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卡塔琳•卡里科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在mRNA技术奠基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卡里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彼时mRNA技术还是特别小众与前沿的技术,本身就不受重视,后因为团队主管离开学术界去了制药公司,卡里科就彻底断了研究经费来源,也一直未能获得宾大的终身教职。

好在她后来与德鲁•魏斯曼教授成为科研搭档,将研究方向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取得了我们当下才看到重大技术应用的卓越成果。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最难的是在科学家获得诺奖之前就资助他们千万经费

与卡里科类似的遭遇其实每天都在全球学术界上演:

雄心勃勃的中青年科学家有决心、也有能力去探索人类未知领域,但科研的规律注定了不是每一条崎岖的道路都能抵达彼岸。公立系统有限的科研经费总是倾向于去资助那些前景更为明朗,能更快看到成果的项目,这些原本志在“开天辟地”的科学家很多就只能改为选择更稳妥的“修桥铺路”的方向。

这没有错,但是不够完善。

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有一种更加前瞻、更加宽容、更加志存高远的科研资助体系,作为公立科研基金的有益补充,为科学边疆的拓展铺下一块块新基石。

好在,已经有人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了。由腾讯出资100亿设立的新基石科学基金是国内社会力量资助基础研究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堪称中国科研领域的“天使基金”。

10月30日,“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揭晓第二期获资助名单,46位杰出科学家榜上有名。TA们将连续5年每年获得300万(理论类)或500万(实验类)的资助,用于开展不同学科领域“从0到1”的基础研究,探索人类未达之境。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最难的是在科学家获得诺奖之前就资助他们千万经费

新一期“新基石研究员”中有10位“80后”,最年轻的仅有38岁,正是科学家最有潜力、最有胆量、最有抱负的人生阶段。

敢“吹牛”的科学家应该要珍惜

据媒体报道,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评审答辩中,有科学家略带羞涩地表示:

我参加别的项目答辩,应该不会说这个想法,有点像吹牛。但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十来年。

这段话其实非常突出地反映了绝大多数基金项目申请时一个心照不宣的“秘诀”:

既要尽可能乐观地去展望自己这个科研项目未来能够取得的成果,这样才能吸引评审专家的兴趣,又必须尽可能谨慎地去设定科研的目标,防止将来达不到预期成效时通不过项目验收,大家都不好交差。

很熟悉对不对?老板让你做明年的年度工作计划时,你也会同时考虑这两个矛盾的方向对吧?KPI定低了老板不满意,定高了等于给自己和团队挖坑,平稳小幅增长就最好。

从一个国家的整体来看,从一家公司的稳健发展来看,上面的行事逻辑当然是很合理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家公司想要进入行业的第一梯队,光有这样“可预期的增长”是不够的。总得有几个领域取得突破式的进展,这个国家的科研系统才有锐气,总得有几名员工去开拓市场的前沿,这家公司的业绩才会有亮点。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选人不选项目”的原则,正是在为科学家创造“吹牛”的空间,创造敢想敢闯的氛围。

首期新基石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王文研究的领域是鹿角再生的分子遗传和细胞分化机制,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他“吹的牛”是以此进阶去探索人类器官再生的可能性,堪称科幻级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可能需要10年、20年的研究才能有所突破,大概率还不能一步到位。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最难的是在科学家获得诺奖之前就资助他们千万经费王文、邱强团队年轻而朝气的科学家们

这样的目标,也只有在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这样的框架下才好从容地去开展。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并不立足于具体的项目,而是让科学家自主支配科研经费,也不需要繁复的汇报或者拿论文来交成果,不然光是每年催你交年报就得把头发薅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介绍:

“选人不选项目”,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最鲜明的特色,这意味着不对研究员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做项目进度考核。

这样的格局,这样的信任,很难得。

科学家的需求朴实到令人心疼

在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资助名单中,有一些科学家已经是各自领域颇具声名的翘楚,也承担了一些国家级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看起来好像并不缺钱。

然而真正深入了解科学家的实际需求就会发现,即便是这些“大佬”也经常对科研经费的使用限制犯难。想买几台科研仪器,可得掐准了价格预算,不能超出项目对仪器设备费用占比的规定;项目要做临床试验了,想招几位科研助理,可工资怎么开就有点难办,因为人员费用也有严格的占比规定。

类似的困难虽然不至于让项目寸步难行,但难免也需要科学家分心它顾。

做科研探索的科学家,要买仪器,要招助理,这要求过分吗?当然不过分。而国家科研基金要防止学术腐败,要追求科研成功率,这要求合理吗?也很合理。但这里面科研需求与现实规定的差距总得有个机制去协调满足,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发挥的就是这个功能。

首批新基石研究员,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介绍: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则给了科学家很高的自由度。目前,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经费,我们优先用于购买仪器。未来会更多地布局在人力和实验开销方面。

比如我们目前招聘的博士后,很多人也有不错的项目资助,但这些资助往往只有三年。而科研工作什么时候出成果是没有办法提前规划时间的,有时候可能会需要四、五年甚至更久。所以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经费就可以帮助这些年轻人沉下心来,没有后顾之忧。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最难的是在科学家获得诺奖之前就资助他们千万经费胡海岚教授的研究领域是抑郁症的发生机制

你看,真说起来,一两千万的经费资助也没什么一锤定音的神奇功效,就是很常规地用来买仪器、招新人。可是真实世界的科研工作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就是这么一天天、一点点地往前推进。能帮助解决问题的经费支持,无论多少,都善莫大焉。

除了资金支持以外,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还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和其他领域的专家跨学科交流合作的机会,创造一个自由、开放和合作的科研环境。

倡议发起“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并定下十年规划的马化腾表示:

未来的10-20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离不开基础研究“从0到1”的突破。因此,我们通过“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聚焦原始创新,呼应国家发展需要,
最终助益人类福祉的提升。

锦上添花人人都乐意去做,最难的就是在一名科学家拿到诺奖之前就资助其千万经费。而且据媒体报道,腾讯计划捐赠至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的100亿元已全部到账,未来十年对更多科学家的资助有着坚实保障。

这份初心,这份魄力,很难得。

来,认识一下未来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们: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最难的是在科学家获得诺奖之前就资助他们千万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