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看的电影电视一直以美国日本的居多,欧洲的比较少。这几年陆续连续看了《我们的父辈》(德国)、《第十二人》(挪威)、《银行家的故事》(荷兰)等等,才发觉欧洲也拍了不少精彩的剧集。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银行家的故事,刷新你对荷兰抵抗运动的认识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第十二个人,冰天雪地的传奇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我们的父辈,高分名不虚传

最近看完的是挪威、丹麦、英国合拍的六集迷你剧《重水之战》,虽然该剧拍摄于2015年,但今天看来丝毫不过时,相当紧凑精彩,怪不得当时创下挪威和丹麦的收视纪录,值得单独说说。

《重水之战》与上面提到的其它剧集一样,讲的也是大故事中的小故事。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大故事”说的是,二战中纳粹德国与美国争相投入力量研制原子弹,最终美国获得胜利,希特勒的野心没有得逞。“小故事”说的是,德国的原子弹计划严重依赖一种原料:重水(氘代水),它主要来自挪威的一家公司Norsk Hydro,英国于是派出特种部队(主要是是流亡的挪威爱国者)破坏Hydro的工厂的故事。

整部剧集主要分两条线进行,一条是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主导的纳粹原子弹计划,一条是挪威化学教授Leif Tronstad领导的挪威抵抗者。可以说,两条线都充满了人性的冲突,张力十足。

海森堡更像纯粹的科学家,他当然知道原子弹的威力,也不希望自己的同胞受苦,所以在研制过程中充满了彷徨和焦虑。据战后美军的审讯记录:海森堡当然是积极反对纳粹的,但也是非常忠诚的爱国者。这种两难处境还不是海森堡的全部煎熬,在与军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他还必须不时忍受“秀才遇到兵”的尴尬。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剧集中有个镜头,海森堡应邀参加军方宴会,为大家讲解原子弹。但是他很快发现,其实听众丝毫不关心他讲的内容,最后海森堡的演讲内容被归纳为“一个菠萝大小的炸弹就可以把伦敦抹掉”,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情绪,引来欢呼,只剩下海森堡满脸无奈。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如果说海森堡好歹还是“在自己的国家工作”,那么Tronstad的处境就更加复杂。纳粹占领挪威之后,许多爱国者流亡英国,接受英军的培训,准备回到自己的祖国从事抵抗运动。在英国,他们的身份已经足够复杂,尽管大家都在从事反法西斯的事业,身为盟友的英国人却未必总能理解和尊重他们。

冰天雪地的挪威是他们熟悉的故土,但回到这里执行任务也未见得更好,因为时常要面对更棘手的伦理挑战:在纳粹和挪威人民之间应当如何选择?

对英国人来说,牺牲的挪威平民不过是数字;但是对挪威爱国者来说,每一个牺牲的平民都是他们的同胞。“大是大非”的考验,生动映照出人性的煎熬。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与其它战争片相比,主角不是职业军人的战争片往往更加打动人。《拯救大兵瑞恩》里,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足智多谋、极具人性魅力,战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重水之战》里,Leif Tronstad也是穿行在教室里的大学老师,只有在纳粹入侵挪威之后,他才舍弃家人来到英国,戎装上阵,成为特种行动的骨干。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无论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米勒上尉,还是《重水之战》里的Tronstad,他们在和平年代就是平凡众生,完全是被抛入战火之中。他们有聪明的头脑,能打仗这回事上绞尽脑汁,但又不会单纯依赖暴力,也不会一味服从,言行举止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所以往往特别映照出文明的温度。

战争片如何才能体现“反战”的主题?一定不是靠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镜头,而是不讲道理、粗暴将人置入你死我活的斗争当中,由此体现人性的挣扎和煎熬。就像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

没有哪个理性的人会觉得战争比和平更重要。和平时期儿子埋葬父亲,战争时期父亲埋葬儿子。

回到《重水之战》,正是因为有这两条张力十足的主线,所以即便没有多少战争场面,整部剧集仍然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如果你喜欢看历史类剧集,它应当属于“一看就停不下来”的那种。

