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摄于北京圆明园。
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练习说英语很多年,但一直被“口音”的问题所纠缠,又不得解脱。不过幸运的事,我终于发现,要“说好英语”,口音其实没那么重要,有些东西比口音更重要。
去年末,和家人一起坐邮轮去了次日本。邮轮上的服务员来自不同的国家,所以通常说英文会更方便点。因为吃饭的时候有专属的服务员,所以吃饭时也成了聊天的好机会。我已经很久没说密集用过英语了,出乎我意料的是,有好几个服务员会问:“你之前在国外生活过吗?”在听到“没有”之后,他们都觉得有点意外。
如果再年轻十岁,这种评价或许会让人得意,然而岁月不饶人。只是,想起之前辗转纠结于“口音”的那许多年的弯路,还是值得发点感慨。
相信有许多人的经历和我一样。尽管在学校里“认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但是总是没法把英语说“地道”。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一开口就觉得发音别扭,而且容易被其他人笑话。还好,我现在已经不受这种困扰了,下面是我的经验。
在许多年里我仔细观察,发现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怎么说也说不快,语速到了某个程度就再也上不去了,每次看到其他人说话说很快,只能暗自感叹自己大概遇到了“生理极限”。第二,听许多材料能看懂但听不懂,比如对方说话很快就不容易听懂,听歌也非常费力,许多英文歌不看歌词根本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我花了许多年才发现问题的根源:英文的发音习惯和中文不一样。
中文虽然也有语调的变化,但总的来看“音节”还是很重要的。每个音节大小、长度都差不多,所以发音也是像麻将那样“一块块”的。长久以来只说中文的人,容易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和发音方式,潜意识里,说各种语言都是如此。
英文中的“词”,也可以分成前后相连的不同“音节”。所以像我这样的人在初学英语时,容易把音节直接对应中文字的音节,以说中文短语的方式去念英文单词。如果掉进这个陷阱,英文怎么说都不对劲。
如果说一般场合下这种区别还不明显,那么唱歌时就特别明显了。下面我截取了一段英文歌词,可以看得很清楚。
可以看到,fundamental 是完全拆开成了fun-da-men-tal。如果你觉得这个拆分主要还是根据音节来,后面的 ap-ply 就体现得就更明显了。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唱中文歌的情景。如果歌词里的“探索”横跨了好几个音,我们一定是按照“【探———】【索———】”来唱,而不会唱成“【特—安—】【思—吾我】”。
因为有这个特点,所以要想说好英文,必须有办法把英文的各个音节巧妙串联起来:该拆的拆,该连的连,该省的省,最后说出来的音节能够连成一根平滑的曲线。
“拆开”还算好办,但连和省都很麻烦。一开始我也努力模仿范读,连读的地方努力连,该省略的地方不发音,刚开始还像那么回事,后来越来越别扭。看来,一定是什么地方出错了。
再仔细研究才发现,“连”和“省”其实是一回事,都不能生搬硬套的。“连”是有一定规律的,只有符合某些条件的时候才能连读。连读看起来“省”掉了一些音,但不是刻意流出空白,只是“一带而过”,要停下来发某个音其实随时可以发。
用中文来类比可能更形象一些。中文现在也有一些“连读”的现象,比如“这样子”就可以读成“酱紫”,“这”、“样”两个字具备连读的条件,但是“这块儿”就不能这么处理,“这”和“块”不具备连读的条件。
如何找到连读的条件呢?前提是发音一定要正确,否则就会很生硬。
幸运的是,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阴差阳错遇到了两份学习材料。
一份包含了大量的真人演示视频,清楚展示了每个音标的发音口型,纠正了长久以来“按汉语拼音发音”的做法。比如长短元音,我很长时间里都以为发音是一样的,只是长度不相同。看了视频才知道,原来根本不是这样。
另一份资料包含了大量的英文绕口令。在花了些时间(每天早上半小时,大概2到3个月)专门练习之后,我不得不承认,绕口令这东西,对练习连读和弱读、纠正口型、提高语速,真是非常有用的。平时说话固然不用说得像绕口令那么快,但把绕口令练好了,平时说话就连贯多了。
当然,到这时候为止,我能做到的也只是“比较连贯,比较快”,和“地道口音”还是差很远。的确如此,我充其量只是改掉了一些“特别古怪”的口音,还远远不到期望的“纯正、自然”的口音。不地道的口音,仍然是种困扰。
让我重新认识“口音”的,是工作的经历。因为换了一份工作,阴差阳错不得不和外国人打交道。与之前“练英语”性质的谈话不同,这次都是真刀真枪地谈业务,而且许多是电话会议。越洋电话的信号不好,不越洋的电话更麻烦,因为电话那头的是印度人、俄罗斯人。那段惨痛的经历,让我真正领教了什么是“伏特加味的英语”……
大概中国学英语的人,一直非常在乎“口音”,所以一开始我也很想不通,为什么印度和俄罗斯人的口音那么浓重,他们自己竟然没什么压力,也不去改正。后来,我忽然想到,原来他们根本不在乎口音!他们完全相信自己已经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如果对方听不懂,那不是自己的问题。
既然那么多“老外”都不在乎自己的口音,真正的欧美“老外”也不计较这些人的口音,那么,究竟是谁那么计较口音?我看来看去,似乎只有我们自己特别计较自己的口音。说英语的时候,无论对方是谁、说的什么,都可以嘲笑对方的口音。如果英语主要是和外国人沟通,而口音又只有“自己人”在乎,按逻辑,有口音并不影响说英语呀。
退一万步说,在中国的外国人,很多人的普通话都讲得有点奇怪,但是我们通常非但不计较人家的“口音”,反而很愿意跟他们说话。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人要那么计较其他中国人说英语的口音呢?
