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碎念几句,关于人文社会科学

去年在国内,曾经与一位尊敬的老师深聊过几次。每一次这样的深聊都让我感觉到,喧嚣的社交网络之外,还有那么多,那么饱满的智慧,等待我们去发掘。

联想到最近发生的各种事情,我把当时聊到的几点结论写在这里,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如今这个社会是讲究“实力”的社会。所谓“实力”,简单说就是科技和资本。除此之外的所有力量,比如人文社会科学的力量、道德的力量,都在飞速衰退。从内心出发,我们可以不认同这种格局,但作为普通个人,还是希望经历相对完整和美好的人生。所以,如果手里有一门吃饭的硬本事,会过得比较好。

也许这样说起来很无奈,但现实就是现实。个体的力量太微漠,无法直接对抗时代的洪流,也无法与外界彻底隔绝,但不必过分悲观,因为健康的生活不会100%屈从于时代的洪流。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能给人豁达的人生态度,让生活体验有比较丰富的层次,也能赋予人幽默感、同情心。尽管它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衰退,但对于个人来说,绝对是宝贵的财富。所以,即便你有一门吃饭的硬本事,业余时间能多阅读、多见识、多讨论,也是相当好的事情。或者说,“用足够的收入去养自己的人文爱好”,这是当下比较合适的生活方式。

有真本事、能赚大钱也赚了大钱,但谈吐、见识、道德水准都很糟糕,反而喜欢大放厥词的人,并不罕见。再者,不少有钱人对所谓“知识”和“品味”的渴望,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其实他们不明白,越是抱着这种心态,只会越远离“知识”和“品味”。在任何时候,豁达、乐观、克制、坚毅,才是获得知识和品味的正道。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是有门槛的。表面上看,它不像技术那样硬邦邦,“不懂就根本谈不出来”,而是“人人都可以说上几句”,甚至按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样子,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假象着实可以迷惑不少人。但是你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有哪些理由支持这么说,其实都可以体现自己的素养。而素养,往往都是需要长期训练和积累才能获得的。

所以,千万不要被“一个反例、几句话就能驳倒”的假象所迷惑。想想十年浩劫期间,大队干部一样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厉声训斥下放的高级知识分子。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摆事实,讲道理”其实不是与理性无关,那“事实”可能是另类的事实,那“道理”可能是伪装的道理。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在我们这里往往得到过分的强调,各方势力都想让它承载太多的东西。所以关于它的讨论一定要足够警惕。对外,要警惕它带来的各种风险,或许你不经意说的话,就会被人无限引申,脱离语境加以演绎;对内,要警惕自以为是的虚妄幻觉,不要迷醉于火中取栗、刀口舔血的收获。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既要承认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是好东西”,也需要承认“没有那么好”。“好”,所以能让人的精神世界饱满和健全,“没那么好”,所以要意识到风险,也要意识到它对外的力量相当有限。

第四,要想对一个领域有相对完整深入的了解,必须有几个前提: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有正确的站位,与已有的其它知识相接。

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就会片面割裂,或者粗暴简单,犯下盲人摸象的错误;没有正确的站位,就容易模糊是非、混淆善恶,催生“何不食肉糜”的荒谬;无法与已掌握的其它知识相联结,意味着认知体系支离破碎,“双标”因此应运而生。

第五,时刻保留对个体的同情心,哪怕认定某个群体再可恶,具体到某个人,不要被群体的标签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反过来,如果行好事,要注意以群体的名义,不要让对方把恩情对应到自己个人身上。

个人往往是具体的,迟早会出现分歧和矛盾,因为容易导致幻灭。对群体的善意,让人相信“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人群”,尽管看起来更像抽象概念,却比较容易持久。

第六,善待年轻人。年轻人有可贵的热情和勇气,能推动社会和族类走向更好的明天。那些唆使、煽动年轻人,把他们当工具去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只能用“十恶不赦”来形容。不幸的是,偏生我们周围不缺这样的人。

反过来,年轻人应当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每个人都应当拥有美好的人生,不应当过早牺牲,盲目成为其他人的工具。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碎念几句,关于人文社会科学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