关于剧集的其它内容,我就不多剧透了。不过关于这段故事,我还想多提供一些历史背景,或许能引发观众更多的思考。

海森堡虽然不是犹太人,但仍然受到纳粹迫害犹太人运动的影响,因为他是“白色犹太人”,也就是“精神犹太人”,或者说对犹太人抱有同情心的德国人。

希特勒上台之后,纳粹大肆宣扬种族主义思想,认为日耳曼民族血统高贵,并且要建立“日耳曼物理学”。从历史上看,宣扬这类东西往往并不难获得民众的赞同,最大的阻力来自科学家,因为这些胡说八道的玩意儿跟科学背道而驰。所以当时德国大量优秀的科学家逃亡,海森堡本来也要被牵连。

没有料到,海森堡的父亲曾经教过高中,当时善待过党卫军头子希姆莱的父亲。所以海森堡即将身陷囹圄时,他的母亲写信给希姆莱的母亲求助。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之后,海森堡终于免除了牢狱之灾,不过他也得到了教训:“可以继续介绍犹太科学家的理论,但绝对不能称赞”。这么做的代价是,希姆莱直到1944年才意识到原子弹的重要性,但为时已晚。

时常心怀善意,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往往会在未来想不到的时候获得回报。

许多人都知道美国的“曼哈顿工程”总负责人是奥本海默,但奥本海默的上任其实也充满波折。

虽然奥本海默和海森堡一样,都是理论物理学家,但外界公认奥本海默的水平远不如海森堡,甚至奥本海默自己也承认。毕竟,对于理论物理学家来说,如果二十多岁的时候没有做出突出贡献,一辈子的命运很可能就注定了。与早年就得到诺贝尔奖的海森堡相比,(德裔犹太人)奥本海默实在是无名之辈。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而且,就在美国当局考虑奥本海默之前,他已经因为“通敌(苏联)”嫌疑在FBI的名单上了——实际上在整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对苏联有好感是普遍的现象。美军在旧金山区域的反间谍工作负责人Boris Pash上校本来就是苏联难民的后代,得知此消息之后,他极力反对奥本海默领衔曼哈顿工程。

不过最终决定人选的是Leslie Groves将军。他认为,奥本海默有极强的事业心,当时已经38岁的他知道自己无法在理论上做出卓越成就之后,“曼哈顿工程”就是他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唯一机会,必然会拼尽全力。

但是Pash上校也没有就此放手,实际上奥本海默仍然不受情报机构的信任,所有的电话、邮件包括身边的侍从,都在严密的监视之下,奥本海默选择了全面配合,没有任何异议。

从这个角度来看,海森堡与奥本海默可谓棋逢对手:两个人都成长在教育良好、家境殷实的环境里;都被情报机关调查,奥本海默是因为同情苏联,海森堡是因为同情“犹太科学”;都有他们的上级特别担保,奥本海默是因为Groves将军,海森堡是因为希姆莱。

到底如何识人用人,尤其是专业人才,这个问题大概从来也没有标准答案。

著名的“哥本哈根会谈”,直到今天仍然是许多科学、历史、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1941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玻尔和海森堡,两位著名物流学家,曾经的师徒之间,到底谈了什么?这是科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到如今已经有无数的人试图还原真相,也诞生了无数的文艺作品。

以前在北京,我曾经看过王晓鹰导演的话剧《哥本哈根》。那部话剧很特别,没有任何道具,全程只有海森堡、玻尔、玻尔夫人的密集对话,引发了大家对于战争、原子弹的深度思考,称得上是很棒的话剧。在我看来,唯一的问题大概是“科学味不够,人文味太浓”,科学家讲话像哲学家。

《重水之战》里对这场会谈的处理相对简单,给的镜头也不多,玻尔直接对海森堡说“别干那事(帮纳粹造原子弹),否则以后我们别做朋友”。

根据后来的记录,两个人对这次会谈的描述大不相同。海森堡说他是希望通过告诉玻尔,间接通知盟军,德国已经在研制原子弹了。而玻尔的说法是,海森堡希望刺探盟军制作原子弹的情报。不过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确认,海森堡给了玻尔一张手绘资料,这份资料被盟军情报官员认为是德国原子弹设施的粗糙原型。从这个角度上说,海森堡后来的描述是大抵不差的。

