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的朋友、GIAC 2017大会“团队管理与职业发展”主题出品人史海峰老师的邀请,12月22日我在GIAC2017大会上做了一场关于技术管理者的演讲。从现场反响来看,效果还不算差。
有时看看其他朋友同事的第一次分享,我会回忆起自己刚刚做技术演讲的狼狈经历。说实话,如何做好技术分享这个问题,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和实践,最后才得出几条经验。从观众的反应来看,这几点经验是站得住脚的。所以,我想趁这个机会,分享点自己的经验。
要声明的是,今天我讲的经验和技巧其实不仅仅适用于技术演讲,因为这些经验和技巧基本不涉及具体的“技术”。之所以取这么个标题,只是因为技术演讲讲究的是扎实,不追求浮夸,所以做好技术演讲的重要前提是要“有料”,不能吹水。但我们也需要知道,“有料”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许多技术演讲内容很棒,但体验很一般,就是因为过分强调“有料”,忽视了其它方面。“其它方面”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的思考。
要准备技术演讲,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你的观众。你需要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他们来自哪些领域、哪些公司?主要做的是什么工作?一般都有多少年的工作经验?喜欢听什么样的内容?……
如果你不清楚,可以询问主办方,负责任的主办方应当会向你说明。如果主办方也不清楚,如果是系列活动,你可以看看之前活动的举办情况,了解主题和反馈,搜搜网上的评论。如果不是系列活动,你不妨问问身边可能的听众,听听他们的看法,然后你会有大致的判断。
千万不要以为这步很多余。许多演讲之所以效果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定位准确。同样是讲技术管理的主题,面对初级管理者和高级管理者,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不同。同样是讲个人成长,面对开发人员和产品人员,从形式到内容也有不同。如今许多公司都知道,要提升效率,重要的是用户画像。同样道理,为了保证演讲的效果,重要的是要给听众画像。
对观众有了解之后,应当开始着手设计演讲的大纲了。为什么是先设计大纲而不是先寻找素材?因为“纲举目张”,素材随时都可以找,但素材必须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脉络组合起来,才能保证最终效果。在编写演讲幻灯片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非常多的取舍和修改,如果没有固定明确的指引,取舍和修改就容易偏离方向。大纲就是编排素材的磁力线,虽然看不见,却能指引我们,避免偏离。
举个最近遇到的例子。我们有一位伙伴要做关于“研发公司级开发框架”的分享。最初他的想法是,把开发框架的历程和内容都摆出来,一点一点,一件一件讲。这种无私的态度相当值得肯定,但效果却不见得好,因为没有起伏,过于平淡。
经过讨论,重新制定了演讲大纲:首先,讲研发这套框架投入了多少人力、多少时间,框架包含了多少行代码(但就是不讲框架什么样);然后,摘取几个最重要的价值点,按照“没有框架的时候什么样,要做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也就是常说的S.T.A.R.)的方式讲解框架的价值;最后,展示框架的全图,让观众能够由点及面,了解完整的图景。
仔细看这份大纲,我们发现它有悬念、有实例、有谜底。整个演讲循着“掀起你的盖头来”的节奏展开,大纲本身就可以抓住很多人的兴趣了。按照这份大纲去组织素材,只会吸引更多人的兴趣,演讲的效果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大纲制定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填充素材。要注意的是,即便大纲已经让人满意,填充素材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失败的技术演讲中,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填充了太多的素材,把演讲变成了倾泻信息。
许多年前我刚翻译完《精通正则表达式》,朋友韩磊请我去给他们公司的开发人员讲正则表达式相关的内容。我仔细准备之后,毫无保留地讲了整整一天。结束之后问大家的感受,收获的却都是迷离的目光。这时候韩磊一句话点破了问题:你讲得太多了,翻译的书500页,看都要看几个月,一天全部讲完,信息密度太大,听众脑子爆炸了都跟不上。
根据我的经验,演讲时,听众的有效接收速度充其量是十分钟一个观点。也就是说,一场四五十分钟的演讲,听众充其量能记住五个观点,加上走神,通常只能记住三个。如果你足够无私,一股脑倾泻,非要在四五十分钟里讲二三十个点,听众往往一头雾水,甚至本来应该强调的内容,也因为所占的比重太小,得不到强调,不能给人留下印象。
