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奶爸的独白

2017年,在太平洋上。


一转眼,我获得“奶爸”这个身份也将近两年了。为人父母这回事,无论你之前做过多少研究,有过多少设想,真正当上了才能真切感受到。有喜悦,有欢乐,有疲惫,有苦闷……更常遇到的还是担心。

我奶奶曾说过:教育小孩不像种白菜,白菜一畦没有种,好还有下一畦,小孩没有教育好,就没有再来的机会了。据我母亲说,她听了这句话印象很深,所以在我小时候花了不少精力和心思,当然更重要的是一直忘不了、卸不掉的责任感。我说的担心,就来自于这种责任感。

再加上,时下流行一些“让人没脾气”的论调。说到用技术作恶,就是“菜刀杀人,卖菜刀有罪吗”,说到父母育儿难题,就是“没想好教,就别生嘛”。这种论调简短有力,隐隐显示出当年语录的风采,反驳起来也颇费功夫。无论如何,这种论调确实大有市场,无形中也增加了父母的压力。

所以本文的标题是“独白”,我只谈谈自己当奶爸的经验。它们或许不够科学,不够全面,但多少应该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参考。

在我看来,对承受压力、抗拒压力、抚养小孩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多读书,尤其是育儿方面的书,增加对小孩成长的全面认识。

我自己深有体会。一开始我并不太相信看育儿书能有什么用,认为凭自己有足够认真的态度,足够多的精力,应当不会有问题。结果,小朋友三个月体检的时候,护士发现有好几项指标“发育比较迟缓,低于平均水平”。虽然她安慰我说“这也是正常的,家长不用太担心”,但我还是陷入了深深的沮丧之中。

好在我家LD之前很注意了解这方面知识,看了不少书和资料。面对沮丧的我,她不是一味的情绪安慰,而是告诉我,不同小孩的成长就是有先有后的,重要的不是和其其他人比,而是和自己比,只要自己的成长曲线是大致正常的,时间上向前或者向后偏移一些都没有问题。我必须承认,这样的解释对学理工科的我非常有说服力。

此外,她又跟我分析各项指标,这些指标都考察的什么,之前我们大概没有特别注意,所以以后需要怎么培养和锻炼。听完这些分析,沮丧的情绪似乎消失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加强了对小朋友的锻炼,尤其是针对性地锻炼。结果到再过一个月体检的时候,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平均水平,有几项指标超出不少。而且,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现在。

经历了这一轮沮丧-平静-欣喜的波动,我真切感受到,在育儿这方面,光以为自己有耐心、有信心是远远不够的,能学习的、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所以,后来我也开始注意相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教科书。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受益匪浅。

比如了解了小朋友的发育规律,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都从身体、认知、情绪三个方面去了解他在这个阶段的特点,可能发生变化,应对起来就显得胸有成竹。既不会因为他“学不会”超出当前年龄阶段的知识和动作而焦虑,也不会安排过于“小儿科”的训练,总是引导他走向“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

IT行业有幅著名的漫画:看到一辆汽车,大家想的是先做车身,再安发动机,再装轮子…… 这样一路制造出来。但真正的研发过程可能是先从自行车开始,然后是三轮自行车,然后是摩托车…… 每个阶段都有完全不同的特点,要解决的问题,最终浮现出来的才是汽车。小朋友的成长也是这样的过程,每个阶段可能有完全不一样的特点、节奏乃至方向。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就可能落入简单“线性增长”育儿观的陷阱,不管小朋友处于什么阶段,永远照着成人的样子来引导和要求。哪怕父母意愿再好,不尊重客观规律,都会事与愿违。

现在我家小朋友虽然还不到两岁,已经可以自己用勺子叉子吃饭了,也可以自己穿衣服了。为什么只训练了穿衣服而不包括穿裤子?因为儿童的动作发育会遵照“从头到脚、从近到远”的规律进行。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从穿裤子开始锻炼,也不会按照大人“穿衣服和穿裤子不是一码事”的理解来要求。

当然,光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要想教好小孩,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个问题“中国的父母最缺乏什么素质”,有个高票答案是“耐心”,我觉得挺对。我们应当意识到,父母需要的“耐心”,并不只是克制自己给孩子“填鸭”的冲动,更应当包括换位思考,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状态和发育规律。

