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吴淞口
昨天终于写完了《500,二战中的传奇救援》,谈点感想。
我是很偶然看到《The Forgotten 500》这本书的,当时中国亚马逊的Kindle版特价只卖9.99,查了一下评价还不错,就买了。
后来找了个周末看完了这本书,觉得挺有意思。本来我比较好奇,对于“营救”这种事情,如何能写出一整本书?
看完不得不佩服作者填充了足够的资料,比如飞行员的感受,当时各种轰炸机的介绍,Vujnovich夫妇逃出南斯拉夫的经历,OSS的成立等等。最终的“营救”最多只占全书两成笔墨,不过,这是在充分铺垫之后,水到渠成之后的两成。
如果不是随意看散文,而是主题阅读,我一贯的做法是以一两本可靠的书为基线,然后查找各种资料,做比较鉴别,最终会有比较立体的印象和认识。也只有这样,在写《500,二战中的传奇救援》时才更有把握,而不会变成简单的原著缩编。
具体到这本书,有几点让我感触很深刻的,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第一,主动努力去做事情,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200名己方飞行员被困在敌后,不少人都听到了这个消息。但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毫无反应,充其量私下议论。这也不难理解,本来这是个敏感话题,牵涉政治、后勤、资源等各种因素。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生活,其实也无可厚非。即便不去营救,估计也没有人能够被追责。
不过Vujnovich选择了去营救。不管是基于他自身的经历也好,基于妻子的叮嘱也好,还是基于民族感情也好,重要的是他去做了,而且一旦去做了,终究要面对各种麻烦的问题。
尽管总统点头同意营救,那也需要之前费尽周折把信息以合适方式传递给总统才可以。在这之后,还有各种来自敌方、己方的数不清的、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
不过最终他还是做到了,成功从敌后救出500名被困人员,被众多人一直感激。
许多时候,在“可做可不做”的时候,想清楚了就勇敢选择了“去做”,而不要过分计较眼前的得失,才会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前几天我偶然看到十多年前的日记,有几次在大街上遇到不认识的人寻求帮助,当时也没担心人家是骗子,真的就帮了忙。这么多年过去,我早都忘记这些事情了,这些事也不必被人记得被人感恩,只是自己偶然回想起来,感很好。
第二,真实世界的复杂性远超想象,要真正做事就要戒除天真,有坚强的意志。
尽管美军打算营救,尽管英军和美军并肩作战,但真正需要去营救的时候,英国情报机构还是有各种不配合甚至主动制造麻烦的表现。甚至,丘吉尔会直接找到罗斯福,过问行动的细节,表达他的意见。
真实世界一定是细粒度的,复杂的。不可能因为英美是盟军,合作就亲密无间、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因为丘吉尔坚定反对法西斯,营救行动在他那里就一路绿灯。
许多人都记得,鲁迅先生有著名的“横站”说。那意思是说,前方有敌人,身后人也不能完全信任,只能无奈“横站”。
但是,“横站”或许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遇到。你认定的“敌人”不可能100%跟你作对,“朋友”也不可能100%跟你配合。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如果只奉行简单两分法,无论敌意过强还是对“自己人”要求太苛刻,都不容易取得协力,反而容易被孤立。说到底,许多问题只能在不过分强调敌意、不撕破脸皮的情况下解决。
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需要坚强的意志。以我所见和个人亲身经历,许多事之所以没做成,缺乏的不是智慧和能力,而是意志力——时刻靠意志力控制自己,不过多树立敌人,也不过度受制于盟友。
第三,战争和暴力有自己的规则,是难以讲清楚道理的。
同样在南斯拉夫,铁托和米哈伊洛维奇,都领导着反抗德国法西斯的力量,都付出了牺牲。最终结果是铁托成了领袖,米哈伊洛维奇被处决。两人都可以算“爱国者”,但又都不是完人。那么到底谁对谁错?
