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说,在自由的社会里,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所以一定做出自己真正喜欢的选择。但现实往往是,在你还没有完全的选择能力的时候,就必须接受很多东西——比如读书就是这样。但是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清楚这个问题的恐怕就不多了。

从小,长辈就跟我们说:好要好读书,读书才有出息。这是大家常说的话,当然还有不常说的话:不读书,长大了就只能去扫马路、拖板车…… 但是我一直比较好奇:好看的书不让多看,不好看的书又被催着看。很多时候说是要“读书”,其实希望你读的只是教科书。这样读下去,到底能有什么“出息”呢?

等到上了大学才知道“吾道不孤”,有这种困惑的人不在少数。等到工作了更是发现,“好好读书才有出息”其实是句空话。按照我的理解,“好好读书”的说法承接了两个时代:远的来自封建时代的科举取士,读圣贤书以博取功名;近的来自对“大同社会”的朴素信仰,读好书就能考好大学,就能被社会承认,就能找好工作。然而无论哪种论点,在这个“广开门路”的时代都显得过时,尤其是身边各种不读书也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读书无用论”于是也就大肆流行了。

不过,好在父母一直没有严格禁止我看“不正统”的书,而且尽可能提供了很多“课外书”(这个名字似乎如今很少提到了)。所以虽然我不太喜欢“读书”,还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改掉,也坚持看了不少书。我时常反思,如果不是以前有这个习惯,纯粹让我自由选择,会不会花这么多时间在阅读上?答案会是怎么样,我没有把握。但是既然走到这一步了而且感觉不坏,就坚持下去吧。同时,对于“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现在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我想,读书最重要的价值莫过于吸取前人的知识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不断地从经验中提取知识,并传承积累下来。在很长的时间里,知识都是以书本为唯一载体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高效地了解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一方面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另一方面也能在现成的起点上开始自己的探索。尤其是如今,知识在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甚至是调动其它资源的关键因素(最典型的如理财、逃生),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知识越多,生活质量通常也是越高的。

读书同时也是超越个人经验来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人说:我不要受前人的束缚,我不要那么多现成的知识,我就要自己认识世界。当然这没有错,但是这种论调把知识当成了约束,而忽略了借鉴他人经验的价值。要知道,个人的体验能力再强,也要受到时空等等诸多限制。单纯靠自己,你的体验不可能超越生命的长度,也很难拓展到广袤的天地。但是读书可以,很多书的目的并非“传授知识”,而是单纯让你知道世界有多奇妙,曾经发生过什么,避免成为井底之蛙的命运。多读书的后果之一是,在你得意的时候,或许能知道想到有那么多同样得意的人,所以会发现自己的可笑;在你失落的时候,或许能想到曾经有那么多成功的人也曾落魄过,所以不必那么悲观。他人的经验和见闻,还会吸引你持续探索这个世界,不因为虚妄的满足而乏味。

同时,读书也是一种健康的爱好。首先相比其它的很多玩乐方式,它花钱很少,中国的书价本来不贵,如今电子书泛滥更是拉低了读书的成本;其次它比较安静,不像唱K、打麻将等等活动,会干扰到他人;再次它容易培养人平静温和的性格,每天心浮气躁、吆五喝六的人,是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的;最后,它给人有丰富的生命体验,用我的朋友的话说“通过阅读,在他人的生命里观照自己,在自己的经历里复现他人,会有一种特别的厚实感”。我自己有时想,虽然生活遇到了不顺心,但还可以在书的世界里穿越了那么多年代经历了那么多波澜,既是情绪的放松,也是释然面对的基础。

读书的好处讲了这么多,但凡事总分两面,读书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事。所以我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讲读书的问题。

读书的一大问题是可能丧失全面理解世界的能力。世界是丰富的,书里能记录的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未必是“最重要”的那部分。世界上还有大量内容是书无法提供的,比如鲜活的感官经验,还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知识。而且,书里面提供的大多是“提炼”的知识,如果要运用到实际当中还有长长的路要走,而且很可能跑偏——可惜的是,“如何把书里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而且不跑偏”更像是技能,即便有一些知识,书本中提到的也很少。所以读书可以,但不能因为读书而自信“世界尽在掌握”,因为只读书,还有大量的东西你认识不到,掌握不了。

读书的另一个问题是忽略了范式升级。所谓“范式”,指的是构建知识的基础方法和框架,或者换句话说,是“关于知识的世界观”。现代学科发展迅速,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大大加快了,新的范式层出不穷,而且往往在质量上全面超越原有的范式。有一些范式升级是很清楚的,大家也认可,比如天文学取代占星术。但还有一些范式升级就未必那么为大家所知了。比如心理学,弗洛伊德虽然是心理学的开创者,但现代心理学已经是一门规则复杂、逻辑严密、可以用设计精巧的实验加以验证的学说,弗洛伊德、荣格那些无法验证的创造性学说在今天看来与占星术并无二致,甚至巴普洛夫以实验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都成为了过去。在这个时代一门心思钻研弗洛伊德、荣格,如果不是考古,就更像民初的遗老遗少。同样“国民性”的讨论,这个社会科学里早已过时的概念今天仍然引起很多人的痴迷,全然不知自己热捧的《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结构》的作者孙隆基都已经承认自己早年的作品是“不成熟”(其实就是范式有问题)的。

读书的以上两大问题,如果认真去对待,还是很容易避免的,前提是没有“读书的优越感”。不幸的是,越读书越有读书的优越感,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趋势。书本里积累的不只有大量“提纯”过的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还有历朝历代知识分子(文化人)的趣旨和价值,认为“世界就该这样”,这是相当可怕的。最典型的例子如“叙拉古的诱惑”,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钻研政治和哲学的知识分子,总是难免“为帝王师”的心结,甚至不惜一厢情愿地希望美化和感动暴君。此外还有对商人的敌视,全然无法正视商业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中的另类”,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诺齐克曾写过《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从小到大,学校里都是分数为王的,凭什么工作以后,考不了高分的人反而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一定是社会有问题!

互联网兴起,尤其是深入生活之后,有很多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持这样言论的人很多都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这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在以前漫长的历史里,只有知识分子把握了书本化(文字化)的权力,众多普通人的生活和言行,既没有记录的必要,也没有传播的可能,所以知识分子依靠文字和书本,构筑了自己的世外桃源。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上被读书人看不起的“庸人”、“俗趣”,瞬间获得了被记录和阅览的权力,而且和书里记载的内容一样方便传播并累积。换句话说,原来依靠书本构筑的世外桃源已经被逐渐侵蚀,最好待遇也无非是微缩成了盆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失落感浮现,也是情有可原。

要如何应对这种失落感?我想还是应当回归本原,去掉“读书”头上的浓郁的光环,依靠单纯朴素的兴趣,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丰富对世界的经验,同时,也别忘了保持对书本之外广阔天地的尊重和好奇心。要记住,读书是读书人的健康爱好,而不是对所有人的统治性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