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看了不少书,解开了不少困惑。不过印象最深的,也是感慨最深的,还属何兆武老先生的《上班记》。
今天提起何先生,年纪大一点的读者大概记得他翻译过好几本西方经典,我印象最深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里面许多篇章至今还能背诵。另外还有些短的薄的译作,也堪称经典,我至今仍然记得当年读何老翻译的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时的震撼: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何兆武译
年纪轻一点的读者大概看过他十多年前出版的《上学记》,里面详细回忆了他称之为“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也就是在西南联大求学的岁月。
与那些严肃的学术译著相比,何先生的《上学记》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在他所有的作品中,理所应当获得了最多的关注和最高的评价。
还记得当时有许多人评价,说何老特别“聪明”,《上学记》写到1949年就戛然而止,干净利落,不留遗憾。虽然很多人都很想知道何老之后的经历,但出于可以想见的原因,“戛然而止”的确是种可以理解的选择。
直到十多年后,我们才知道,当年大家错怪何老了。他并没有“聪明”到把之后的事情沉默地带到另一个世界,而是早早有了安排。这就是2022年出版的《上班记》,只不过在这本书出版之前,何老就交待了编者文婧:这本书,你先别出,等我死了再出。
按常理,有什么书值得如此郑重地安排“身后出版”,弄得一惊一乍呢?通常来说,里面必然包含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秘辛,尤其是各种私人恩怨。但是,如果你抱着这种期待去读《上班记》,多半会大失所望——豆瓣就有几条书评,说这本书“唠唠叨叨,稀松平常,毫无新意”。
那么,《上班记》到底讲了什么呢?
其实和书名一样,主要讲的就是何老自己上班的经历,没有指名道姓地提及多少私人恩怨,即便涉及到具体个人,也多半只讲职务、不讲名字。
与一般“碎碎念”的回忆录不同在于,何老在“碎碎念”的故事之外,还有一些“碎碎念”的思考。在我看来,全书最有分量的,也就是这些碎碎念的思考。恰恰是这些碎碎念的思考,让人理解了,为何何老这种学贯中西的大家,在人生的终点回忆时,认为自己一辈子“基本都瞎折腾浪费了”。
这是些怎样的“碎碎念”思考呢?且举两个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第一,谈到之前的许多分歧和现象,何老说,一种思想,一旦经某个人提出,就像瓜熟蒂落,脱离了母体,变成了独立的存在。可惜有些人遇到一个瓜,首先想的不是它本身的味道如何,有什么用途,而是要费尽心思分辨出它来自哪根藤,哪块地,再去考究那藤是丑是美,那地是好是坏……这纯粹是瞎折腾。
第二,还是谈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何老又说,许多时候,不同的人要解决的问题是类似的。比如你和我住一块,都要去颐和园,我查了地图发现坐公交车去最方便,于是我乘公交车去了。有人看到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大概坐公交车去颐和园最方便,因为何兆武这人不笨,他尝试过了”,相反他的第一反应是“何兆武坐公交车去了颐和园,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乘公交车去,否则就是走了何兆武的路,没有走自己的路”…… 这也纯粹是瞎折腾。
这些例子生动吧?道理不难懂吧?但是你仔细想想,就是这些本来不复杂的道理,把何老一段又一段的上班经历串成了“职业生涯”(其实本来也没什么“生涯”可言)。即便聪明如何老,也完全不能阻止这些瞎折腾的现象反复出现,某些人不但热衷折腾自己,而且热衷折腾他人,以瞎折腾为终生的乐趣。
甚至,即便何老已经仙逝,除了那些以瞎折腾为己任的人,其他许多人仍然讲不清楚、搞不明白这些极简单极基础的道理,还在各种修辞构成的迷魂阵里,徒然消耗自己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讲,何老交待“这本书,等我死了之后再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能得个干净利落、了无牵挂。但是对后辈学人,却是越早读到越好,因为越早读到,就越容易想清楚一些问题。而想清楚这些问题,不只是对上班,乃至对世界、对人生,都会有全新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