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最早听说“这么多年了,只会干这个”,来自于十多年前的一条新闻。那是某地高速要拆除收费站,要下岗的收费员面对镜头,发出了这样的哭诉。

当时,这条新闻引发的是如潮的恶评,“活该!谁让你只会干这个?”、“好吃懒做,混吃等死”……

那几年,正是所谓“知识付费”大流行,全国许多城市还成立了“罗辑思维粉丝俱乐部”,许多人以能够背诵罗振宇的“金句”闻名。这条“干了许多年,只会干这个”的新闻,理所当然被众人津津乐道,成为反面例子,然后再念经一般祭出某些“天条”:“人就应该终身学习、不断蜕变,否则淘汰你的不是你的对手,而是时代!”,或者“人就不能总呆在舒适区,再熟练的手艺,也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淘汰”。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时我虽然不喜欢凑那个热闹,但也觉得他们说得没问题。时代发展,新机会不断涌现,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生活,不但沉闷,也没有安全感,那时候我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是四海皆准的规律。

家里小朋友诞生后,要离开医院回家时,作为必修课,护士给我们演示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护士洗澡的手法让我啧啧称奇,我们怎么也搞不定的小婴儿,在她手里似乎很愿意被拿捏,即便有稍许反抗,也被轻松化解,护士还要同时给我们讲解每个动作的流程和要点,一切看起来水到渠成。

洗完,我对护士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和佩服。她擦擦手,轻描淡写地说:“嗨,手熟而已,干了这么多年了,只会干这个呀。”

“干了这么多年,只会干这个”,这句话从护士的嘴里说出来,忽然又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不是反感,而是踏实。

或许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长久以来认可的观念,很可能就在偶然的瞬间有了裂纹,产生了怀疑——就像看了最近巴以冲突若干报道之后,我忽然对小时候书上看到的各种“犹太民族以寡敌众、愈战愈强”的史诗叙事产生了怀疑。

关于“干了许多年,我只会干这个”,为什么从收费员的嘴里说出来,就让人生厌,从护士的嘴里说出来,就让人踏实呢?为什么就没有人声色俱厉地告诫护士:“沉迷于锻炼这种技能,呆在舒适区,迟早有一天被时代淘汰!”

我想,问题并不在于这句话本身,而在于说话者的身份。

高速收费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钱多事少”的特权岗位,本身已经意味着不公平。这时候再安然循规蹈矩,就更让人生厌。所以她的哭诉,并不会获得多少同情。

护士的工作是与新生儿打交道,这个场景本身就寄托了父母诸般美好的想象。故而,护士工作的年头越久,手法越娴熟,家长当然越放心。

也就是说,同样是“干了这么多年,只会干这个“,本身并不必然引起反感、值得谴责。大家在面对时,也会把说话者的身份带上,所以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

再往后,我又发现,人总是很容易去轻易指责别人“呆在舒适区,不拥抱新鲜事物”,但是自己也未必能做得多好。

进一步说,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转,就需要容纳多样性。通常的情况是,相当多的人,就是在做着循规蹈矩的事情。理想的状态,大概不是人人都每天挖空心思琢磨“时代的大潮会如何改变”,“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明天我又要放弃什么,拥抱什么”,并对不循规蹈矩的人嗤之以鼻,而是人人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大家对未来有稳定、踏实、安全的预期——做了这个,就会有那个;每天会发生的事情,明天也一定会发生。以及,哪怕发生最坏的情况,也有安全网能够兜住自己,保证基本的生活。

再进一步说,许多事情要做好,就是要心无旁骛。就像给婴儿洗澡的护士,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的劳动,也乐在其中,这本身没有任何错误。如果她整天热衷于了解“人工智能如何进步”、“未来医疗行业会如何发展”,时刻抱着“自己的手艺没准马上就要淘汰”的焦虑,或许确实能谈出不少东西,但我相信,没有多少家长愿意面对如此具有“视野前瞻性”,却不能娴熟给婴儿洗澡的护士。

