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神州专车的文案大家都看到了,“怪蜀黎”更是一夜风靡,成了新时代的全民娱乐对象。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多说话,少丢人

大家都知道“怪蜀黎”本来应该是“怪蜀黍”,但“黍”是怎么变成“黎”的呢?我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用的五笔输入法,两个字很像,所以输错了;还有一种是文案作者根本不认识“黍”,以为这就是“黎”,所以虽然用的拼音,还是错了。本来我无从判断到底是哪种可能,但“罪驾”的出现,排除了第一种可能。也就是说,在写文案的人那里,“黍”和“黎”是同一团浆糊。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多说话,少丢人

出现这种问题,看似不可思议,也确实情有可原。究其原因,大概是随着网络日渐深入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适应了看文字新闻,即便要发表意见也是打字,日常的交流中反而比较少说话。结果“怪蜀黍”被认成“怪蜀黎”,也就一直“黎”下来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去年阿里和腾讯的公关大战中,阿里公关把“内讧”写成“内杠”,也算是历史上的经典。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多说话,少丢人

要怎么解决这问题?答案很简单,多跟人交流,除了打字,还要说话。 只有多说话,才能少丢人

不光写文案的人,就是普通人,“怪蜀黍”这样的说法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拿来开玩笑;“内讧”的正确发音即便没有说过,至少也应该听人讲过。退一万步说,即便一开始认错了,只要你读错过,通常都会被其他人纠正。怕就怕只写不说,甚至写都不写,只是浏览。普通人这样做或许影响不大,文案工作者这样做,结果就可能是“怪蜀黎”和“内杠”层出不穷了。

较真的朋友请不要提“朋友交流不会说这种话题”。如果你真的没有跟任何一个朋友说过“怪蜀黍”或“内讧”,也没有任何朋友跟你提到过“怪蜀黍”和“内讧”,我觉得这是比念错字更可悲的事情。现代社会,内心和外在再怎么割裂,也不止于此吧。

我还记得多年前,李湘给大学生讲课时,把“尴尬”念成了“监介”,结果举座哗然。现在想起来,李湘之前在和其他人交流时,大概从来也没有“尴尬”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