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一切都是从“汽车撞了单车”开始的

2019年2月,杭州

许多人说,长大以后才发现,文章写得好不好,其实和中学作文课没有关系。起码对我来说,这个说法不成立,因为我一直记得中学的一堂作文课。

那是一堂中学的作文课,语文老师说,今天上学路上,在路口看到一辆汽车撞了一辆单车,一起小事故,没有人受伤。如果大家按这个来写作文,能写多少字?

这种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件,能写出多少字?即便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的套路展开,也写不了多少字。充其量再勉强抒发一点感情,提提交通安全之类。按照大家举手调查,大多数人最多能写一百字,能写到二百字的人已经微乎其微了。

然后老师说,汽车撞了单车,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最明显最简单的现象,而且这个现象并不特殊。再加上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不可能过分详细描述事实,所以当然写不了多少字。“但是”,他话锋一转,如果要做文章,当然不限于单纯描写事实,需要以这个事实为依据,牵连出许多信息。比如历史的角度,这个路口历史上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故,频率如何?再比如地理的角度,这样的路口是否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故?……

瞬间,大家觉得豁然开朗了,从这个角度去想,可以写的东西当然多了很多。

“但是”,老师又说了,“你还可以挖空心思找到各种刁钻的角度,这样能写的就更多了”。比如撞人的和被撞的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是高鼻梁还是低鼻梁,穿的衣服是深颜色还是浅颜色、戴不戴眼镜…… 然后就可以炮制北方人撞南方人、矮个子欺负高个子、高鼻梁盛气凌人、浅颜色衣服容易受伤、戴眼镜的气势不足……

如果认真说,这样的角度没有错,但它们基本没有意义,只能误导读者、挑动情绪。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现场目击者,你肯定不会从这样的角度来观察,只会觉得无聊,误导读者。所以,凡事都有限度,我们写作文,一定要首先尊重大家公认的客观事实,然后才可以适当展开……

许多人说,文章写得好和作文课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我一直记得这堂作文课。开始那些年,记得最深的是“怎样写小事不会干巴巴”,要找到多种角度,提供给读者立体的视角;可是到了近些年,我才发现当年的告诫最有用:“凡事都有限度,我们写作文,一定要首先尊重大家公认的客观事实,然后才可以适当展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看多了社交网络上的喧嚣,看多了所谓自媒体的呱噪。那些毫无营养的声音,大多落入同一个模式:遮蔽事实,过度解读。

遮蔽事实是前提,外人不明所以,故而无法形成自己的判断;过度展开是关键,苦心孤诣找到一些刁钻的角度来解读,有时候不惜偷换概念甚至捏造事实,来提供这些解读角度的生存空间。然而如果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许多吵得不可开交的话题,原本不过是“汽车撞了单车”那么简单而已。

拿最近热炒的“阿里女高管”事件来说,即便“高管”是模糊的概念、头衔有业务的夸张,在公司的职级、绩效至少是客观的事实,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如果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应当基于这些容易取得共识的信息来展开。可惜,在第一回合的交锋里,我们只看到一方单纯评价另一方“吹牛”、“扯淡”、“这个水平的有几千上万人”,这无非是发表了一些毫无依据的观点而已,如果你的地位不是高到足够让所有人信服,这样的观点往往会破绽百出。

果然,在第二回合的交锋里,“女高管”就找到了精确反击的点:

第一,“你来攻击我是私人恩怨”,这种“遇事先把水搅浑”的做法很容易迷惑外界群众,因为大家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私人过节,我不知道这是否捏造事实,但在其它许多类似的事件里,确实存在捏造事实,转移焦点、扩大想象空间的先例。

第二,“我211毕业,读过北大MBA,当过事业部总经理,直接向CEO汇报,在整个集团,像我这样的人有几千上万?”,这样发问属于刻意的偷换概念。综合原话的语境,“几千上万”是针对职级而言的,如果另作解读,把个人的独特经历算上,那整个集团肯定没有几千上万,甚至整个国家范围里都没有这么多人。

但是如此“强词夺理”也不算完全荒谬,因为最开始的评论全都是观点,基本没有谈论事实。须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群众,大多数时候关注的都只是文字,而不是文本的语境。我总觉得,玩这种游戏的人一定不是真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说不定,心里的小算盘时时都在噼里啪啦响呢。

我之前说过,“女高管”纯粹是一地鸡毛,两败俱伤的事情,即便赢了关注,代价也是斯文扫地。但是今天我说这些,并不是专门分析“女高管”事件的对错,而是想表达一种悲哀:关于“汽车撞了单车”的故事,中学语文老师就能讲清楚道理,他反对的做法却在如今大行其道。

其实不只是“女高管”事件,放眼看每一次热点讨论中“带节奏”的言论,无外乎都是两样:就不告诉你一般事实是“汽车撞了单车”,竭尽细致之能事告诉你“高鼻梁的北方人又欺负浅色衣服戴眼睛的南方人了”。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只是空洞的喧嚣,之后什么也剩不下。

如果你也认同我的观点,有两个角度不妨延伸一下:

第一,每次遇到这类事件,首先想想“事实是什么”,哪些东西是公认的、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源验证的客观信息。好好动动脑子,不要动不动就提“罗生门”。比如在“女高管”事件中,“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阿肖特博士”是否真的存在?还好,有一些人真的去验证了。在客观事实面前,一切掩饰都是苍白乏力的。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一切都是从“汽车撞了单车”开始的这位阿博士似乎经过专门的形象训练,姿态出奇一致(最左图来自女高管)

其实,这也是我一贯的观点。去年“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发生时,我从Google街景上找到了下车地点,图片证实这里是一个有灯光的大门,并非“四处一片漆黑,到处都是坟墓”,所以这方面的讨论就可以结束了(参考 用Google Earth看瑞典旅店事件)。

延展开来,我们看一篇文章,不管它看起来多爽,多过瘾,都可以静下心来想想:它到底提供了多少事实?如今流行的很多文章,标题很吓人,但仔细看下来,只不过是把各方观点堆积起来,最后给一个“相信读者自有判断”的结尾。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文章基本没有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其结论也当然站不住脚。

第二,如果真的闲得慌,或者看热闹不嫌事大,大可以找些刁钻角度来调侃。如今许多人很喜欢谈“国运”之类宏大话题,每次出点什么小事,都要以小见大,发一番“见微知著”的感慨。其实这种乾坤大挪移的套路,只要用点心,人人都可以玩得转。

现在不少人已经挖出来这位女高管提供的不少资料都有问题,所谓“欧洲游学”只是为期10天的项目,展示照片时还把主要讲师张冠李戴了,此外找的加工厂也相当相当一般。以小见大联系一番,“211毕业,读过北大MBA”就只有这种水平吗?岂不是211教育堪忧,北大MBA的招牌蒙羞?这种人还能当阿里巴巴某个事业部的总经理,还能“直接向CEO汇报”?果真如此的话,结果必然是“阿将不阿”啊。

当然,玩笑归玩笑,我能保证的是,不刻意遮蔽事实,不作扭曲刁钻解读,是本公众号努力遵守的原则。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一切都是从“汽车撞了单车”开始的

如果您认为本文说的有道理,欢迎长按识别上面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