我相信海森堡的内心是非常煎熬的。他虽然不喜欢纳粹,但也不希望自己的人民被原子弹轰炸,所以事后来看,尽管纳粹德国耗费了非常多的资源研制原子弹,但进度其实远远落后于盟军,在一些主要的方向选择上都出现了重大失误,尤其是他的“低级计算错误”,认为制造原子弹需要数吨的铀235而不是数公斤,直接让纳粹打消了念头。很难说,海森堡在原子弹研制中投入了全副的精力和智力。

我们常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但是落到具体的事情上,往往没有那么简单的答案。

194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Glenn Seaborg用回旋加速器轰击铀,得到了新元素镎。Seaborg继续轰击实验,一共发现了9个新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被他命名为“钚”的元素,可以用作核爆炸和核反应堆的燃料,这也是制作原子弹的关键一步。

如果是平时,Seaborg的必定会第一时间写出论文发表。但当时二战已经爆发,所以他们只是把结果秘密报告给美国政府,并没有公开。然而这时候已经迟了,一年前,Seaborg的同事和普林斯顿的科学家在《物流学评论》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描述了链式反应和核裂变的原理。海森堡的同事读到了这两篇文章,迅速告知了德国军方。

这之后,关于如何制作原子弹,就产生了两条道路。一条是美国选择的,从铀矿石中分离出铀235,直接制作原子弹;一条是海森堡选择的,先做一个反应堆,依靠它的能量和原料制作钚炸弹。

许多人都知道,原子弹爆炸是核裂变,是链式反应的过程。但是这个链式反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点燃一根火柴扔到柴火堆里就会燃起熊熊烈火,而是需要精确的控制——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减速剂(Moderator),控制中子的飞行速度。减速剂的选择,正是“重水之战”的起源。

海森堡选择的减速剂是重水。本来有人考虑过石墨,但是纳粹得到的石墨纯度不高,无法起到减速的作用——原因有人说是盟军的计策,有人说是工厂总工艺师的良知。相反,美军采用了高纯度的石墨,顺利解决了问题。总之,最后海森堡决定采用重水。

生产重水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纳粹选择了挪威的Norsk Hydro作为供应商。从电影中也可以看到,Norsk Hydro位于山谷里,旁边就是100米高的瀑布,水电站提供了充沛的水电资源。但是即便如此,生产重水还是会影响到当地的电力供应。

《重水之战》描绘了挪威抵抗组织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破坏Norsk Hydro的勇猛行动。每一次破坏都有效果,但每一次都被德国人迅速恢复。最让人动容的是最后一次破坏。1944年2月,大批重水将要运往德国,一路都有严密的看护,唯一的薄弱环节是渡船,但渡船是客货混装的,也就意味着当时船上还有挪威平民,所以此次行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渡船爆炸之前的镜头,让人心碎

经过精确计算,爆破将在渡船启程之后45分钟进行,当时渡船正位于湖上水最深的位置。此次行动堪称执行完美,分秒不差,所有重水悉数沉入冰冷的湖水之中,伴随这些重水的还有包括船员在内的26名挪威平民。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广岛原子弹爆炸的高度也是“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精确计算之后的选择,这样能保证最大的杀伤效果。

科学一定向善吗?或许大方向来看是如此,但是具体到一个人,一个时间点,一个决定,大概并不能做简单判断。

“曼哈顿工程”需要巨大的物力投入。1943年春天,美国政府在田纳西州东部规划了大量土地给“曼哈顿工程”,这里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总面积达八万英亩的“橡树岭(Oak Ridge)”。不但有铁路连通,还有大量的工厂设施。仅用于气体分离的设施就有六层楼高,600米长,总面积18万平米。质谱分析设备的磁铁所占的面积比20个足球场还要大。

另一方面,这也引起了美军情报部门的怀疑:明知道德国也在紧锣密鼓地制造原子弹,也明知道制造原子弹绝对是大工程,为什么竟然找不到多少情报呢?对美军情报部门来说,海森堡是让人头疼的幽灵天才。有一个天资聪颖但又毫不知道行踪的对手在,谁能放得了心?

