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 拒绝刻板印象》,有一些朋友问:你是不是因为那个上海姑娘去江西吃了顿饭就逃回家的事情而写的。其实不完全是,因为刻板印象不只在这个话题上出现。不过今天看来,“吃饭逃跑”事件还在不停发酵,还在引发各方评论,所以我很有兴趣就这个问题再来多说几句,看看刻板印象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判断力的。

昨天已经有读者评论指出,刻板印象是一种生物现象,让生物可以依靠某些模式来应对世界,避免重复的思考。哺乳动物看到蛇会本能地退缩,我们吃到苦的食物会天然排斥,都是这样的例子。但是,这种模式未必适合人类社会,因为人类社会的复杂度、变化的速度远远胜过大自然。许多关于人的刻板印象——东北人都是黑社会、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大家族必然勾心斗角复杂等等,都已经被统计科学和大量的例子、逻辑分析证明是站不住脚的。即便这种关于人群的刻板印象获得了某些统计数据的支持,当我们面对群体中的个人时,充其量也只能把这些刻板印象作为参考。到底这个人是怎样,只有亲自接触了才能知道——退一万步说,每个群体中都还有“少数派”呢,你怎么知道自己面对的就不是个例呢?

刻板印象的问题正在于此:它遮蔽了对事实真相的探索,截断了就事论事的分析,先验而且粗暴地从刻板印象出发,“推导”出对个体的认知,并由此得到态度。这种做法,除去自欺欺人基本不会有任何有益的结果。

已经有人指出,现有所有对整个事件的介绍,都不足以证实事件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之上展开的讨论相当部分是无效的。大家甚至连照片里究竟有几个什么菜都没有取得共识,似乎也忘记了普通手机在弱光条件下的拍摄功能相当羸弱。

还有人注意到,根据这个姑娘的描述,在她落荒而逃之后,男方非但没有刁难阻拦,反而安排了亲戚开车送她到火车站。如果刻板印象说农村人个个好面子不文明,那么刻板印象里“不强要面子、讲文明”的城市家庭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不要忘记了,不少人喜闻乐见的家庭生活电视剧里,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引起轩然大波——那正是发生在城市家庭。

大概为了维护“农村就是落后”的刻板印象和(大概由此派生出来的)“活该”的态度,还涌现出不少“有信息没良心”(我实在很难把这些人称做“有知识”)的言论,并获得大量的叫好。这反而充分说明了刻板印象对智商的危害。

比如很多人热捧的一条斥责是“你家媳妇二十年前就被土埋了”,堂而皇之的证据是,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中江西女婴死亡率超过男婴一倍。好笑的是,没有任何人规定江西男人只能娶江西女人,也没有证据证明故事中的这家和溺亡女婴有任何的直接联系。如果仅仅因为他们都是“江西人”就可以做这种斥责,那么按照同样的逻辑,外国人说我们就是个考试舞弊、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民族,我们只能坦然接受。(多读点历史就会知道,封建时代中国很多地区都有溺亡女婴的习俗,因为生产率低,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养活那么多人。现代女婴的死亡率高,计划生育功不可没。)

还有一条热捧的消息是“日本人去农村为什么没有被吓跑”,堂而皇之的证据是日本农村生活富足、农民素质高。我不知道这个作者是真的不了解日本的农业,还是选择性忽略了日本如今有多达470种的农业补贴,有极其严苛的农产品进口标准来“保护”本国的农业,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工业补贴农业”的国家政策,有让全日本人民为农产品高价买单的机制……而中国的农民长期被政策禁锢在土地上,为现代化建设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得到的不是反哺而是嫌弃和鄙视。忽略如此迥异的差别,连如此简单的同类项比较都不会,这不是知识的缺陷就是智商的残疾。

有人会问:你这是要为落后的农村辩护吗?答案当然不是。我赞同的是在弄清楚事实、不要选择性使用材料的情况下的讨论,我反对的是不弄清楚事实就先入为主,选择性使用材料来强化刻板印象的简单粗暴的做法。

除此之外,我更希望了解,为什么晚清有大量的传教士深入中国好不开化的偏远山区,如今一些追捧“人家大爱”的人却不愿面对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梁思成林徽因可以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走遍中国辑录各地的古建筑,虽然当时农村的卫生条件对留洋归来的他们挑战更大;为什么改革开放初期的华人华侨来到国内,没有被与世隔绝几十年的生活和观念所吓到,没有迅速退回去然后大肆宣扬看到的各种“陋习”。我相信,这样的了解和比较,能够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我更相信,很多事情完全可以通过沟通、理解、包容来解决。我有个朋友是北京女孩,嫁了个江西农村的孩子(“婚宴竟然有100桌”),生活照样幸福。我亲眼见过好几例双方家庭生活习惯不一致,但为了融洽生活彼此调和的成功例子(在我家,我妻子可以与我父母直说她无法接受的生活习惯,我父母能坦然面对并努力改变)。但是在这个餐桌上逃跑的故事以及后续汹涌的讨论里,我没有看到任何沟通和理解的意愿。我看到的只有这样的刻板印象:我不必与你们沟通就知道,你们就是这样的人,我和你们无法共同生活。

大约200年前,法国文豪雨果在《九三年》里写过:在一个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句话曾经被革命者大加批判,认为价值观严重错误。刻板印象的支持者们对待革命是什么态度我不清楚,但至少在对待人道主义的态度上,他们倒是与革命者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