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能好怎”科普公益项目的众筹上线一周以来,在朋友们的鼎力支持下,目前众筹资金为31875元。今天和大家交流下我个人关于公益事业的一些观念。
做公益是个人内在需求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所有从事公益事业的人,一定是自己有内在的心理需求,需要通过从事某种形式的公益行动来满足。有的人是出于使命感,有的人是为了虚荣心,还有的则是为了“以善赎罪”,这取决于每一个公益人背后的故事,并没有高下之分。
环保也好、扶贫也罢,或者像是我在做的科普,最开始一定是自己想要去做。从结果来看,公益行动是“利他”的,“对公众有益的”,但从初始目标来看,一定是“利己”的,是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公益的人,无论从事的是哪个领域,并没有什么比其他人更高尚的地方。
有牺牲在所难免
公益是“逆天而行”的事业,也正因此,公益事业往往会要求从事它的人做出一定的牺牲。
贪婪是天性,企业肯定是不愿意投资处理废气废水的,懒惰是天性,民众天生会喜欢用完就扔的塑料袋。做环保公益的人要去对抗人类的天性,当然要付出额外的艰辛努力,而且往往只能获得很少的收益。
恐惧未知事物是人的天性,不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是人的常态,做转基因科普的人要去对抗这种天性,当然要付出比一般工作更多的努力,而且往往还要被人骂“黑良心的卖国贼”。
因此,在从事一项公益事业之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个人利益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一件事情本身能够挣钱,那自然能够形成一个“产业”而非“公益事业”。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做公益时,个人利益牺牲到什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做公益不能把家人拖下水
说到牺牲程度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做一个“自己”和“别人”的利益界定。自己的利益,你乐意牺牲多少都无可指摘,别人的利益,哪怕是你最亲密的人的利益,你都没有权力去帮他/她做主牺牲一丁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做公益的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不应该以此为借口逃避自己的责任。“为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不得不牺牲自己家庭的幸福”,这是一种病态的公益观念,往往被偏执公益分子用来逃避家庭基本责任。对此,我是一贯反对的。
“感动中国”里面有太多抛家弃子做公益的典型,很奇怪,我从来不能被这样的故事触动。我从头到尾看到的只有两个字:自私。
不一定要身体力行
公益事业也是一项事业,它需要由专业的人来从事,才不至于沦为“公乱”。一腔热血无论对公益事业还是对个人来说,往往都是弊大于利,古今中外,屡试不爽。总得有人去把星星擦亮,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攀登天梯。
我在大学期间参与创建了一个“爱心接力”社团,主要工作是募集旧衣物捐赠到青海三江源的学校,我们团队里有人擅长沟通劝捐,有人擅长清洗打包,我擅长文件筹备对外宣传,这样的团队合作才能把干干净净的冬衣送到真正需要它们的地方去。
工作后,我一直有固定资助四川凉山的中学生学费和生活费。众所周知,那个地方极度贫困,教育极度落后。我有很强烈的内心需求想去帮助这些孩子,但我不会选择去那里支教和扶贫。
为啥?因为教育和扶贫不是我所擅长的领域。我选择把钱交给从事了一辈子中学教育的张书迎老师,由他去做,由他去分配。
那为什么我又决定身体力行来做转基因的科普呢?还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我擅长这个,而且目前又没有其他人用这样的形式来做转基因科普,于是我就听从了自己内心的使命感召唤,付出我自己能接受的成本来做这件事情。
对转基因科普项目的规划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要实现完整的项目方案可能难度会比较大,如果筹不到足够的钱,我个人目前也承担不了拍摄纪录片的全部成本。
不过有一点请大家放心,根据众筹的公告,即使这一轮众筹资金没有达到预期的10万元以上,我仍然会在100天项目期内运营好科普自媒体,做好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公开,为大家奉上100道转基因美食的菜谱。
假如纪录片部分不能按计划执行,对于主要目标是希望看到转基因调查纪录片的支持者,届时会全额给大家退款。
最后,还是恳请各位继续支持众筹,帮助分享转发我们的项目,帮助联系各个社交平台的大V来为项目做宣传,一起推动转基因科普项目按计划完整执行。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转基因科普公益团队,致力于用全新的方式,呈现不一样的科普。让咱们的家人少一点未知的恐惧,让中国的农民多一点幸福的收入。
要是你也觉得我们的项目挺有意思,而且有意义,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看看我们的众筹吧。
↓↓↓ 点击“阅读原文”也能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