这个问题或许没有答案,因为支配战争的是暴力的逻辑,与“讲道理”并不重叠。
之前在《 游布拉格,重温捷克历史的高光时刻》里讲过,二战时期,捷克勇士们刺杀了纳粹头目海德里希之后,在布拉格隐藏起来。德国人为了报复,对捷克的村庄进行了好几起大屠杀。那么,勇士们应当不应当“自首”,挽回村民的生命?
这个问题我和朋友专门讨论过,最终的意见是:和平年代才有讨论这种问题的奢侈,战争时期、暴力逻辑不可讲这么多道理。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似乎对暴力有特别的爱好,遇到纷争特别喜欢借助暴力。但是他们似乎没想过,暴力完全是另一套逻辑,一旦使出往往就不受道德和文明的约束。谁能保证结果一定符合预期?谁能保证暴力一定不会伤及无辜?谁能保证自己不会被暴力反噬?
恐怕,谁都不能做这样的保证。既然如此,普通人还是尽量不要崇拜暴力的好。
最后,认真多读点书,提高自己的信息质量,是个挺好的事情。
最近我退了不少微信群,也取关了不少公众号,感觉世界清净多了。阅读的目的应当是增长见闻,拓展认知,而不是积累段子或者宣泄情绪;讨论的目的应当是了解更多事实,接触更多观点,而不是单纯抬杠。
前几天有人留言问我,“独立思考”和抬杠的区别在哪?我觉得答案很简单:独立思考一个人就能完成,抬杠起码要两个人。独立思考的出发点是自己,目的是增加对事物的认知;抬杠的出发点是他人,目的是惹怒对方,证明“你错了”,而不是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
这几年我认真读了一些书,也提升了读书的习惯。深刻的感受是,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等这些话题,虽然人人都能说上几句,但其实和技术一样,脱离了持续的思考和积累是谈不出什么有份量东西的。不客气地说,我们身边流行的大多数所谓“用一篇文章讲清楚一个复杂问题”,百分百都是瞎扯。
如果觉得“思考和积累”太过奢侈,那么,多掌握一些靠得住的信息起码是可以做到的。每天坚持花时间读点正经书,长期的收获非常大,慢慢就感觉一眼可以看穿那些故弄玄虚的文字,难以被蒙蔽。复杂但扭曲的世界观,反而不如简单但正常的世界观,起码我是这么认为。
顺便提提这两天引起热议的“北美留学生日报”事件。我觉得事实很清楚,无论“北美”如何洋洋洒洒为自己辩解,那篇关于叙利亚的爆款文章有没有作假?当时的证据在哪里?这几个核心问题它绝不直面,这就充分说明了问题。更不用说闹出连记者身份都搞错的乌龙,让“每一个reference都有事实核查”成为彻底的笑谈。
不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写作运营思路也不在于对阅读数的追逐,问题的关键就像“破破的桥”说的:不管你受过多少教育,也不管你月薪几何,去看这种东西,就是让月薪几千(也许上万),坐在办公室里处心积虑编故事的小年轻,用一篇篇“爆款”,轻易就垄断了你对世界的认知。
这,无论如何有点荒谬吧。
最后,如果你对营救故事有更多兴趣,推荐几部资料供参考。
关于二战中著名的全部由黑人组成的“塔斯克基中队”的辛酸经历和战绩,可以参考2012年的电影《红色机尾(Red Tails)》,尽管有过度艺术化的嫌疑。
今年(2019年)推出的纪录片The Cold Blue,复原了当年战略轰炸的过程和飞行员的感受。使用二战时期大导演William Wyler拍摄轰炸纪录片《孟菲斯美女》时的大量素材剪辑而成,配上当年飞行员的回忆解释,娓娓道来,平淡之中见惊险。
如果你对上面说的William Wyler有兴趣,可以去看Netflix的专题片Five Came Back。这部专题片有三集,由当今的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科波拉等等讲述和分析了二战时期五位好莱坞知名导演投身战场,通过不断摸索和努力,运用电影为美国政府和反法西斯战争效力的全过程。看完,相信可以引发很多思考。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意思,欢迎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订阅。
“余晟以为”虽是个人号,但只用心做原创,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不带节奏,力求定期更新,只为和你一同探索世界,分享致中平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