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不必多说,相信大家都已经感觉到了,公众号写作——或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所谓“内容创作”——已经越来越成为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公众号写作带来的经济收益越来越低。曾经公众号写作从“写字”头上摘掉了“收入低”的帽子,甚至一把扣上了“赚大钱”的高帽子。但是现在,随着短视频崛起,文字阅读已经日益失去关注。没有注意力,经济效益自然“毕竟东流去”。第二是公众号写作的风险越来越高。不但当下的许多话题不方便触碰,历史的许多话题也日益敏感;不但历史话题日益敏感,历史上发过的文章也随时可能被挖坟,继而整个账号销声匿迹。

从某种角度,我也理解这种现象。

针对第一个原因,其实可以看到,在全世界范围内,文科,或者说无法与资本直接挂钩的学问,都在飞速贬值。或许它本身的价值没有大的变化,但是相比借助资本能爆发式增值的技术,当然是显得贬值了。公众号曾经有过和技术、资本的短暂交媾,之后就迅速被抛弃。

针对第二个原因,在中国历史上“文”从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一方面,它包含了“文史哲”等等诸多学问,“写字”这回事当然被囊括其中。另一方面,它又承载了太多的道德意味,即所谓“文以载道”,既然“文”与“道统”紧密相联,当然需要慎之又慎。

所以老实说,最近这些年,我反复在考虑要不要就此搁笔,不再更新这个公众号了。毕竟,离开网络,走入现实与信得过的朋友聊天,也有同样的快乐,反而还更放心。

能让我坚持更新下去的元动力,往往来自读者的反馈,意外,而又让人感动。

就举最近这半年收获的几个意外反馈的例子吧。

一个来自我母亲的大学同学聚会,有个同学问她:你儿子的公众号最近怎么不更新了?坚持写嘛,有的写得还不错,我们还挺有兴趣看。

这个反馈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也让我深刻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好的教育让一个人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哪怕已经退休,仍然不会排斥新的信息。

所以我想说:这位叔叔,感谢你的抬爱。如果发现错漏,请不吝赐教。

一个来自以前同事,说他家小孩上高中,挺有兴趣看我谈德国的点滴,无论历史还是现在,并开始自学德语,打算以后到德国留学。

其实在德国的华人不少,介绍德国生活的也很多,我写的话题其实相对偏门。我因为小时候误打误撞对军事感兴趣,知道一些二战史、冷战史,所以在德国实地参观觉得很有意思。再加上比较喜欢跟本地朋友聊天,也知道不少各方的感受和观点。我估摸着,应该还有朋友对这些话题感兴趣,但不方便到德国长期参观游览,通过我的介绍,让大家过过干瘾也好。

所以我想说:孩子,有明确的目标,有兴趣的指引,并能持续为此努力,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不要太天真,不要把德国生活想象得太美好。但是也不要忘记,评判世界,必须建立在了解世界的基础之上。

最后一个例子来自我父亲,上周的文章我介绍了《燃灯者》,他就立刻买了这本书的Kindle版本来看。虽然电子版售价“只有”二十多块,但相比各种群里整日转发信息以赢得微信读书免费名额的做法,已经相当可贵了。

我说过,简体版本的《燃灯者》不是完整版,而是“纯净版”。看完会觉得周辅成先生是完美的不落尘世的知识分子,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读者没有看到他对现实的关怀和判断。不过即便如此,愿意阅读简体版的《燃灯者》,也好过不去阅读就大放厥词,因为读完这本书,你总能深切体会一代学人的感召力。

而且,我们似乎很缺乏在代际之间“深度交流”的办法,反而经常在三言两语间就吵得不可开交。写信交流是个好办法,但总容易让人觉得别扭。于是,共同阅读一本书,观赏一部电影,再以此为话题交流,就成了最合适的方式。所以我也想说:爸爸,我耐心等着你看完《燃灯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愿意把更新这个公众号当作是在“燃灯”。我才疏学浅,文字也写得草率,远远不能与先辈学人相比。不过我赞成《燃灯者》作者赵越胜的说法:上至文人雅士,下至贩夫走卒,只要自己有所坚持,并能以这种坚持给其他人启发,都可以成为“燃灯者”。

所以,就把继续更新当成“燃灯”吧。灯火或许幽暗,我仍然会努力不让它熄灭。如果你喜欢这点亮光,尽管随意取用。倘若你经由这点亮光,找到了更明亮更辽阔的世界,那当然也是我最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