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摆明了是要原样复制一次淄博烧烤、哈尔滨冻梨……
这类文旅策划,说实话,已经算不上策划了吧,这类文旅跟风抄作业,已经形成了堪称模板的炒作套路:
先是早已存在的地方美食/地方民俗被短视频平台“突然发现”,火爆出圈;
然后是地方政府出场“接住泼天富贵”,组织公职人员和市民以远超必要限度的规格接待游客,把外地游客,特别是女游客给宠上天;
再然后,是官媒集体下场,以“发现新大陆”的热情,煞有介事地把新晋网红城市的鸡毛蒜皮报道一遍,又一遍,又一遍……
而“游客们”,不管是来收集素材的视频博主们,还是来赶集的姑娘小伙儿们,就是要趁着这股热度去扎堆排队消费,并把自己变成这座城市持续霸占热搜的新素材。
要说好,这事儿也的确是“多方共赢”的好,地方政府收获了政绩,本地商家收获了生意,媒体挖出了又一座新闻富矿,游客有了新的时髦话题新的打卡目的地,大家都很开心。
就像一群采蜜的蜜蜂,发现某处鲜花盛开,就一窝蜂嗡嗡嗡地飞过去采蜜,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唯独我这人很扫兴,我只觉得吵闹……
或许,正在阅读本文的你,也会有一丝丝同感?
这种吵闹,就算你不去打卡排队,也丝毫不可能逃避信息轰炸,尤其是来自各大官媒的反复轰炸。一段时间里,整个国家社会的议题重心被牢牢绑定在一座城市的流量饥渴之上,短则三两周,长则三四个月。
没有任何人能避开这些信息的轰炸。
而这些信息本身,不客气地说,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价值。
是的,即便对舆论漩涡中心的那座城市来说,也只是突然“干了一票大的”,热闹过后,该宰客的继续宰客,原先摆烂的公共服务继续摆烂,原先就在外流的人口继续外流。
蜜蜂采蜜尚能促进结出硕果,而蜜蜂式旅游过后,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和高潮过后的无尽空虚。
老实说,一开始我是打算用“蝗虫式”旅游来形容这一现象的,但经过一个月反复的思想斗争,最终做出了一个违背“流量规律”的决定,用更积极色彩的“蜜蜂式”旅游来形容。
必须声明,我对榕江、淄博、哈尔滨、天水这些城市爆红本身是乐见其成的,也不打算对任何人的旅游偏好指手画脚。趁热闹去打卡,是社会人的天性,无可厚非。
我只是想要卑微地问一句:
你们流量狂欢的时候,能不能小声一点?
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