典型的场景很多,比如在家里要开饭了孩子还在玩,或者在医院要打针了孩子还在哭,这时候许多家长就缺乏耐心,恨不得孩子能马上端正坐在饭桌旁边,马上止住眼泪勇敢面对针头,否则就是“不懂事”。但这其实都是不对的,小孩本来不懂得那么多社会规范的约束,情绪变化也比较自然,所以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要求他能“令行禁止”,本来就是不合理的。

解决的办法就是家长多一点耐心,在和孩子相处时甚至有意把节奏放慢。本来大人十分钟就能走完的一段路,陪孩子一起可能要半小时,所以要提前留出半小时时间,否则看似“赚了”二十分钟,受影响的却是孩子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对人的影响是贯穿终身的。

再比如本来准备吃饭可能就是吆喝一声的事情,但和孩子一起可能就要三五分钟,所以可以更早一点告诉孩子。面对针头前哇哇大哭的孩子,你可以轻轻抚摸他说,“爸爸妈妈知道你害怕,没关心,你放心哭一会儿吧”。

如果要保持耐心,无论孩子年龄多小,都愿意放低姿态、平等对待他,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许多父母都知道了,跟小朋友讲话必须弯下腰来,因为成人的体形对孩子来说就有天然的压力。但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还有许多方面同样值得注意。尤其是用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他/她的感受是什么样的,适当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回应,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粗暴干涉。

前些天,我在街上遇到一对夫妇带着女儿玩竹蜻蜓。爸爸和女儿一起玩得很开心,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一开始不是很熟练,后来终于能把竹蜻蜓飞上天了,爸爸也给了很多表扬。于是,小朋友跑去告诉妈妈,“妈妈,你看我能把竹蜻蜓飞这么高啦”,并且认真演示了一次。妈妈看完女儿的表演,只说了一句:“快把竹蜻蜓捡起来,我们准备回家了”。虽然我看不到她们当时的表情,但母亲的敷衍和孩子的失落,其实不用看也能想象。

这种耐心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很不简单。据我观察,如今许多家长已经很难进入“全身心与孩子相处”的状态,最大的障碍就是手机,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的情况已经随处可见了。如果单纯是“看着”孩子不出危险还好,如果是陪孩子玩,就得有陪孩子玩的样子。用心注意他/她,和他互动,彻底离开手机,甚至停掉一切和“陪玩”不相关的事情,全身心的陪伴。

按照我的经验,全身心陪伴十五分钟的效果,远远好于心不在焉的陪伴一个小时。而且当你真正用心去陪伴的时候,会发现事件其实过的特别快。而且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的问题。退一万步说,已经有无数鸡汤文和成功学书籍在告诉大家,为了“搞定客户”,自己就得受点委屈,而且这很正常。全神投入陪伴自家小朋友,总不会比搞定素不相识的客户更难吧?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需要端正自己对“陪伴”的态度。

既然谈到玩手机的话题,顺便谈谈我对手机的看法。有一次小朋友在外面哭闹,旁边的人好心说“来来来,我给你看手机好不好?”,说着就要放动画片,然后被我们制止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太赞同让小朋友过早过密切接触手机。

对小朋友来说,手机上的App大都过于炫丽了,想方设法地刺激小朋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家长放手不管,孩子很容易就形成对这些刺激的依赖。然而,真实的生活必然是平淡的,不会随时随地有那么多的新鲜玩意冒出来。如果过早习惯了App的节奏,真实的生活就显得黯淡无光,也就没有耐心、好奇心去面对。如果在人生阶段的早期就处于这种状态,未来的成长恐怕会遇到不少问题。

还有一个场合也很需要耐心,那就是和孩子讲道理。据我观察,小朋友总有些“油盐不进”的表现。这时候,父母往往为了图省事,要么是恐吓——“你再这样爸爸就不高兴了”,要么是直接动手“纠正”——反正小朋友的力量敌不过父母。但是,无论恐吓还是动手,都是“短期有用长期无益”的,因为孩子不理解事实背后的逻辑,只是单纯屈从于权威或者强力。

既不能恐吓,又不能动手,光靠“讲道理”,对孩子有用吗?一开始我也很怀疑,但是耐心去做之后发现确实有用。重点是,你要找到孩子能懂的讲道理的方式。换句话说,父母讲的“道理”,必须能结合孩子所经验和理解的世界。

