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谷爱凌之外

好巧,关于谷爱凌的新闻沸腾的时候,我正坐在溜冰场的看台上。

手机里,铺天盖地是关于她的文章。从她的夺冠成绩,到成长经历,再到对其家庭环境的各种赞誉,附带着评论里普通父母的种种艳羡,以及“恨(对自己孩子)其不争”的花式感慨。

放下手机,眼前冰场上二十多个小朋友,在四个教练的陪伴下玩得正欢。有人在蹒跚学步,有人在趔趄前行,有人在你追我赶,还有几个大概玩累了,躺在冰上,任由教练拖着滑行,据说,这是冰上运动的传统娱乐。

“冬奥会的比赛开始了啊,看来竞争很激烈,选手的水平都挺高”。我对旁边的朋友说,我们上周才认识,他来自芬兰,两个孩子现在都在冰场上玩耍。

“是吗?我还没怎么关注。你看,孩子们现在越滑越好了”,显然,他更关心的是眼前的孩子。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从没有过冰上活动的经验,倒回去几个月,我也没想过让小朋友学滑冰。

遇到这个滑冰场,纯属偶然。

去年初夏的一个周末,德国朋友带我们压了次马路。虽然我们住的这一片并非旅游景点,但他从小在这里长大,每个地方讲起来竟然也头头是道。尤其是对于各个学校的介绍,真是大大刷新了我的眼界。

这里是文理学校,尤其注重数学的培养,适合对数学有天赋的小孩;那里是体育学校,除了正常教学,每天学生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搞体育锻炼;对面那所学校,以前成绩并不太好,十年前换了校长,整个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也加入了很多IT相关的教学内容,现在很抢手……

朋友并且补充:

学校没有绝对的好坏。在同一档次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要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才最好。你觉得数学很重要,但那所专注于数学的小学未必适合你的孩子,因为身边人普遍有天赋,小孩的压力可能很大,而且这种学校女生少,小孩不容易积累和异性相处的经验……

身为长期接受中国教育的父母,关心教育和学校,似乎是应有之义。以前也和华人朋友聊过,希望了解本地的学校,得到的评价无非是“哪所学校好”和“哪所学校不好”。听到本地朋友介绍了,才发现原来光谱竟然如此丰富,评价竟然如此多样。简单谈“好”和“不好”,类似用黑白胶卷去展现色彩缤纷的世界,毕竟太单调了。

于是我决定,“好”与“不好”的评价只能当作参考,重点还是要自己多走走看看,多了解多思考。而这个溜冰场,就是我“走访”出来的。

说是“溜冰场”,其实完整名称是“冰上活动俱乐部”,更准确的说法,是“专注于冰球运动的俱乐部”。好几次我路过的时候总看到成群的家长带着孩子赶过去,好奇之下,我也凑过去问个清楚。一位家长热情接待了我,“我们都是带孩子来打冰球的,您也有兴趣?我和教练说说,明天下午四点您带孩子过来看看”。

看着其他孩子们的神情,我觉得应该值得一试。于是第二天下午我们如约赶来,见到教练,想好了有一大堆问题要问,奈何我的德语还只能覆盖日常生活,这时候只能干着急。不料教练大手一挥:“您能说英语吗?能说英语的话,咱们说英语好了”。

这才搞清楚,这里是个专注于冰球的冰上活动俱乐部,主要面对青少年。所有孩子按年龄分为好几个组,七岁以下而且之前没有冰上运动经验的,统一分到LG(Laufen Gruppe,滑冰组),先从滑冰开始学习。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签约,第一个月免费体验,从第二个月开始收费,并且可以随时终止合同。所有装备这里都可以提供,来训练的孩子免费使用,但如果来晚了,未必有适合自己的型号,所以当然也可以自带装备。每周安排2-3次训练,每次一个小时,费用是每个孩子每月30欧元。

“您确认是每个月30欧元吗?我今天就签合同。”我一边说,一边在心里盘算:每个月30欧元,这么便宜的价格,如何养得活俱乐部呢?算了,不管它,大不了到时候终止合同就是。

