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日渐普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但用微信聊天,还会谈正事、谈工作。不幸的是,据我观察,很多人仍然不清楚微信沟通的基本原则,导致信息模糊错乱、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谈正事和工作。所以有必要讲讲微信沟通的“不二法门”——怎样用微信沟通才不会给人“二”的感觉。

首先不妨想想,微信沟通与传统的沟通有怎样的不同?

简单说,传统的沟通(或者我们天然习惯的、自然的沟通)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双方相距不远,也就是说除了对方说的话,还能看到和听到对方的处境;同时,双方的沟通非常紧密,基本不存在时差,有什么意见都可以随时提出来,对方也可以很快回应。

与之对比,微信沟通的不同点就很明显了:双方只接触到的只有微信里的一条消息,没有其它途径看到对方的处境等背景消息;同时沟通非常松散,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没有硬性约束,很可能要间隔很长时间,如果一方对收到的消息提出疑问,需要对方回复确认,很可能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弄清楚了这两点,就可以理解异步沟通不二法门了。其实它很简单,要想保证“不二”,最基本的规则有两条。

第一条:千万别问“在吗?”

通常来说,问“在吗”意味着有比较紧急的事情与对方商量,而且需要等待对方答复。打电话时,对方接了电话就表明“在”;聊QQ时,对方头像是彩色就表明“在”——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对话了,对方不在则根本无法交流。但发微信时,先问“在吗?”就完全没有意义了——你完全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看到“在吗”,而且对方看到孤零零的“在吗”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下面要干什么,只能干着急。所以,我往往直接忽略这种消息。

正确的做法是:不问“在吗”,直入正题。上来就应该说“你要的资料我已经准备完了,发到你邮箱了,有问题联系我”或者“咱们这周末见个面,怎么样?”。如果要表示礼貌,可以在前面加句问候,比如“Hi”或者“你好”。

有人说:但是我说完之后还需要等待对方回复才能进行下一步呢,比如我着急要交某份材料,但之前需要某人帮我审核一下。这时候确实应该引起对方重视,但正确的做法仍然不是先问个孤零零的“在吗?”,而是放弃微信,直接打电话或者去找人当面沟通,效果会好得多。如果一定要显得礼貌,可以先发条完整的微信,比如“在吗?我的申报材料要交了,想请你再帮我审核一下,你什么时候有空请告诉我”,这样对方能够清楚了解事情的全貌,方便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二条:一定少用代词。

看到这里你大概要回忆语文课本了,什么是“代词”?其实可以换个更简单的说法,代词就是:这里、那里、这个、那个、他们……

原因很容易理解,代词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一定是和说话者所处的情境有关的。你多半需要看到我所处的环境,才知道我说的“这里”、“那里”指的是什么。你多半需要知道我最近想的事情,才知道我说的“这个”、“那个”指的是什么……

在传统交流中,除了说的话本身,还是可以看到对方所处的情境;即便用电话大家不能面对面交流,但有疑问多半也可以当时提问:你说的“这里”是指什么?对方也可以很快回答。

但是在微信沟通里,接收人面对的仅仅是一条消息而已,完全不知道对方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的消息,甚至连对方是什么时间发的都不一定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听到“这个时候这边挺好的”,一头雾水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是谈业务,听到“这份文档的那个数字有点问题”,多半要抓狂甚至恼怒了——“这份”是哪份?“那个”是哪个?

所以解决的办法也很容易:少用意义模糊的代词,多用“绝对”的描述方便让对方认知自己的出境。比如“我现在在xx海滩,今天傍晚的景色真是好”就比“这个时候这边挺好的”要好;如果更进一步,能准确表述“你昨天晚上邮件发给我的上季度工作总结,其中的转化率数字有问题,不应该是x%,而应该是y%”,就比“这份文档的那个数字有点问题”要强上太多了。

通常来说,如果掌握以上两点,微信沟通就不会让人感觉那么“二”了。当然这只是基本的要求,如果想做更好,就应该把这些原则推而广之,应用到更多地方。比如在申请加好友的消息,一定要言简意赅地让不认识的你的人也清楚你是谁、干嘛的、为什么要加好友,单纯说“你好,我是xx”,基本等于没说……


我本来以为微信和邮件沟通应当是很简单的事情,大家都应该能学会,结果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我自己在工作中都经常因为没头没脑的邮件而异常烦恼。所以,我曾在公司内部写过有效邮件沟通的培训资料,大家反馈还不错,如果读者朋友们有兴趣可以留言,我会考虑把这组资料在公众号里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