千万不要担心“给观众的不够多”。大家可以回想自己的经历,许多时候我们的认识都是由点及面的。偶然从哪里听说了一点信息,然后才有兴趣、有动力去找对应的电影、书籍或是各种资料。如果电影一场接一场连轴转地放,恐怕大多数人不但没有兴趣,反而会感到乏味恶心。
上面提到的关于框架的演讲也是这样。一开始演讲者总结了开发框架的众多优点,试讲才发现听众根本听不懂,最后挑出最重要、最容易理解的两三个优点讲清楚,听众反而听懂了,以后也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整个开发框架。
组织素材的时候,还应当注意掌握“演员的素养”。“演员的素养”的另一种说法是“换位思考”,但考虑到“换位思考”已经被滥用了,我还是更愿意用“演员的素养”。什么是“演员的素养”?简言之,就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身份,彻底进入他人的角色。不再问“他为什么不这样做”,而是问“我如果是他,会怎样做,会不会这样做?”。
换句话说,就是要剔除“习焉不察”的元素。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习焉不察”的元素,比如习惯的话题、习惯的表情、习惯的沟通方式,以及在小圈子里有共识的东西,比如代号等等。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它们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身边的人都了解、熟悉它们。但是,如果面对的是陌生的演讲听众,“习焉不察”的问题就会很突出。
比如,内部某个项目的代号是DFS,身边同事们都很清楚它是“分布式文件系统”,但前来听演讲的听众就会一头雾水。再比如你有一些个人化的表达方式或者玩笑,同事、同行很可能可以听懂,同事、同行之外的听众很可能听不懂,甚至因为误解产生矛盾。还有些时候,演讲者说的“下一步自然是”,其实是一厢情愿的“自然”,观众听到这里就会觉得突兀,一点也不自然。所以归根到底,演讲时一定要注意采用“听众熟悉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有些经验不多的演讲者会认为:这不是低三下四屈就听众吗?这往往是多想了。演讲的目的并不是单方面的表达,而是希望有效地把信息传递给听众,给观众启发和思考。如果信息传递本身已经困难重重,启发和思考就无从谈起了。
还有一点也应当在组织素材时注意,那就是节奏。你知道(在没有广电总局禁令之前)电视剧为什么十多分钟就出一条广告吗?那是因为,普通人的注意力,一次释放只能维持十来分钟。对演讲听众来说,十分钟可能是一次释放注意力的上限,毕竟许多演讲不能保证像电视剧那么精彩。
素材组织的节奏,可以从电影中获得不少启发。即便是把观众笼罩在与外界隔绝的漆黑房间里,真正能做到“全程无尿点”的电影也少之又少。基于此,电影制作已经成了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问。许多收获大票房的电影背后,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几分钟过去了,观众应当需要一个什么程度的笑点了;现在观众的情绪处在什么状态,下来是应当往上提升还是适当降低……
技术演讲不需要做到那么细致,但适当借鉴也是相当有益的。按照我的经验,演讲材料最好能分成若干个3-5分钟的片段,最长不要超过10分钟。每个片段里都需要有悬念,有意外,最好还要有笑点。这方面可以参考电视剧的编排,做到每个片段都相对独立,这样即便有人中途入场也可以很快跟上节奏。同时,各个片段之间又要有内在的联系,否则会让看完全场的观众感觉零散杂乱。
如果你穷尽全力,也没发把素材组织成满意的,有悬念、有意外、最好还有有笑点的片段,还有一个技巧可以借鉴,即插入和观众的互动。我的经验是,和观众的互动对演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十到十五分钟左右,应当有一次和观众的互动。这样既可以把观众的思绪“拽回来”,也有助于演讲者调整接下来的表达方式和节奏。
有些演讲者会担心,如果现场气氛不热烈,观众情绪调动不起来,强行互动反而产生尴尬局面。这种担心之所以会产生,完全是因为对互动的准备不够。要知道,演讲者一般会有非常多的时间来提前准备互动,而观众只有非常短的时间来响应。以逸待劳的演讲者,应当有充分的把握做好互动。
按照我的经验,如果没有把握,互动以“提问调查-举手示意”的方式进行比较好。倘若让观众举手发言,确实可能出现无人举手、自问自答的尴尬境地。但举手表达态度不一样,因为它的成本很低。我通常准备的互动都不是开放式问题,只有“是或否”、“同意或不同意”几个选项。无论观众选“是”,还是选“否”,或者两个都不选,都应当提前准备好幽默的描述。
在本次分享上,我向大家调查对“觉得大部分领导不称职”这个判断的态度。观众一共举了两次手,表示赞成的大致有两成,表示反对的大致有一成,那么剩下没有举手的观众,“你们的领导大概是‘薛定谔’式的,游走在称职和不称职的边缘”。据我的观察,这次互动是相当有效的。