第一次课上得趔趔趄趄。好不容易搞清楚要领哪些装备,怎么把这些装备穿戴起来,训练时间已经开始了十多分钟。走上冰场,一位教练立刻滑过来,四五十岁的年纪,典型的德国人长相,浅蓝色的毛线帽子顶上还有个毛线球,大概因为一直在运动。

“第一次来吗?欢迎你,小朋友。来,扶着这个。”

我看到他递过来的装备,差点咧嘴笑了。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啤酒箱子,塑料的,叠在一起,用绳子牢牢捆好,差不多八十公分的高度,刚好适合小朋友扶着。再放眼一瞧,冰上还有几个初学的小朋友,人手一套这种“装备”,看来是标配无疑了。

然而第一次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对于从来没有冰上运动经验的小朋友来说,光是站稳已经不易,更不用说前行了。十来分钟,摔了几十个屁股蹲,他嚷嚷着要回家。我正打算鼓励他,贯彻“不要过早放弃,要延迟满足感”的成功经验,教练过来了:“第一次滑,你已经做得很棒了。下次训练你还来,对吗?”

“对!” 他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说“再见”的时候,教练还冲我挤挤眼睛。我才想起,他刚才和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满脸真诚,既不显高高在上,也没有丝毫油腻。

上的课多了我才发现,比起其它年轻教练,小朋友似乎更钟爱给他上第一课的“老”教练。尽管他要求很严格,但态度一点不威严,跟小朋友打交道总是一副把对方当大人,很尊重很认真的态度,大概让人很受用。既然受用,就有兴趣,既然有兴趣,学得当然就很快。

而且,我也找到了“每人每月30欧元的收费,如何养活俱乐部”的答案。因为俱乐部是一支梯队,每月30欧元的收费,只是金字塔底端的收费标准。这里说“金字塔”大概会引起歧义,其实并没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俱乐部的办法是,一方面通过持续训练,高效地筛选出有天赋的选手去组队,这些选手组成队伍打比赛,取得成绩会有高额奖金;另一方面,没有天赋的学员也不必担心“被淘汰”,因为滑冰和冰球本应该是适合大众的普惠运动,让大家自得其乐,也是一桩好事。

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许多国家的体育项目,虽然商业比赛不发达,竞技水平却不可小视,因为背后有着规模庞大的,既有兴趣又有热情的源源不绝生力军。

回到今天的溜冰场,场上的二十多个孩子虽然都还在初学阶段,却个个都笑容满面,随着教练的口号行动:

“Eis(冰)!”,瞬间人人都仿佛冻住了一般。

“Feuer(火)!”,立刻所有人都趴在冰面上。

“Wasser(水)!”,各个孩子都牢牢靠在场边围栏上。

“MarienKäfer(甲虫)!”,只见大家都躺倒在冰面上,抬起两只小脚晃呀晃,空中只剩一丛丛冰刀在闪光,大家都笑了。

再低头刷手机,现在的热点已经转移,不再单纯关注夺冠,而是开始讨论成功路径,推介教育经验,也免不了夹杂着各种无奈: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奈何有人就出生在罗马呀,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

我想起去年看过的印象深刻的一本书,瑞典人汉斯·罗斯林的《事实: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开篇第一章剖析的就是常见的逻辑错误“一分为二”:取值单一而看不到光谱,所以忽略了丰富性;常常用两个极端对比,徒然增加了焦虑感;只会俯视而不会仰视和平视,所以“只要做不到最优秀,看起来就和最差没区别”。

用我的话说,哪怕这本书只看了第一章,或者看完全书只记得第一章,都已经受益匪浅了。因为看完了第一章就会懂得,欣赏优秀不等于唯一膜拜优秀,光谱上的每一道,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即便在追逐“优秀”的过程当中,也会有各种分流的选择浮现。做出其它的选择,丝毫并不意味着从此与优秀绝缘。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谷爱凌之外

放下手机,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如今唯一能阻隔我视线的,是孩子们那排五颜六色的水瓶,和上面立着的长长的吸管——因为冰球头盔有网状面罩,用吸管喝水才最方便。我猛然发现,那一排参差不齐的吸管,好像钻出地面、正努力伸展的秧苗,高高低低、歪歪斜斜,却蕴含着饱满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