明白了这一点,我的脸皮就厚起来了。只要发音是对的,说的也算流畅,对方能理解,照这么说就好了。普通话有方言口音,其实一点也不影响沟通。
我本来以为,这下去掉了个沉重的包袱,从此是一马平川了。然而事实很快证明这是不对的:说好英语,有些东西远远比口音重要。
哪些东西比口音更重要?甚至比语法、词汇量更重要?我觉得,“用不同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思维能力”就很重要。
我们用英语、说英语,只要愿意说,语法、口音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仍然经常会被“卡住”——因为词汇量不够,不知道某个东西该如何表达。然后,就茫然不知所措。刚开始遇到这种情况,我的想法都是回去把这个单词查清楚,回去把这方面的单词多看看,以后避免这种尴尬。
后来我才发现,这么做效果很差。只要英语不是母语,交流时又不是预定主题预定内容,就一定会遇到这种问题。要解决它,不是靠机械地增加词汇量,而是要掌握“用不同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思维能力。
比如“萤火虫”,如果你不记得它到底是哪个单词,你至少可以说,是一种夜里会发光的、飞来飞去的小虫子。再比如“海啸”,如果你不记得它到底是哪个单词,你至少可以说,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的波浪……
总而言之,只要不希望在一棵树上吊死,就一定能找到迂回的通路。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表达虽然有点曲折,但好过根本说不出来,所以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一开始我觉得,这更多锻炼的是遣词造句的语言能力。练得多了才发现,它锻炼的不只是语言能力,而是思维能力,因为不同语言背后对应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体系是不同的。
如果说“萤火虫”还可以和“昆虫”扯上关系,方便外国人理解的话,那么解释“海啸”时,和“啸”甚至声音联系上就很难理解。再举个例子,对老外解释“汽缸”很难从“缸”的角度展开,虽然中国人都觉得“缸”是很直观形象的联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可以理解歌德说的,一个人不学会一门外语,就没有真正掌握自己的母语。掌握外语并不是机械地学会词汇、句型、语法,还需要掌握这门语言的世界观、思维模式、逻辑结构。不断练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恰恰就是在摸索、修正、确认对外语的掌握。
要说好英语,除了需要用不同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迂回”能力,还有什么重要的能力吗?我觉得,还有一样能力也很重要,那就是“学会聊天”。
我以前总觉得,“聊天”应当很简单。就像课堂上讲小话,就像和朋友侃天侃地。既然是“聊”,就可以彻底放松,怎么随意怎么来。如果和对方找不到什么共同点,不聊就是了。
后来我才发现,这个逻辑弄颠倒了。“找到共同点再聊”并不是必然的,很多时候,共同点是慢慢聊出来的。在聊天中发现新的共同点,确认共同点的深度和广度。这种本领,不仅是工作中需要,生活中也需要,尤其是希望在朋友聊天中锻炼英语的的时候需要。
怎么样就算是“会聊天”?这个话题展开会很庞杂,在这里我只想讲几点自己觉得最重要的:
第一,要讲礼貌,懂规矩,知道什么该聊什么不该聊。
不同的文化或许规矩不一样,但一些底线是共同的。尊重对方就是——我遇到过不少“不会聊天”的人很不尊重对话伙伴,不顾及对方隐私还是其次,更糟糕还有单刀直奔主题、不耐心倾听却热衷评价。如果只想获取自己最迫切需要的信息,根本不理对方的兴趣和善意,也不真正倾听对方的话,只着急发表自己的言论、评论对错,多半很难发现什么共同点,反而容易碰一鼻子灰。
第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储备。
很多时候,聊天中的共同点、兴趣点都是摸索碰撞出来的,在已知领域进行摸索,成功的概率会比较大。我感兴趣的领域比较多,但以前看的很多资料都是中文的,很难用英文描述,发现这后就特别留意对应的英文表达。
这些年下来结果还算不错,和学历史的英国朋友从阿拉伯的劳伦斯开始聊到中东乃至整个亚洲的历史,和搞机械的德国工程师聊齐柏林飞艇,后来还谈到了康德,也让我知道了“哥尼斯堡”和“加里宁格勒”其实是同一个意思。这些都是很愉快的经历。
