷骚劲,算是臭毛病吧,就是「文人相轻」,这个心态被我带到开发软件的心态上了。即我不相信有什么软件能比我做得好,这叫带着蒙眼狂奔的心态,大搞精神胜利法。这种盲目自负支撑着我走过了无数的寂寞的敲代码的长夜。当然,这是因为我无数次望着那些牛逼的产品,感到失神和落寞,算一种心理防御策略了。OMG,Screen Studio,伟大的产品,mymind,伟大的产品,Linear,伟大的产品……再说要哭了。

同为创作,写小说跟写 App 带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

写小说是没有规则的,规则是小说的毒药。写代码必须讲规则,规则是代码的良药。不过在更高层面,这两种工作都是「创造一些东西,交付在用户的指尖之下。」我所沉迷的是引号里的这句话。因此,我还一直想做陶瓷、做木工。从小我就对这种「指尖之下」的交付物有正面反馈,没错,就是情书。你用一些编纂和创造,能够撼动另一个人类的心灵,这是太美妙的事情了。这个事情的核心就是真诚,无尽的热忱,绝对的热爱。我在胃之书的阴影、圆角、字体、按钮上面自我折磨了太久的时间,太多的日夜,但是一想到会有另一个人类会点按这些小创造,一想到会有另一个人类会盯着它们看了又看,我就感到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神圣感。在这一点上,小说有一个劣势,就是它很难在这个时代造成广泛的传播,尤其我是做纸质书。但是软件可以借由互联网,迅速交付给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扩大了我的神圣感。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pptisan #016|胃之书:AI 分析饮食,编写胃部历史

作为一名编剧,有哪些电影给你留下了非常大的印象?

看到这个问题,我发现我好久没有看电影了。我有关电影的回忆被各种代码、框架、SDK 文档覆盖了厚厚的若干层。拨开这些层叠的东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 库布里克 的所有电影,之后是罗曼·波兰斯基的《苦月亮》,再有一部《天堂电影院》。库布里克是天才,他可以把每一个题材都拍得很好。《苦月亮》影响了我的婚恋观念。《天堂电影院》在我心里留下无尽的温暖。

介绍一下你自己,以及未来的计划。

我 1994 年出生,大学辍学。出版了两本 小说,总感觉自己是一代文豪。后来进入电影行业,开始写剧本。剧本磨灭了我对文字和电影的热情。总结出一句话就是搞艺术必须有话语权,而话语权的具象物就是钱。搞艺术必须一个人说了算。怎么赚钱呢,我选择了互联网,从产品开始做,后来自学代码,前端、后端、移动端。

早年拿过一笔融资,100 万 6 个月烧光了。至暗时刻,不接触点哲学活不下去,是要死人的。后来做出全网播放一千两百万的道家哲学视频。开哲学班,卖 iOS 开发课,赚了点小钱,然后疯狂地做 App。胃之书是我漫长的开发之路的一个小尖峰。人们遇到一个产品,很容易想到它就是开发者的全部。其实胃之书的背后有太多太多的失败和懊恼了。它只是我衣服上的小领结,但这件衣服已经褴褛破败了。但我会一直在路上。


关于 Apptisan

Apptisan 是 Application 与 Artisan 的组合词,意为「与应用背后的工匠交流」。

每一期我会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创作者交流,希望通过我们的对话来向更多的用户介绍有趣的产品。

如果你倾向于英文阅读,欢迎通过 Substack 订阅。如果你想要自荐产品,请填写该 表格,我会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支持 Apptisan

如果你喜欢 Apptisan 的内容,并希望支持我:

  • 通过 爱发电 鼓励我自由创作;
  • 分享 Apptisan 到社交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