关于素材的组织最后还有一点经验,就是要尽力保证观众“人在画中游”。许多演讲的幻灯片上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样的效果一定不会好。因为眼睛阅读文字的速度远远快过说话的速度,幻灯片刚刚出现,观众就已经完全看过文字了,演讲者再慢慢把上面的字都念一遍,只会让人感觉乏味、反感。相反,如果出现的只是一张生动的图片,它能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这张图片和今天的演讲是什么关系?它到底想说明什么?然后观众才会有兴致听演讲者娓娓道来。
如果你要表达的信息很复杂,普通的图片不能胜任,可以使用图表等等形象的方式,而尽量不要使用文字。如何把图表做漂亮,让图表清晰、简介、一目了然又吸引注意力,市场上已经有许多书籍,找来看看,相信你会大受启发。
如果图片和图表都没有办法满足需求,你一定要展示细节的文字或者代码,我仍然建议你用图片,好处有几点:第一,图片不会走样,我已经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制作幻灯片和投影幻灯片的机器不一样,导致文字和代码变形,展示效果极差,图片不会有这样的情况;第二,图片限制了你的展示空间,你很难在图片里堆砌过多的字符,所以必须仔细斟酌,选出最重要的片段,而这正是演讲时吸引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你或许注意到了,我推荐的是使用图片、图表,而没有推荐使用动画。是的,我承认动画很酷,但动画也有自己的问题。滥用动画可能喧宾夺主,给观众华而不实的印象,而且不同的演示系统(Keynote, PowerPoint)不同的版本,对动画的支持有细微的差别,除非你能保证对所有环境的绝对控制,否则未必能保证动画效果和想象的一样。
所以通常我不使用动画,只在一种情况下使用动画:做比较和对比。这时候使用动画,生动形象,给人印象很深。不过,仍然要谨慎动画效果的问题。如果不能完全控制演讲环境,可以把动画拆分成若干张幻灯片(统一母版,复制修改)。这样的动画除了没有“动”的过程,其它方面的效果可以原封保留。
如果大纲已经制订完毕,素材也已经按照上面的建议组织好,你的演讲已经成功了大半。但是切不可大意,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工作量虽然是小半,但不认真对待同样可能毁掉你的演讲。那么,剩下的工作量是什么呢?主要就是反复试讲、反复打磨。
千万不要以为有了满意的演讲材料,演讲就会自动成功。要知道,材料只是基础,演讲之所以叫演讲,是需要演讲者现场“演”一遍,把硬邦邦的材料变成观众活生生的观赏体验的。只有通过试讲,才会清楚如何把幻灯片连贯起来,才会发现材料里是否还有表达断层或不必要的重复,才能真正避免紧张情绪——如果整份材料你已经烂熟于胸,展开演讲就如同“胃分泌胃液”那样自然。即便有少许的紧张,充其量也就是像吃了些辛辣食品,只能短暂干扰胃的蠕动节奏,绝不会让它罢工。
根据我的经验,要想真正做好演讲,至少要花演讲时间三到五倍的时间来排练和试讲,重要的演讲甚至需要花十倍的时间。第一遍是最难的,可能让人信心受挫,因为磕绊的地方太多,但不要紧,因为如果你不试讲,未来真正在演讲台上演的就是你这遍试讲磕磕巴巴的样子,那真是再可怕也没有了。
每试讲一遍,都要计时,都要把觉得不顺的地方记录下来。试讲完成之后,对着时间表做适当的调整,哪些地方要更快一些,哪些地方要更慢一些。表达不顺的地方,到底是材料的问题,还是语言的问题,要找到症结,制定改进方案。如此重复多次,最终确保能够“一气呵成”。这么做还有额外的好处,因为此时你的信心也会达到很高的水准,而信心正是影响演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就是我总结的,关于技术演讲的经验。希望对你有用,也希望你不要嫌烦。毕竟,认真对待演讲,既是对观众负责,也是对提升自己的机会负责。
有一段时间没有推荐书了,今天继续。
今天想和大家推荐的是一本名曰战争但和战争本身关系不大的书:《从战争中走来》。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在我演讲之后的交流环节,有观众提了这么个问题“身为技术管理者,如何管理与自己技术栈、工作习惯都不同的人”,我瞬间就想到了这本书。
《从战争中走来》讲的是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的故事,他的儿子张胜通过访谈把他一生的经历记录下来,写成了这本书。纵观全书,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身为没有念过太多书,尤其是没受过什么理工科培训的张爱萍,如何能在国防工业建设上作出重大贡献?原子弹研制是他主抓的,参与的科学家和工人久久怀念“张老”的领导;潜艇发射洲际导弹的项目也是他主抓的,之前不是他主抓,结果发射失败了…… 军人管理科学家,难度远超“技术领导管理不同技术栈的技术人员”,但他做得挺不错。那么,张爱萍是如何做到的呢?
P.S. 这本书放心买国内版就好,不要迷信港版,因为几乎没有区别。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到达《从战争中走来》的豆瓣主页,几个版本的评分分别是8.6、8.8、9.1,剩下的我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