第三,能掌握一点幽默感会更好。
幽默感可以很好地化解尴尬,增进了解。但是,这里说的“幽默感”并不是简单意义的讲笑话。从本质上,幽默来自两点:意料之外和反差。同时,还必须考虑文化、习俗的因素。在和不同文化的朋友相处时更要小心,嘲笑生理缺陷之类的“俗幽默”,太过“民族特色”的幽默都不合适。
我有位朋友在大学教国际贸易,每次学生毕业前,她除了安排“特别突击”英语口语,还特别强调幽默感并做些专门讲解。有位同学去面试跨国公司,美国面试官很好奇:“你的英语讲得不错,一点也不像内地城市来的,能告诉我原因吗?”这位同学想起老师的提醒,于是神秘地笑了笑:“这是一个秘密,也许以后你会知道。” 据这位同学事后回忆,幽默感就是拿到职位的“临门一脚”。
说了这么多,我仍然必须承认,许多时候我做的并不好:有时候缺乏尊重和耐心,不了解的领域也很多。不过在我做的还凑合的时候,加上口音不地道但还算流畅的发音,还是能胜任交流的。
这时候再回头去看“口音”,就多了一些感慨。
大概因为我们从小生长的文化环境相对单一,缺乏对不同文化(文化现象)的感受和包容的要求。于是容易把本来参差不齐的东西排个高下,讲个尊卑,然后诞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讲究、倨傲、自卑来。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近乎病态地在乎英语“口音”,一方面看不起其他人的口音,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口音被其他人嘲笑。
我不是说口音地道没有价值。口音地道的好处很多,但它更多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你必须先有“锦”才行。如果你的发音还不准确,说话还不流利,也没有熟练聊天的基本能力,这时候完全不必刻意纠结口音。把时间花在锻炼发音、说话、聊天上,绝对更有收获。
在还没有熟练掌握语言的情况下,特别纠结口音不但没什么必要,反而容易闹出笑话。我的大学在北方念的,许多南方同学的普通话一度成了被嘲笑和诟病的对象。压力之下,有些同学会刻意模仿各种儿化音。有天我听见人说:“昨天网速好慢,我下载下了一下午,都下不来”。这本来是一句很正常的抱怨,不幸的是,他刻意把“载”发生了儿化音~~
P.S.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到豆瓣上关于口音的一篇帖子,写得很好玩。我这篇文章,正是受了这篇帖子的启发。
提到的两份资料,有发音口型视频的是Lose Your Accent in 28 Days,我以前看到的资料还是Flash的,现在要播放可能需要花点工夫。包含绕口令的是American Accent Traning,国内有中文版,叫《美语发音秘诀》。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本书和一部电影。电影是《惊爆十三天》,书是《午夜将至》,讲述的都是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故事。
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或许许多人只知道一个名字。但其实是相当关键而且惊险的事件,世界基本处于毁灭的边缘。“正统”的解读和评论往往关注的力量的对比,美国秀了肌肉,赫鲁晓夫认了输。但在我看来,这都是其次,无论肯尼迪还是赫鲁晓夫,都对核武器、核大战保持了畏惧,也保持了起码的良知,尽管有对抗,但终究没有让冲突爆发。否则,我们今天生存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我很难想象。
更麻烦的是,无论肯尼迪还是赫鲁晓夫,都要面对来自军方的好战势力。时任美国空军总参谋长柯蒂斯·李梅放言应当空袭古巴,“哪怕核大战打到最后,我们只剩下两个人,苏联剩下一个人,那也是我们赢”。他得到的答复是“那么你应当保证,我们剩下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看来,即便身为总统,也不得不受到各种力量的牵制,“内忧外患”之下如何决策,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推荐大家先看书再看电影,这样容易发现那些被演绎得惟妙惟肖的角色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