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从“辱华”演讲看规矩的界限

图片摄于哈尔滨,松花江上


这几天被刷屏的是Yang Shuping同学在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据我的观察,如果没有一开始“北美留学生日报”那篇标题注明“涉嫌辱华“的报道,整个演讲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关注,更不用说关于其内容的讨论了。按照“涉嫌辱华”的说法,“辱华”的证据主要有两条:第一,美国空气好,来美国喜欢这里甘甜清醒的空气;第二,在美国加深了对自由、权利等等抽象概念的认识,发现它们不是不可讨论的。

但是我仔细阅读演讲全文,没有发现原作者在刻意强调这两条,尤其是通过这两条来影射中国。谈到空气一方面是作为全篇的引子,另一方面也是做铺垫,后面有一半的内容是讲民主和言论自由应当像空气那样重要,不应当被剥夺。谈到自由、权利等等概念反而是以《暮光之城》的演员们可以公开讨论1992年美国洛杉矶暴乱,并延伸到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等问题。

有很多指责言论说演讲者一定是夸张了,在中国不可能天天要戴口罩,但这都只是逻辑上的分析。我看到有可信资料(“诗颖”的公众号SHIYing,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到)介绍,演讲者的同学作证“Shuping的确在中国天天戴口罩,不戴就会有很严重的鼻炎”。两相对比,我认为“逻辑的分析”是站不住脚的。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在我们赞同或者反对某些言论、某些观点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配我们作出这样的反应?我想一定不是情绪,因为那么多人不可能同时失去理性。所以应当是理性,或者按照很多人的话说,是“规矩”,因为“人不能不守规矩”,坏了规矩就得挨罚。不过既然是规矩,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规矩的适用范围到底有多大。

换个我们都熟悉的场景。北方某空气污染严重省份的居民来到三亚,连声夸赞三亚的空气好。三亚的居民一定会很开心,我们作为旁人也可以理解,哪怕说话者对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有些夸张,比如“一年到头不见蓝天”,大家多半也能坦然接受,不会追究他“侮辱”某个省份。

再换个我们都熟悉的场景。某偏远城市长大的孩子到了一线大城市,发现大家可以对一些公共话题发表看法,进行理性探讨,于是感叹:大城市就是好,就是自由、文明,我们应当留在大城市。我们作为旁人也会赞同,也不会感到他在“侮辱”自己的家乡。甚至他的家乡也想不到要“正名”,要“道歉”。不信你看最近这波一线城市对三四线城市的猛烈吐槽,从逻辑上说,三四线城市当然不可能一无是处,但它们可有任何还手的力量和意愿?

再扯开一点,说到地域的话题。我自己观察发现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他们大多能坦然客观地面对自己的出生地,这样反而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比如我认识的东北朋友,基本都没有大家通常认为的东北人的“毛病”,谈到东北的“毛病”他们能平等处之,基本不会在乎谈论者的身份。如此这样,反而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所以这样看来,规矩不是不能对比空气好坏,也不是不能对比自由、权利等等价值,也不是不能进行地域对比,但是,它绝对在超越国界,进行国家和国家之间对比。这点虽然没有明说,然而你会发现,它确实贯穿在各种现象里。

比如侮辱,这条规矩就是要分国界的。一国可以在官方媒体上下作地讽刺他国元首,甚至御用文人可以公然造谣,但其他国家没有要求该国道歉。相反,远在天涯海角的,本来从正常渠道看不到的报道里提到了某国,该国民众就要积极出征,翻山越岭去要求道歉。

再比如发展,这条规矩也是要分国界的。一国可以危言耸听地告诫民众,发达国家忧心忡忡,“如果大家都达到我们的生活水平,自然资源根本无法支持”,所以在国际贸易中想方设法搞破坏。但是对内,该国某些欠发达地区的民众抱怨资源被廉价收割,自己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得到的答复又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无可避免”或者“舍小家为大家”。

不要以为“规矩分国界”和普通人无关,其实很多时候它就来自普通人的心里。我相信你一定见过这种人,他们上一秒钟还在盛赞特朗普当选是民主的胜利,“锈带”工人阶级的意愿必须得到重视,权利必须得到满足;下一秒钟又舍灿莲花地分析中国工人阶级的现状,指出根源在于墨守陈规、不思进取。

只是有个问题我始终弄不清楚,丛林法则要不要分国界?上网看看就知道,每天都有人在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文明,终极规矩就是残酷的生存竞争,就是丛林法则。言下之意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就得不择手段搞垮他人。但是,从来也没有人回答过下面的问题:按照通行的丛林法则,终有一天你也会和我竞争,所以我现在就想干掉你,行吗?


最后,我想对“北美留学生日报”背后的人说:虽然你们断章取义、搬弄是非、造谣生事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此次一面假惺惺地回复留言说“不要人肉搜索”,一面又放出谈到演讲者个人信息的留言,这再一次刷新了我对于“无耻”的认知,真心祝愿寡廉鲜耻的你们早日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