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我见过的夜生活最热闹的城市,没有之一。这一点连气候温暖的广州都比不了。

我不喝酒,但是好吃,在成都出差和游玩时经常去吃宵夜,酥肉冰粉钵钵鸡,火锅烧烤小龙虾,这是热火朝天的前半场。吃到午夜12点过,总能看到街头一群群的幺妹儿帅哥在商量或等人,这是准备去喝酒的下半场。

有人为听歌,有人为品酒,有人去蹦迪,有人去消愁,还有人很纯粹是去撩妹子撩汉子。TA们可能第二天要回写字楼搬砖,可能睡到下午去收租,也可能暂时不工作由爸妈宠着。

夜生活,是TA们喜欢的生活,是有成都气质的自在、安逸、乐天、有烟火气的生活。

我虽然觉得去夜店吵闹,我明确知道喝酒不好,但并不妨碍我羡慕那样的生活。说起市民生活的幸福感,中国又有哪座城市比得上成都呢?我享受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也羡慕着【成都的生活方式】。

成都一位姑娘在确诊新冠前泡了几家酒吧的事情,在是非层面当然是清楚明白的。

公示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是公共卫生需要,这无可指摘。

泄露病例的身份信息是侵犯人权,这是个一再暴露的违法问题,需要查处。

在网络上辱骂小姑娘投毒,攻击人家私生活的,是管得太宽,很不应该。

但我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些是非对错,而是一种深切的担忧。

新冠疫情爆发马上就整整一年了。这一年我们的生活被疫情所影响,观念被疫情所触动,现实的压力在摘不掉的口罩下积蓄,对新一轮疫情的恐惧在挥之不去的病毒阴影里滋生,你是如此,我亦如此。

但让我恐惧的除了可能卷土重来的病毒以及伴随而来的生活剧变,更多是人心的变化。

在疫情之中,在压力与恐惧之下,很多人失去了最基本的同理心,失去了对他者的共情能力。包括我自己在内,接触新话题时的第一反应变得极端、暴躁、自我膨胀,要靠残存的理性一点点拉回来,要靠写成文字一点点沉静下来。

设身处地想一下:

成都本土病例零新增大半年了,谁会想到家里老人的“发烧感冒”其实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么久了,谁能料到自己泡个吧蹦个迪会被全国人民围观呢?你可能不去夜店,那你打麻将、逛超市、吃火锅不?扪心自问,有谁是见人都戴口罩回家立马洗手的呢?

突然就被放到聚光灯下接受全国人民审查,又有谁可以正气凛然昂首挺胸呢?

我肯定是做不到的。将心比心,我也不认为这位成都的姑娘和她的家人应该做到。

让成都掉下眼泪的,肯定不只小姑娘昨夜喝的几场酒,而是这座城市的人们居然不能对一位晚上出去和朋友喝酒的姑娘保持最基本的同理心。

这一年来,网上的观点对立、用词极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发展。有人说这是网络匿名带来的不治之症,有人说这是无良媒体和互联网公司的合谋,还有人说这是因为低教育水平的用户上网越来越方便……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到哪里去了呢?

受到个人经历、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利益立场的影响,大家对热点话题所持的观点不一致是很正常的,这种不一致也会带来争吵撕逼站队,甚至撕裂成几个阵营,这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了最基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之后,一个人的观点变得连自己都无法掌控,成为舆论风暴中一片翻飞的落叶,黑暗森林中一名潜行的猎手。

方寸之间,人尽敌国。

新冠病毒必定还会再来,以后也肯定还会有新新冠病毒,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不可能被任何一种病毒毁灭,但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的幸福感真的会被同理心缺失的舆论环境所毁灭。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可以同理,可以共情。

希望我有,希望你也有。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让成都掉下眼泪的,不只昨夜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