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996的几个不同面相

996是个老话题了, 不过当下又成了热门话题。除去最近新闻里爆出来的若干悲剧,最触动我的是《随机波动》播客的新节目《随机信箱:从父辈的工厂到我们的大厂,人要逃向哪里》。听完你才会知道,即便对一些刚刚毕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996也会被视为无边的黑暗,把一切吞噬,遮蔽了整个世界的光芒。倾诉中透射出来的茫然和绝望,实在让人惋惜。

所以这次,我想再谈谈996,但是选择一些不同的面相。

每一代人的996

每次谈到996,我都想到自己刚工作的时候。

那时候,现状固然不让人满意,未来却充满无限可能,所以好像总有用不完的精力。我在第一份工作开始的第三天就通宵加班,为了避开堵车的时间段,早上早早到达——然后在楼下的肯德基吃个早餐,看看英文小说,晚上迟迟下班——还可以蹭公司的网多看点资料,以及偷用公司打印机打印原版技术书带回去看。周六周日,背着新买的技术书,带着面包、凉水,找个大学的自习室,进去一呆一整天……更不用说还经历了“封闭开发”,吃住都在与世隔绝的度假村,每天除了长时间的工作就是睡觉,想散心也无处可去。

现在想来,似乎当年的工作强度也不比996逊色啊。

看到这里,你大概认为接下来我要说:“当年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一代代人都是如此”。

错了,我一点也不想说这个。理由有几条:

第一,那时候工作强度确实很大,但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兴趣驱动,有着明确的好奇心和目标感。换句话说,如果只看工作的状态,确实和996没什么区别,但仔细一想又有很大区别,这区别就是“退出权”。当时我们的那种状态,没什么外界强制压力,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如果困了累了,歇一歇绝对不是问题。我以为,这才是普通人的“本分”。

第二,那时候的公司也比较本份,即便是“封闭开发”,除了好吃好喝伺候,时间上,一两个月也是极限。或许因为那时候技术人员比较珍贵,大家也普遍承认,软件开发是一种创意劳动,创意劳动不能比拼工作量,如果进行长期的封闭,开发的质量和效率都会严重下降。

第三,我总觉得,人类历史的发展应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过程,一代人总要期待下一代人能过得更舒展,更自在,更有活力,有更多选择。倘若前人总是摆出一副两手叉腰、双目圆瞪的姿态,训斥后人“当年我们种树可没少费功夫,现在你们别想占这个便宜,老老实实种树去”,这个世界就成了轮回,实在太没有意思,也太没有希望了。

所以我总觉得,年轻人应该多锻炼,多积累,这没错。但是相比前人,后人的锻炼应该更科学,积累应该更高效,这样,才说得上更文明了。尽管,现实似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福报”的另一面

许多人都知道“996是福报”这个著名的说法,恰好,我曾有个同事在“福报厂”工作了多年——“福报厂”这样的公司,适应的人觉得如鱼得水,不适应的人觉得举步维艰,能在其中工作多年,当然是适应得很好的。所以,我也跟他聊过996的话题,他的回答我至今印象很深:

我刚进去的时候也觉得很不适应。据我观察,立项十个项目,能完成开发的只有两三个;能完成开发的十个项目,能投入使用的又只有一小半。但是,所有这些项目在没有看到最终结果的时候,都要我们百分百的投入,不是产生了巨大的浪费吗?

于是我去问了我的领导。他的答案也很直接:“对,我知道这个比例,我也知道其中有很大的浪费。但是我必须维持这种工作状态,因为我必须要练兵,让你们保持神经紧绷的状态,这样才有战斗力,真正的考验到来的时候才能打胜仗”。

一开始我觉得他说的不太对,但也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等出来了才发现,还挺怀念那种“打了鸡血每天战斗”的状态,觉得有点爽爽的。如果没有人一天到晚催着干点什么,反而觉得浑浑噩噩挺没意思的。

我不知道你听到这种回答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的感觉是不太对劲,但似乎又有几分道理。

但是,它确实解释了身边一些“不适应996”朋友的困境。

这些朋友觉得工作应当追求效率,高效完成重要的任务是最要紧的,“不折腾”不仅是国家大政方针,也是工作的原则,明知没有前途、没有意义、价值不大的任务,就不值得投入精力,即便是为了应付上级“演戏”,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可惜,这样的朋友往往过得不太好。“40岁的程序员认为自己效率不错,却因为不服从996被90后教训”,这不是段子,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为什么我说它“又有几分道理”?因为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到的是另一幅画面:如果人人都能按照自己认定的重要程度决定投入的精力,觉得不重要就虚与委蛇,那么公司真正认定的重要项目反而被打了折扣,那岂不是最大的坏事?更何况工作效率的认定未必有公认标准,工作时间却是更容易客观衡量的,你认定自己效率高,每天定点下班,团队其他人会怎么想?……