实话说,上面谈了这么多,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给自己最近干的事开脱。

许多朋友都知道,从二十多年前开始,我业余时间就喜欢弄点翻译,也翻译过一些图书。

我深知,在这个时代,翻译已经越来越“不划算”了,原因有这么几条:

第一,年轻人的外语水平越来越好,可以直接读原文;第二,翻译费用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动过,处于“很低”的水准;第三,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机器翻译已经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人工翻译,哪怕有些很“精妙”会丢失,但转瞬间把整本英文书变成中文,其中90%可理解,这种效率的诱惑是巨大的;第四,随着社交媒体崛起,翻译中的错误(这是难免的)很容易被看出来、挑出来、集中列出来,对译者形成反噬……

尽管有如此种种风险,身为“古典”译者,我仍然觉得翻译让人乐在其中。

虽然我没有冯象老先生那种“每日沐浴更衣,正心诚意译书”的境界,但每个深夜,小朋友睡觉之后,独自沉浸于文字之间,不知不觉已到凌晨,收获心满意足的疲惫,仍然是难得的享受。

我不奢望读者能“体会”译者推敲细节的良苦用心,比如搞清楚“aunt是姨妈还是姑妈”就让我自己很开心(《 姑妈还是姨妈,这是一个问题》)。同样,我也不会因为“被挑错”而认为“不公平”并愤愤不平。推敲细节是译者的本分,挑错是读者的权利,既然是权利,就意味着“译者不喜欢,也必须要尊重”。况且,只要错误是事实,就应当“闻过则喜”。

从经济收入来考量,这当然也是非常“不划算”的。辛苦一年,得到的报酬是五六千元人民币——尽管我也大量借助了人工智能翻译,但我发现,机器翻译在保持全文风格、术语一致,以及上下文关联方面,仍然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到头来,译者花的精力未必比“古典译法”更少。但是有这样的体验,对我来说也是新奇的收获。

最后,我觉得我收获了非常平和的心态。对于自己翻译的图书,所谓“不盲从”不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可以落实到细处:哪一处不认同,原作者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他这么说,我又为什么不认同……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有机会反复推敲、锤炼,仿佛在和原作者耐心对话,也是一种踏实的收获。

正因为有这一切,在周围“都什么时代了,不去追逐风口,不去搞知识付费、粉丝运营,还因循守旧翻译书”的言论面前,我才可以坦然:

干了很多年,只会干这个呀!

在被时代淘汰之前,能静心打磨自己的手艺,这当然也是幸福。

本篇文章留言点赞数前3的读者,将获赠《思维整洁之道》中文版一册。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思维整洁之道:编写与头脑合拍的卓越代码

作者: 【丹麦】Mark Seemann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译者: 余晟

出版年: 2024-8

页数: 324

定价: 109.00元

软件开发既需要理论和科学,也需要经验和手艺。可惜,一直以来许多图书都只关注前一部分,而忽略了后一部分。Mark 的这本书主要关注的就是经验和手艺的部分。本书既详细讲解了 API 设计、红绿重构等常用技术,也演示了如何撰写提交说明、如何修改单元测试,同时对故障定位、代码阅读、团队合作等传统上被认为“难以说清”的话题,也给出了实用而且精当的建议。难能可贵的是,与其他图书提供的示例代码库不同,本书的示例代码库包含了完整的 Git 提交记录。也就是说,读者可以按照作者的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地重温整个开发过程。

如果你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建议严格按照作者的讲解,认真读完全书,掌握软件工程的技巧。如果你已经有足够的开发经验,不妨在速览全书后,精读自己不熟悉但感兴趣的部分。对自己不认同的部分,也不妨花时间了解作者主张的前因后果,让自己对许多问题有更全面的认知。全书以 C# 为示范语言,但并没有用到太多 C# 的专属特性。面对示例代码,任何熟悉现代主流面向对象语言的读者,都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作者背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