美军OSS(CIA的前身)曾经策划过对海森堡的绑架行动。

OSS计划投入10万美元(约合今天的130万美元),由经验丰富的特工Carl Eifler上校带领12名特工,从瑞士潜入德国,将海森堡绑架到瑞士,然后乘上小型飞机飞到地中海,由美军潜艇接应。

普通人大概会怀疑:既然都到瑞士了,为什么不直接飞英国,还需要周折去海上跳伞找潜艇?原因很简单:英国佬一直把欧洲视为自己的地盘,不容许美军特工染指,所以一切都必须高度保密,甚至不能让英国人知道。然而这项计划最终还是被英国人知道了,OSS只得作罢(英国人在二战中给美国使绊子的例子俯拾即是,之前《 500,二战中的神奇救援【全文】》里我也写过》。

万般无奈之下,Posh上校也只能求助奥本海默,让他根据“曼哈顿工程”的信息推到德国人可能怎么做,大概需要什么样的工厂,有多大,有什么特征…… 然后盟军派出侦察机,像拉网一样把德国筛个遍。

但是无论侦察机怎么找,都找不到任何如此大型的设施。盟军只能改换思路:既然制造原子弹需要大量的能量,就先找到大型发电厂,然后沿着高压线寻找工厂。最终,他们只找到一些中等规模的工厂,外面看起来有不少管线。据当地情报员的信息,这些区域不少被列为“禁区”。那么,它们是制造原子弹的吗?

战后才知道,这些工厂与原子弹无关,大多是用来生产汽油的。到二战后期,纳粹的汽油已经捉襟见肘,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生产汽油,所以德国另辟蹊径希望从页岩中提取汽油。而那些工厂被列为“禁区”的理由也很简单,随着战事进展,德国游荡的难民越来越多,“禁区”的意思就是“禁止难民进入”。

但是在这些信息揭晓之前,盟军侦察越多,就越恐慌,因为完全找不到任何可信的证据。他们只能认定,海森堡已经发明了更先进的工艺,不需要大规模的工业设施,也可以生产原子弹。所以,侦察必须细致细致再细致!

这种恐慌一直要等巴黎解放之后,盟军缴获了大量德军的资料,才能做出判断:纳粹的原子弹研制进程,远远落后于盟军,没有必要继续恐慌了。

实际上,纳粹的原子弹计划也是两条线进行的,一条是海森堡,除此之外,军方还有自己的一队人马,由纳粹的忠实信徒,能干的科学家Kurt Diebner领头。

身为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差不多浪费了一年时间来把他的反应堆模型做到完美,在这一年里,Diebner这种实干派反而取得了卓越的进展。最终海森堡放弃了自己的模型,采用了Diebner的方案。然而即便如此,Diebner的团队仍然远远不如海森堡受到青睐,这也意味着,重水等等物资的供应要优先保障给海森堡团队。毕竟,海森堡是功成名就的诺奖获得者,而Diebner只是无名之辈。

看起来,名气往往也是巨大的累赘。海森堡的名气,让美国人在长时间里保持着巨大的恐慌,遭受“他一定比我更优秀,只是我没发现证据而已”妄想症的煎熬;也让德国人彻底输掉了这场竞赛,虽然这不能算是坏事。

当然我更想说的是,无论奥本海默还是海森堡,其实都算是人类的幸运。在亲眼目睹了原子弹造成的伤害之后,奥本海默在联合国大会上脱口而出:“总统先生,我的双手沾满了了鲜血”,让杜鲁门大为恼火。此后他更是反对研制氢弹,并力主通过联合国这样的多边机构监督全世界,保证核能的和平使用。

但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就在奥本海默公开宣布反对研制氢弹之后,更年轻的美国科学家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更自信,也更坚决:奥本海默那帮人真让人恶心!没有实力谈什么和平?无神论国家不会受到任何道德约束,我们如果不首先造出氢弹,美国就完蛋了……

这是不是很像之前“海森堡怎么可能造不出原子弹?一定是我们没侦察到!”的论调?一旦扎进互不信任的死胡同,游戏就进入了全新的“赛跑”模式,人类社会就在地球毁灭的边缘继续挣扎。

还好,核大战迄今为止没有爆发。而今天被更多人人们记住和称颂的,仍然是奥本海默。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Michael Joseloff撰写的Chasing Heisenberg: The Race for the Atom Bomb,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抵达《重水之战》的豆瓣主页。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重水之战,原子弹竞赛的惊鸿一瞥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