这些问题能够完美解决,两全其美吗?应该可以,不过需要团队有很高的平均素质,也需要领导者有很高的管理水平。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里写过,十多年前我刚加入盛大创新院的时候,感觉真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除了每个月一次的项目汇报,没有任何考勤打卡机制,但是那时候整个楼是24小时不熄灯的,永远有项目组在工作,许多人甚至吃住都在楼里。可惜好景不长,团队急剧扩张之后,就出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现象,磨洋工的人多了起来,投入大了对产出的期望当然更加迫切,于是各种“不人性”的考勤机制也就应运而生……

所以我的观点是,从微观来看,996或许乏善可陈,但从宏观来看,996很可能是无奈之举。

“练兵”的代价

如果996是无奈之举,“练兵”必须成为工作的常态,那么它有什么问题?

首先,既然是“练兵”,就当然有人一辈子只能练兵,上不了战场。所以即便公司得到了福报,这些人也未必能分一勺羹——许多时候,这完全取决于公司的价值观和领导者的道德水准,没有任何外在的硬性约束。公司赚了大钱,员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其次,这样的工作很可能很折磨人。按一般规律,越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对于工作越有自己的想法,也越要求在工作中得到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仅仅在乎一份收入。但是,日复一日的“练兵”很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只是单纯要求执行力,要求完成工作量,哪怕是简单重复劳动。这无疑会让劳动者不快乐,如果仔细观察对996的抱怨,会发现目前的抱怨正来源于此。

说到这里要补充一句题外话,每次谈到996,总有人跑出来教训抱怨的人要“知足”,“你拿那么高工资,还抱怨什么?”。这种论调其实很可笑——只要不违法,争取自己的权益,希望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这丝毫不值得指责。往往越是收入高的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期望越高。套用到当下的语境,“要知足”的告诫,很像是“我们这连基本生活保障还没解决,你们竟然好意思带宠物隔离?”的诘问,其实是滑天下之大稽。

最后,如果你心甘情愿投入“练兵”,也别忘了善待自己。前两年,技术精湛的“头哥(王晔倞)”跟我感叹:“做了许多年技术才发现,互联网公司大量需要的,永远是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技术可以不用那么好,重点是社会属性简单,没有家庭牵挂,也不用担心什么健康风险,工作可以在生活中占据最大的比重”。我觉得他说的是真理。

我的另一个朋友,在某“福报厂”工作多年之后,身体出了状况,公司选择不跟他续约,甚至克扣补偿金——最后申请劳动仲裁才解决。有了这段经历之后他忽然发现,之前在公司里温情脉脉的“企业文化”,真的变起脸来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明白了“过劳”的代价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而自己一生的健康最终只能由自己负责。

996的外溢

我之前说过,当下有一种诡异的困局:一个人或许能找到月薪3万的996工作,却很难找到月薪2万的965工作。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996已经成了行业标配,甚至弥漫到多个行业。

于是我们也看到,许多本来不实行996的行业,不实行996的公司,也拉大旗当虎皮,提出了996的要求——“马云都提倡996,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干就滚蛋”。对某些老板来说,996的“福报”只是空头支票,真正重要的是,他们有借口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收获更多的劳动力。这种现象,我称之为“996的外溢”。

这种现象合理吗?如果不合理,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老实说,我不知道,也不敢知道。

另一种出路

不得不承认,996代表了一种深重的无奈。

在这个年代,无依无靠的年轻人如果希望在大城市立足,过上满意的生活,本来就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996恰恰是少数现实的选项之一,这没有太多道理可言。道理是宏大的,也是苍白的,具体的人生只能在具体的时空中存在。波澜壮阔中的片刻宁静,或者风平浪静中的轻波微澜,都可能囊括了无数人的一生。

如果你一定不赞同996,认定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自己去做,固执希望尝试另一种可能,或许首先要改变的是目标,你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如果是“大城市立足,有车有房”,那么多半离不开996,因为它是已经被无数人、无数企业验证过的,达到目标的可行途径,甚至是最佳的途径,虽然未必人人都能走完全程,抵达终点。

相反,如果你的目标不同,比如“不想在大城市立足”,或者不把“买车买房”当成人生目标,那么束缚可能会少很多,选择也可能会多很多。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得多的勇气,来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对抗世俗的“成功”标准从四面八方带来的压力。

那么,你会选择这条路吗?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996的几个不同面相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