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障碍,共生融合 |

在一个未分化的家庭系统里,倘若父母有分离障碍,那么他们会倾向于牵制孩子,特别是孩子表现出独立的倾向,想要自己做主去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以各种伟光正、高大上、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进行变相的阻碍,各种担忧(实质是质疑、不信任)、嘲讽、贬低、恐吓、诅咒(你不听我的,迟早会…),这些看似“为孩子好”的考量,其实是父母在防御孩子的独立、成长、远走高飞,防御自己被孩子“抛弃”,倘若孩子不够强大,没有完成个体化分离的课题,他们很容易就会无意识承接父母的期待,认同父母潜意识愿望,和他们完成“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在现实层面让自己无能,过度依赖父母,无法独立,没有稳定的自我,哪怕成年了也依然唯父母是从。
以及很多大龄青年的婚姻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是他们要用这种状态保持对父母的忠诚,或者说他们是把父母亲的潜意识的愿望见诸行动。这个愿望是你永远不要嫁人,永远不要娶妻,因为你永远是我们的孩子,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妻子或者是丈夫。这就是一种和父母融合共生的状态,很多人处在其中却不能觉察,走过半生茫然四顾发现不曾为自己活过一天。


溺爱不是爱 |

爱本身是不需要任何形容词来修饰的,爱就是爱。如果爱前面有各种形容词、副词来修饰,它就已经被扭曲和变形了。溺爱不是爱,溺爱是控制。父母们对孩子的溺爱,表现为过度为孩子负责,包办,替代,牺牲,其实背后的动机是为了控制——我用糖衣炮弹剪掉你的翅膀,你就无法离开我高空飞翔了。
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和包办替代,让孩子和生活挫折完全隔离了,正因为远离了所有必要的挫折,孩子失去了在挫折中学习和锻炼能力的机会,至此逐渐在溺爱中丧失检验现实的能力,以及面对现实挫折的可能性,他们本应该搞定事情,搞定挫折的能力被阉割了,变得脆弱不堪,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起,或者一蹶不振。一位精神分析专家说过:“溺爱不是爱,它的背后藏着父母不可告人的目的。”


童年的不幸要用一生来治愈 ?|

有一句话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疗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疗愈童年”,乍一听会很有共鸣,会不自觉对号入座回忆起自己惨淡的童年,悲叹自己此时的各种不如意都是因为童年的创伤阴影没有得到疗愈导致自己没有成熟的人格去搞定自己生活的糟心事。这也是很多人习惯性使用的防御,当我们把人生不如意的责任归罪到外界和他人,归咎到童年的处境和创伤,推卸到养育者身上,我们就不用看到自己的责任了,就可以忽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把全部精力用来讨伐“迫害者”了。

其实仔细考究那句话的合理性,就能够看出端倪。我承认童年时代的糟糕经历的确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动荡,侵扰我们人格的稳定性,会导致不安全感,脆弱,形成糟糕的人际互动模式,进入混乱的依恋模式等等,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大脑的重塑性,人是毕生发展的,童年的创伤我们是可以主动去寻求疗愈的,过往那些糟糕的模式我们是有能力更改和置换的。况且,并不是只有童年才有创伤,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带来创伤和疗愈,读书时被同学霸凌是创伤,工作时被同事排挤是创伤,中年时创业失败或者失业也是创伤,我们活着就是会经历各种创伤。可以看到,这些创伤不仅仅来自于原生家庭,也可能来自学校,来自社会,来自人际,我想说重要的不是这些创伤来自哪里,是谁造成的,而是我们怎么去面对和处理,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承接和克服了它们。心理学家李孟潮说:幸福是种能力,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能够从创伤中转化,转化出爱、智慧和自由,对人生历程中正常的创伤感到心满意足。

创伤是谁造成的,怎么造成的,这不怪我们,那不是我们能预见并且控制的,但是创伤是否离去,是我们需要负责的,也是我们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的。


一个感想,输出这件事情非常精准的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把输出这件事情丢弃一段时间,各方面的反应速度都会有一个明显的退步,在思维的灵敏性和延展性上也会体验到挫败,那种感觉很微妙却异常的真实,生疏到胜任的过程,需要积累很多的刻意练习,所以我真心感叹并且佩服所有能够坚持输出的人,他们真的是厉害且优秀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也不必用他人的优秀和自己的不足做对比以此打击自己,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地,有条不紊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走就行,包袱太重也是走不远的,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