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值得高兴的一天,因为我的微信公众号通过了“原创”认证。借这个机会,我想来讲讲我眼里的微信公众号。

我的微信公众号其实去年就申请了,但一直没有用心去写。因为我觉得微信阅读的干扰太多,尤其在阅读长文时,经常不得不跳出去回复消息,所以阅读感受不佳。所以,在我眼里微信是不适合严肃阅读,尤其是长篇幅的严肃阅读的。加上我的博客已经不间断地(至少每月一篇)写了十年,两相比较,“重博客轻微信”也是理所当然。

然而“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今年开始,我忽然发现博客的访问量直线下降。换句话说,如今真的已经没有多少人看博客了。形式已经完成了对内容的超越,哪怕你的文章内容再好,也抵不过读者绝对数量的降低。另一方面,从访问统计看,相当部分的入口来自微信的引用。看来,世界真的变了。

对我自己来说,写作的目的,一是提炼自己已有的想法和知识,二是与大家分享帮到有需要的人,三是借写作结交更多的朋友。如果读者太少,后两个目的显然是达不到的。所以我“后知后觉”地开始专心写作微信公众号(插句题外话,知乎上有人提问,丁香园是怎么把自己的公众号都做到那么大订阅数的,答案是“其实没什么技巧,就是高层预计到了微信的重要作用,然后不厌其烦地再三督促大家认真对待微信公众号”。这种眼光真让人佩服)。

靠着各位读者的关注,以及热心朋友的捧场,我的公众号的订阅人数在短时间内飞速增长,迅速突破了一万人大关(据说相当多的公众号订阅数低于一万)。有这样的订阅基数,让我有机会发现公众号的一些规律。

对公众号来说,订阅数只是一个“传播基数”而已,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文章的阅读情况是这样的: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看微信公众号

送达人数、图文页阅读人数、转发+收藏人数,这三个指标是呈递减趋势的(其中的“送达人数”基本等于“订阅数”,“图文页阅读人数”基本等于“打开阅读数”,如果没有原文地址,那么“原文页阅读人数”是0)。

但是,也有一些文章的阅读情况是这样的: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看微信公众号

也就是说,文章扩散的范围,超过而且是大大超过了订阅的读者数。这样的文章,其实不需要公众号来背书,反而可以为公众号背书,迅速提高订阅数。

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 订阅数很重要,但没那么重要。在具有一定的订阅数之后,高质量的、能引起传播的文章,才是真正应当追求和重视的。

当然,要扩大传播,无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转载和抄袭(未经同意的转载),而转载和抄袭必然会严重伤害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就必须保护作者的积极性,有办法对付转载和抄袭。在完全开放的互联网上,这么做或许很难。但微信是相对封闭的体系,所以微信团队找到了可行的办法:通过“原创认证”锁定源头,通过程序定位转载和抄袭,再辅以举报功能和惩罚措施。我认识的公众号作者,对这种办法都非常认可。在这里我也要称赞微信的团队,没有追逐短期利益(做公众号数目,做绝对阅读数)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选择了相对长期但绝对是有益的手段,引导大家营造健康的生态。

同时我也发现,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互动比传统博客要好很多,这也要拜微信的“生态”所赐。在传统的博客上,读者留言时需要填写一堆信息(名字、邮箱、网址等等),而微信天然就带有了用户身份,省去了很多麻烦,读者互动率要高很多。加之微信是“实时通讯”的,相比缓慢的博客留言,读者和作者都也更愿意互动。

除去读者互动,媒体互动也要更高效。因为在传统互联网上,大家的身份是零散在各个网站和应用中的(有微博之后稍好一点)。即便有人在博客留言表明身份,通常作者还是需要做点验证的。微信则不一样,它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正常人不太会专门注册个“匿名微信”来联系他人,所以也会注重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开放了朋友圈),积累“微信生态信誉”(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以取得其他人信任。经常有媒体的朋友来加我微信要求获得转载授权,建立信任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博客。

前段时间和外国同事讨论,大家都觉得微信很神奇:在国外很少有这样能“垄断性”的App出现,但微信做到了(很多人每天会在微信上花很多时间)。这本身是好事吗?我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看到微信在努力,除去“有利可图”的商业化的考虑,在“无利可图”的公众号上,也在设法营造健康的生态,我觉得这是好事,而且在中文的互联网世界,这是很难得的。

当然,我对微信的公众号也不是完全满意。我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 “实效性”过强。很多不错的文章,只有“赶上了”——或者是看到了公众号的推送,或者是有朋友转发——才能看到。文章的价值本来不会随时间流逝而降低,对读者来说,却是错过之后再难寻觅。

换句话说:目前的微信,对高质量的内容,抵达途径太单一。不过,听说微信团队本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会推出很好用的搜索来解决——Fenng上次跟我说,“张小龙的厉害就在于,你能想到的问题,他已经都有答案了”。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