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面对批评的方式

图片摄于圆明园


今天收到知乎提示说,有人在答案里提到了我,点过去一看,算是开启了人生新成就。这个事情值得多说两句。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上周我在一篇英文报道里看到了Belarus,一开始没认出来,根据上下文想想,再读一读,猜测多半是“白俄罗斯”,仔细一查,果然是白俄罗斯。

当时我觉得读音有点奇怪,认为“罗”对应的应该是其中的la,而“俄罗斯”的“罗”对应的其实是Russia中的ru——Russia原本的发音里是没有“俄”的,“罗宋汤”中的“罗宋”其实是更准确的音译。那么看起来,Belarus的音译很有点奇怪,甚至有些误解。

想起以前还有听说“大马士革”我总以为还有个“小马士革”,后来才知道整个都是音译,所以我随手发了一条推:

中文译名啊,Belarus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没关系,就像Damascus大马士革和马士革没关系一样

结果很快有一些朋友纠正说,“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是有紧密联系的。去查了一下维基百科果然如此:

白俄罗斯,Белару́сь,白俄罗斯语字面意思是“白色的罗斯”,即“白色的俄罗斯”。中文翻译从前有“别洛露西亚”等。但现代中文译名普遍使用“白俄罗斯”。俄语中“白色”的词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的“白”的发音相近,但语言结构不同,只是一个巧合,并无辞源上的关系。所以中文译名“白俄罗斯”既是音译,也是意译。

对于指出这个错误的朋友,我都回复感谢,因为确实纠正了错误,长了知识。后来,大家还开了些玩笑,什么Java和JavaScript,French Fryer和French…… 本来我以为,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今天才知道没有过去,原来知乎上在“装逼失败,是种怎样的体验”下贴了个匿名回复,还特意点了我的名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面对批评的方式

这位朋友到底是谁,在Twitter纠正还不过瘾,要在知乎来纠正。而且不是一味的指责,还给出了理由——“白俄罗斯”的批评说得对,“大马士革”则不太让人赞同,我在网上搜索发现,“马氏革”的说法太罕见了。即便真的有“马氏革”,它和“白俄罗斯”也是两回事,毕竟“俄罗斯”不是从“白俄罗斯”来的。

坦白说,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跨平台”批评,之前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仔细想想,无论是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必然”会犯错误,都“必然”会被人发现自己犯了错误,都“必然”会被人批评自己犯过的错误,只是形式不一样。有时大家关系比较好,说话就比较宽容留面子,有时大家关系不那么好或互不认识,这时候可以作的文章就很多,这都很正常。

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批评的方式,而是我们面对批评的方式。一般人的习惯,是把指责人格化,也叫“对号入座”,把对问题的指责理解为对自己的指责,或者勃然大怒,或者置之不理。充其量,是“我们欢迎建设性的批评,不欢迎恶意的批评”。

当然也有更高的段位。十多年前王朔先生曾在媒体上“大骂”过金庸先生的小说,金庸有次回答说(大意)“王朔先生说他看的《射雕英雄传》有五卷,据我所知大陆只出过四卷本,所以我不知道他看的到底是什么书”,据媒体评价,老先生“不动声色间挑落王朔”。

当时我也觉得金庸很厉害,过几年再想想,觉得这无非是论辩的技巧,后来看得多了,更是觉得王朔当年对金庸小说的某些批评是相当到位的。金庸先生看似轻描淡写的反击,其实阻止了进一步探讨的可能。

当然,我一直达不到金庸先生的段位,很多时候面对批评的第一反应也是血气上涌、怒不可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这样做没有必要。

虽然我的修为有限,很多时候只能用“第二反应”去克制“第一反应”。但我始终认为,面对批评,我们需要多一点克制,多一点自嘲,这样我们自己才会更加平和,至少不会那么不开心,生活本来就应该开心。反过来,我们在批评其他人的时候,也应当尽力做到就事论事,这样才能让人家更容易接受。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