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波普曾说:“生活就是解决问题”,这是说的很对的。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解决问题——吃饭问题、睡觉问题、学习问题、工作问题……所以“解决问题”本身也成了需要解决并且极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德国人迪特里希·德尔纳的《失败的逻辑》的主旨就是“如何解决问题”,这本薄薄的小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详细介绍了解决问题的通用步骤,值得一看。下面我结合此书的论述和自己的经验,谈谈通用的解决问题步骤。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认识问题。
这一步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认为是多此一举,因为“问题就摆在那里”,所以许多人上来就跳过这一步,直接动手解决,结果大都收效不佳;究其原因,往往忽略了认识问题。比如听到有人说“要求更高的生活质量”,首先应该提问,“更高的生活质量”是什么?是交通状况更好,还是娱乐设施更多,还是商业更繁荣,学校更普及?到现在为止,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唯一清楚的是,现状不尽如人意。
所以真正要做的是在了解清楚情况的基础上明确设定目标。这道理看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并非如此,许多人并不愿意去寻找真正的答案,反而相对随意地“找”个目标:面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些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教育资源不够,所以花大力气整顿教育——其实,这么做的人并没有解决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依照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自己最熟悉、最顺手的问题,并且“以为”这就是真正的问题。
更现实的例子来自工作中。老大对某个产品不满意让你去解决,你该怎么办?很多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尽管专业能力不错,但经常弄不清问题在哪里。于是做技术的想当然认为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做产品的想当然认为要解决的是产品问题…… 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是老大听到某个顾客对产品的一点抱怨,甚至这个顾客的抱怨并不是合理的。如果你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就去大干一通,那多半是吃力不讨好。
解决问题的第二步是认清问题。
认清问题与认识问题的区别在于,认识问题只是准确地看到一个点,认清问题是从这个点发散开去,联系到更全面、更深刻的内容。比如某人挨了老板的骂,心里不爽,于是他很清楚问题是“心里不爽”,到这里为止都没有什么错。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找朋友出去大吃一顿,排遣郁闷;也可以好好反思一下,到底为什么挨老板的骂,想通了也就舒坦了。两种办法,都可以解决“心里不爽”的问题,长期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还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解决问题,只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其它方面的问题,因为许多因素是此消彼长的——比如为了解决旱灾或者发展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初看是保证了用水,但这样下去会导致地表沉降等一系列其它问题。所以仅仅认识问题的表现是不够的,还要能理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才算真正认清了问题。
生活中也有更真实的例子。有些人眼看要与对方谈判了,心里没底所以很慌张。为了解决这种慌张,他们的策略是去酒吧放松,去找朋友倾诉——这些当然可以舒缓紧张情绪,但慌张的真正原因并没有被消除。与其舒缓紧张情绪,不如积极准备,调查了解对方的情况,多学习相关案例,咨询专业人士…… 这样的工作进行下去,底气会越来越足,慌张自然也会缓解。更多的例子来自学英语,很多人明知自己英语不好,也知道语言不是单词,解决办法却是机械地背单词,想拿“今天背了多少单词”的矛去攻“英语不好”的盾,结果只能是自我麻醉。
解决问题的第三步是了解信息,制定计划,也就是找到可行的、抵达目标的路径,并将它拆分为若干小部分。
制定计划大家都会,但是我们不能保证自己面对的都是已经已经解决过的问题,有成功案例可以直接套用,所以抽象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所谓抽象,就是把具体的问题提升到比较模糊但是通用的形态,经由此关联到已有的知识。
一个人或许没有制造手表的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制造手表,但他在卷烟厂工作过,所以知道需要原料,按照一定的工序,还需要工人和能量。看来,制造手表也需要采购原料,按照一定的工序组装,并且需要有专业经验的人,并且需要能源支持。在这个例子里,他通过抽象,将手表制作提炼到“原料、工序、人员、能源”的形态,嫁接上了自己之前的经验。
解决问题的第四步是估量时间序列。
一般认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我们对于空间问题,往往有强烈的直觉;然而,时间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是我们经常忽略时间结构,即便在时间方面进行了考虑,直觉也非常有限。多个实验和大量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人的直觉,在估量时间序列时往往有很大的偏差,即便我们知道疾病的发病率,还是会低估感染者的人数;即便我们知道复利的利率,还是不愿意存钱,因为觉得收益太少。准确地说,普通人往往根据线性模型来进行时间推演,专业人员则清楚,增长函数有宽得多的范围,所以他们往往能选择最合适的函数模型,而不是盲目地根据“感觉”或“直觉”来做判断,所以能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规划。
以上就是解决问题要注意的四个步骤。或许有“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嫌疑,其实并非如此。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层出不穷各不相同的,没有简单机械的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遇到新问题,无论它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有养成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道理不复杂,用“收割庄稼”和“砍伐大树”的比喻可能更容易理解。《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从他的最高角度来看,不是由大同小异的无数细小事件构成,而是由需要分别处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各个重大事件构成。战争不像长满庄稼的田地,收割时不需要考虑每颗作物的形状;战争更像长满大树的土地,在砍伐每一颗树时,都需要注意到它的形状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