如果孩子不好好喝牛奶,把牛奶撒到地上,父母就可以说“如果你把牛奶撒到地上,爸爸一会儿就得来搞卫生,如果爸爸要搞卫生,就不能给你讲故事,也不能带你出去玩啦”。按照我的经验,讲道理时如果注意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要太抽象),只包含一到两轮直观因果联系(不要太复杂),孩子通常都能够接受。唯一的要求就是父母必须多一些耐心,注意去探索合适的角度和节奏。

实际上,一旦父母掌握了“进入孩子的角度”的思维和沟通方式就会发现,它的应用场景就不限于和孩子“讲道理”,凡是与孩子打交道的场合几乎都可以应用。比如讲故事就是如此。在我看来,讲故事绝不是简单重复故事情节,而是给孩子创造一种体验。所以,同一个故事可以反复讲,每次讲的都不一样。重要的是,父母要了解孩子现在的状态,他/她认识哪些事物,懂得哪些道理,然后或裁剪或补充,讲出来的故事小朋友才爱听。

耐心对待小孩,这个要求不只是题给父母的,也是提给所有会与小朋友相处的长辈的。如今上班族的生活压力普遍很大,而父母(爷爷奶奶辈)对隔代孩子的期盼和看重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所以在许多家庭,抚养小孩还是离不开爷爷奶奶辈。虽然网上有许多文章提到爷爷奶奶辈带小朋友的各种矛盾和陋习,但我自己感受下来,现实或许没有那么夸张。

在我看来,要想避免爷爷奶奶辈抚养小孩产生的矛盾,最重要的是保证父母对小朋友的话语权。对小朋友的成长来说,爸爸妈妈才是最重要的,有最终决定权的。其他亲人的参与固然是好事,但都必须以父母的最终决定权为前提。

当然,“父母有最终决定权”,并不意味着父母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吆五喝六,其他亲人只能俯首称臣、唯命是从。比较好的方式是,父母的期盼和要求,能够成为大家的共识,所有的亲人形成统一战线。

小朋友一开始大多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总是不习惯各种规矩,而且会想各种鬼点子的,我家小朋友也是一样。好在,在给他定规矩的时候,所有大人的表现保持了一致的原则,保持着共同进退的节奏。所以小孩不讲规矩,在父母这里碰了壁,去爷爷奶奶那也不会得到特别的宽恕和原谅;被爷爷奶奶批评了,在父母这里也不会自动获得安慰。

我承认,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不过,做到了就更容易被其他人体谅和感激。我家领导有好几次跟我说,庆幸父母都是讲道理的人,几乎没有摆出“老资格”的姿态,有不同意见也是公开讨论,遇到子女不一样的意见,也能迅速意识到“这里似乎是有问题,得改”。

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在每个家庭都会遇到,但只要大家能沟通,通常结果都是好的。我家小朋友一岁多的时候开始用手抓各种食物吃,于是我们给他准备了专门的食物垫铺在桌上,还有专门的兜兜防止弄脏衣服。一开始确实不太容易被理解:“哪有这么小的小朋友就这么吃饭的”。但是讲清楚道理之后,大家都接受了这种方式。事实证明,让他自己抓食物吃看似“离经叛道”,而且一开始确实会因为不熟练把桌子弄脏,但是对手指发育其实相当有帮助,后来改用勺子吃饭也非常顺利。

每当我回想起这些例子,除了庆幸父母这辈不但本质善良,而且是讲得通道理的好人之外,也深深觉得,自己有时候表现出“有道理在手就可以不管不顾”的姿态,其实很惭愧,确实是修为不够。

爷爷奶奶辈一起带小朋友还有个好处,就是方便学习方言。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许多家长都刻意强调普通话,刻意回避方言,似乎全然忘了,我们小时候基本都是既会说方言又会说普通话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要知道,对小朋友来说,语言的学习绝不是像大人那样,拆散成词语、词组、短语、句子进行的,而是在语言环境中自然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什么水果?这是苹果Apple”和“那是什么颜色?那是绿色Green”这样的教育法,对小朋友来说恐怕不会有特别好的效果。

现在我家小朋友已经能够比较自如地切换普通话和闽南语(我和我父母平时用普通话交流),我也很有信心后来他会说湖南话——有个同事说,女儿从小都说普通话,自从回仙桃老家呆了两个月,回来讲一口仙桃话。甚至学英语也是这样,只要能给予足够强的语言环境,密切交流,都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关于孩子的成长,还有个问题也很重要:据说小朋友在三岁之前是没有记忆的,那么,需要在三岁之前花那么多精力吗?我的答案是:需要。

