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要如何学好,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回答过了,而且很多回答都很棒,让我也受益匪浅。所以今天我只想讲两个话题:第一,我是怎样学英语的;第二,基于自身经验,我对英语学习的建议。
我是怎样学英语的?很惭愧,说起来从上中学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学,二十多年了还是不够好。不过细数起来,其中大概有几个重要台阶值得一说。
第一个台阶是在中学,刚开始学习英语,用的是人教社与朗文合编的,主人公为Li Lei & Han meimei的那套教材,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小灶可以吃。我唯一的优势,或者说痛苦的回忆在于,我妈学过英语而且没有忘,所以每一篇课文我都需要背诵和默写,一旦出错就要重来。结果是,我发现自己的英语比一般同学要好一些,更神奇的是我好像完全不懂语法,但做题又不会出错。同学问起来,我只能说“语感还可以”,虽然很多人认为是在敷衍塞责,但我实在无法解释更多。
第二个台阶是在大学,考上大学之后我买了一个德生的收音机,本来希望从短波电台收听“原版”的英语,不料偶然听到了广播里播送的《赖世雄中级美国英语教程》,于是坚持收听下来。到今天为止我还深深记得,每周一三五晚上9点半就会听到播音员义正辞严的声音:“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赖世雄中级美国英语教程》……”。难得的是我坚持了一年没有中断,那时候到了周五大家经常出去通宵上网,好几次只有我自己夜里在空荡荡的寝室听赖世雄讲英语。听完中级教程,我又去买了高级教程(因为没有播送了),而且按照之前背诵默写的路子,把高级教程的课本也背诵默写了一遍。这样的结果是,大学英语我通常都能拿高分,有一次听力更是拿了全校(同年级)唯一的满分。
第三个台阶是开始阅读原版书。以前只有北大清华等少数学校会在内部使用原版教材,但当时恰逢朱总理搞IT教育改革,所以许多影印版教材堂而皇之地摆进了书店。我还记得自己学C++用的一本清华出版社的原版书,厚厚的一千多页,一个学期下来竟然也看完了,而且确实通过这本书弄懂了C++,虽然很多单词都是查了忘,忘了查。从此我知道了看原版书其实不难,也知道了会应付英语考试,和真正用英语来理解一门知识,原来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我们需要的是用英语来理解和交流,而不是应付考试。上班不久我看完了英文版的《飘》,从此可以看英文小说了,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第四个台阶是考托福和GRE。当时我的四六级都是一次考过,于是希望尝试托福和GRE。虽然没有上新东方,但复习的过程也不值得详细说,因为各人的复习大同小异。复习备考的经历让我知道了,增加词汇量其实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很多时候我们不学习,不行动,仅仅是因为我们不敢而已。同时,因为复习托福和GRE,我可以开始看懂《纽约时报》了,这个机会阴差阳错地引导我走上了翻译的道路。
第五个台阶是工作之后练习口语。有很长的时间我发现,我的听力真的很差,语速快一点我就听不懂,而且我无论怎么讲,都讲不了人家那么快。我一度怀疑是因为自己没有赶上学习英语的“窗口期”,所以这辈子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标准美语发音的13个秘诀》,讲解简单易懂,而且训练难度很低,于是我每天早上要跟读1小时,但也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读顺简单的绕口令。这时候我才懊恼地发现,原来长元音和短元音根本不是发音时间长短的差别,原来很多音标是根本不能用汉语拼音替代的…… 在跟读了不少单词,尤其是反复锻炼绕口令之后,我终于掌握了连读、弱读的规律,再不需要背诵什么地方需要连读,什么地方需要弱读了,在听其他人讲话的时候,也不会纠结于那些被弱化甚至被吞掉的音节和单词了。
第六个台阶是我在工作中与外国同事大量交流。其实在我们公司的外国同事大多数中文都非常好,说中文也省事,不过他们并不排斥说英文,于是我有意识地练习跟他们说英文。谈的话题不只限于工作,包括他们的国家、成长经历、对中国的看法等等,不一而足。真正聊开了,我才知道自己的英语有很大的局限,才知道很多东西根本不会表达。我最近一次出国感觉明显不同,与其他人交流不再限于简单的询价、问路,而是可以聊各种话题,自由地开玩笑了。这些,其实都是在工作中有意锻炼的结果。
基于这些经验,我有几条英语学习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学英语最有效的办法是运用这门语言。
语言是活的,需要在交流和交互中锻炼,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很多人说,我没有这个环境,我要怎么办?其实有没有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用英语来学习新的知识,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实在没有环境,我可以提供个有效的办法:首先,找一本英文的书来读——最好是你喜欢的类型,所以你会一直有兴趣,同时要确保里面的信息对你来说是新鲜的,否则你很可能省去了仔细的分辨和思考;然后,与其他人交流你读到的信息——这个人可以不懂英文,但要能分辨你说的是否有道理,最好懂得那本书里提到的知识,这样你就能核实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原书(程序员可以直接上机检验,不必其他人配合);最后,用英文来表达——可以写给自己看的笔记,也可以写书评、博客等给别人看,锻炼自己用英语的提炼和表达。如果能这样看完三本以上的英文书,英语会有很大的进展。
单纯背单词的效果真的很差。
我见过很多号称要学英语,也确实花了时间学英语的人,把时间浪费在背单词上了。没错,词汇量是起步的门槛,如果不认识的单词实在太多,不妨背背基本的单词。但花太多时间背单词,明显是不合适的。因为背单词把生动的语言割裂为细小的碎片,根本无法培养对语言的感觉。
更糟糕的是,背单词会有自我陶醉的副作用——背几个单词,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产生满足感,并让人上瘾。但因为单词都是割裂的,也没有语境,所以其实还是不理解。辛苦背了很长时间单词,英语却几无长进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背诵和默写真的有效。
在很多人看来,背诵、默写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太老土,太过时了。但我想说,如果你没有可以互动的环境,背诵和默写确实是学好英语的有效方式。如果仅仅是简单机械的阅读,你可以完全不动脑筋。但是背诵和默写时,你不可能完全记住每个细节,所以不得不调动全部的精力,不停地思考,才能把记得的碎片串起来,而且这种“串接”的过程需要与原文一致。久而久之,就自然产生了语感。
以前有个著名的说法是“背完《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托福就可以考高分”。其实《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本身没有多么神奇,任何正常的英文书,哪怕是一本畅销小说,你能全部背下来,托福都可以考个不错的分数。
发音要从一开始就要重视。
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注意,有些人用汉语拼音的发音来替代,其他人则满足于“差不多”。结果刚开始读单词或许还没什么大问题,一旦要加上连读、弱读、语音、语调,就非常困难,于是口语很快就遇到天花板了。
有人说中国人讲英语的特点是一个个单词蹦出来,不够连贯,其实据我观察,很多人不是不想连读,而是因为发音完全不对,所以根本无法连读。另外,如果发音不对,你很难体会也很难听到长句子中被吞掉的那些单词,理解能力也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