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隔壁国家宣布战胜了发热病,有些朋友就以此来对我国防疫工作指指点点,这是不对的哈。两个国家国情完全不同,绝不能全盘照搬抗疫经验。
第一,疾病确诊能力不同
通常我们都认为,要战胜一种病毒,首先得找出感染了这种病毒的人。如果这种病毒会导致明显的症状,比如感染之后额头一个阳字,那确诊就非常简单。但现实中当然没那么容易,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旗选择确诊方法。
像欧美这些财政比较穷的国家呢,肯定是做不起一轮又一轮全员核酸的,所以它们都是以抗原试剂盒检测为依据。抗原检测速度很快,但准确性相对核酸低一些,而且主要靠自觉,所以它们防疫搞得不好,已经连续800多天有新增阳性。
隔壁国家就更困难了,核酸检测需要的试剂、设备、专业人员和实验室对它来说都很难。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我们给支援了一些过去,他们自己也能勉强凑一点出来,保障主要领导干部的检测是没问题的,可以算是具备了强大的微局部核酸检测能力。
隔壁国家的确诊主要靠体温检测,所以都管这个叫发热病。毕竟水银温度计还是挺容易生产的,买一批也不太贵。但是呢,感染奥密克戎病毒会发热的比例其实挺低的,到现在应该是三成左右。以发热为依据,差不多每确诊1个就要漏诊2个。
当然啦,隔壁国家本着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估计认为如果连发烧症状都没有,那么感染了也就感染了,算球。所以隔壁说战胜了发热病那肯定是吹牛的,不可能连个感冒也没有嘛,但从新闻里人家大领导不戴口罩合影来看,还真是给他们控制住了。
与之相对的,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和最雄厚的财政基础,基本可以做到确诊不漏一人。
就这冠绝全球的检测确诊能力,你拿隔壁来跟我们对比,显然是不公平的。
第二,医疗救治能力不同
奥密克戎患者的救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轻症患者的对症治疗,有发热头痛的给点退烧药,有咳嗽乏力的安排多喝水多休息,另一部分是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ICU病房和配套的医护人员。
这些隔壁国家当然也是有的,只是数量嘛……
之前他们发过新闻说大领导去首都的药店视察,那个货柜就非常清楚了暴露了家底。粗略一点说,隔壁国家的医疗救治能力应该整体相当于我国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水平。你说它没有吧,那也不公平,你说有吧,关键时候也顶不上什么事。
所以人家搞这个防疫也真是不容易,或者得换个动词,不是搞防疫,而是熬防疫。
就这么个公共卫生的基础水平,你拿隔壁来跟我们对比,那显然是欺负人的。
第三,社会管控能力不同
咱们国家一直都很自豪自己的基层动员能力和社会管控能力,一声令下,小区让你进就进,让你出就出。但跟隔壁国家比较起来,那还是要甘拜下风的。
人家整个国家实行的是先军政治,整个社会也是接近半军事化管理的,无论是基层动员能力还是群众的配合程度,都比我们高了不知道多少。比不了,比不了。
从防疫的角度来说,隔壁国家在这方面是有绝对领先优势的,他们认了第一,我们最多也就第二,还是差了一大截的那种第二。你还别说,奥密克戎可就吃这一套。你搞再多健康码、行程码、核酸记录,都比不上原地静止的效果,所以人家隔壁战胜快自有快的道理。
就这全球独一份的社会管控能力,你拿隔壁来跟咱们对比,那显然是挑刺儿的。
第四,死亡病例容忍度不同
按隔壁国家的通报,他们这轮发热病累计死亡74例。相对于整个国家1090万营养不良人口(国际粮农组织报告数据)来说,这个死亡人数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且主观一点说,同样是面对死亡,不同文化和经济状况的国家反应是差别很大的,对于会有人营养不良死亡、阑尾炎死亡的国家来说,因为一种流行病死亡74人可能真的不会有很大的心理冲击。
而且,隔壁国家也没有普及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国民没有办法形成自发的舆论,所有的观点都由传媒来定调,自然少了很多纷扰。
但在我们这里,对死亡病例的容忍度就低得多得多。你拿隔壁跟咱们对比,那是不太人道的。
不过奇怪的是,你要是拿好吃懒做的欧美国家来跟咱们对比,也有人会说不人道。总之不让比就是了。
所以,总的来说,隔壁国家的新闻,看看就行了,别太当真,更别拿来对号入座。那样不公平,不科学,也不人道。
为防失联,敬请同步关注备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