根据我的阅读,“小孩在三岁之前没有记忆”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小朋友在三岁之后,才能建立完整的语言思维,比较自如地用语言来形容和描述世界。而在这之前,即便他有感受、有记忆,也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所以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没有记忆”。

无论这种说法是否符合事实,有一点是确认的,三岁之前的经历可以没有记忆,但必定有影响,孩子未来长大了一定会留下这段时间的烙印。我家小朋友一岁多点儿的时候,全家人一起乘邮轮去了趟日本(题外话,邮轮对于小朋友来说真是很合适的出行方式,上了邮轮才发现小朋友真多),这趟旅程让我感受深刻。

虽然我不清楚他未来是否记得在邮轮上看过星辰大海,看过日出日落,但至少我们在邮轮上遇到了来自各国的朋友,尤其几次就餐时和外国的服务员聊得相当多,他们对小朋友也很友善。虽然我在船上没有刻意教他说过英语,也没有给他详细解释过在聊什么,但回来之后他的语言发展似乎井喷,有飞跃式进步。这就是“三岁之前的经历不一定有记忆,但一定有影响”的生动例子。

最后我想说的是,为人父母,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什么是“以身作则”,什么是“身教重于言教”。跟孩子交流的人多半会感觉到,大人想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让小朋友做起来就要遇到很多的质疑,很多的“为什么”。

这或许有点烦,但其实很有点哲学里“批判思考”的意思。所以我经常在想,有些事情如果大人自己都不能坚持,都不能做好,以后怎么好意思让小朋友去坚持,去做好呢?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是因为家长放弃了自我成长,那么这种种要求和期望,即便短期可以贯彻,长期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家长也不能总是刻意把自己当榜样,处心积虑去“教化”,应当找到更省力的办法。对我来说,省力的办法就是养成习惯,更准确地说,是通过陪伴养成习惯。常见的良好习惯,比如勤劳、多问为什么、有情绪仍然要讲道理、多运动等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亲身示范、反复陪伴来让孩子学会。

好的习惯越早养成,受益就越大,因为不必等长大了再费力纠正自己,而是在还不会进行思考和质疑的时候,就认定了“天然如此”。看起来,我已经通过示范和陪伴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天再忙,都“必须”看一会儿书,都“必须”弹一会儿琴。

我经常问他:“你长大了也弹琴好不好?和爸爸一起弹琴好不好?”。每次他笑眯眯地一口应承“好”的时候,我都在想:鬼知道你长大了还答应不答应,记得不记得……

不过,无论将来答应不答应、记得不记得,这些在我看来都不要紧。真正要紧的是,现在的他,是笑眯眯回答这个问题的。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书是Richard DeWitt的《世界观:现代年轻人必懂的科学哲学与科学史》。

前段与我司首席科学家闲聊,讨论科学与教育的问题。我们共同的观点是,目前的科学教育把科学割裂了,变成了孤立事件的集合,这是不对的。即便教科书里尝试体现“源流”的观念,那“源流”也进步得太刻意,太机械。如果学生不知道科学发现的前因后果,不清楚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实在很难认为接受了科学教育。

要知道,真正的科学往往是费劲千辛万苦,在错误的方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之后,最终灵光闪现的。单纯强调灵光闪现的那一刹那,追求灵光闪现的那一刹那,反而是不尊重科学规律的做法。

《世界观》这本书的优点,恰恰在于它不是按照“机械进步”的范式来论述科学,而能有平等的、历史的态度来面对科学史上的每一点发展。比如说,通常谈到“托勒密”,我们往往是将它简化为“地心说”,作为哥白尼“日心说”的反面。很少有人启发我们想过,“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形,而在哥伦布航海之前一千多年,其他人普遍还认为“天圆地方”的时候,托勒密如何知道地球是球形呢?他观察到哪些现象?做了哪些推理?弄懂了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科学的发展是艰辛探索、层叠递进的过程。而这个(甚至这类)问题的答案,就在《世界观》这本书里。

《世界观》在海峡两岸都有出版,两个版本的评分都不低(豆瓣上,繁体版8.6分,简体版8.4分)。我是在淘宝上买的繁体精装版,不到60元,比大陆版还便宜,而且印刷精美、装帧考究,怎么看也不像盗版(盗版应该也不会盗这种小众书,但正版为啥这么便宜,我实在不知道)。刚去淘宝搜了下,繁体精装版仍然有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入手。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奶爸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