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高考陆续进入出分时间,填志愿又成为所有考生和家长面临的一道重要性不亚于考试本身的大题。

近些年,尤其是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格局的变化,和新技术革命给未来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形态带来新的影响,这篇文章就来谈一谈专业选择方面的新变化。

三个大趋势

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三个重要的新趋势。这对学校和专业选择的影响很显著。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适应时代变局?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

第一,高等教育整体过剩的现象更趋严重。 客观地说,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社会新增白领岗位的速度在降低,但大学毕业生数量仍然连年增加,大学生供应不仅整体过剩,而且开始从部分专业过剩转向绝大多数专业都过剩。现在几乎所有的“体面职位”的学历要求都在不断升高,不仅长期以来高度看重学历的金融等行业学历内卷不断加剧,甚至传统上相对只看专业不太看学历层次的一些专业(如计算机),招聘门槛也水涨船高。

不管“好专业”,还是“差专业”,就业率都越来越低。这意味着,无论是所谓的“好专业”,还是“差专业”,都只有“好学生”才有会找到好工作。好专业的差学生也能找到好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二,就业岗位形态发生变化。 在《 》文中,我把所有的工作大体分为I类(主要靠技术/IQ)、Ⅱ类(兼顾技术/IQ和人际关系/EQ)、Ⅲ类,主要靠人际关系/EQ)。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使一些中低技术门槛的脑力劳动职位(如简单文秘、财会、法律助理乃至一部分基础编程等工作)被替代,也就是说,I类、Ⅱ类工作机会未来会减少,尤其是Ⅱ类工作(由于这类工作兼有一部分带有数理、逻辑性质的脑力劳动和一部分和人打交道的事,往往其纯脑力劳动部分的门槛并不高,更容易被AI所替代或部分替代)会受到更大冲击。

第三,职业对口性进一步降低。 目前中国高校的分专业教育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仍然是工业时代的,和信息时代、AI时代本来就不相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新机会,这些职业往往出现在新兴领域、交叉领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网红、直播与相关MCN,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光是一个杭州市,保守估计就有数十万人以此为生,比全中国持证记者的总数还多得多。但是网红、操盘手这些新职业,是没有对应的大学专业的。从长期来看,这些新职业会日新月异,不断迭代,并不会像工业时代的职业一样在一段时间内就稳定和定型。大学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和社会职业迭代的持续加速,使得越来越多的职业不会出现在专业目录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要干和自己大学专业无关或弱相关的工作。这不会是短期现象,而是长期趋势。

三个新策略

上述3个新趋势,实际上指向同一个事实——大学教育和就业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减弱,这不仅体现为学历的贬值——“上了大学就有好工作”的迷思不可兑现,也体现为大学专业和未来就业越来越明显的解耦。

与之相应地,考生也应该有三个策略。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适应时代变局?

复旦大学2018年毕业墙

第一,在选择因子上,更加坚持“城市>学校>专业”的逻辑。 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会更多成为个人基础素质和通用能力的竞争,而不是在一个狭窄领域的专业能力竞争,说得更直白一点,未来竞争中,“格局”比“技能”更重要。在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学校,一个人必然视野更大,格局更大,看到的新赛道、新机会也更多。

第二,志愿填报要更多考虑个人特点。 现在就业竞争更激烈了,那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不是就更要去热门专业扎堆呢?非也。在填志愿的时候不考虑就业,这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但是考生在填志愿的时候考虑就业,绝不等于哪个专业就业率高、起薪高,就扎堆去报,这样也是行不通的。

在大学生总体过剩的时代,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人人都有好工作,所以反而要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考生还是要尽量选择和自己兴趣、自己学科基础适应的专业, 把一个冷门专业学好,不见得比在热门专业吊车尾差。 同时,一定要考虑个人的性格特点,毕业后做一个工作做得好不好,性格和职业属性的匹配很重要,你让一个内向的人做销售那很难做好,你要让一个交际花天天宅着写代码,也得把TA憋死。所以,我在《 》文中I类、Ⅱ类、Ⅲ类的分析框架,值得考生参考。

第三,基础学科会越来越香。 大学应该选择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新形势下,基础学科的优势会越来越凸显。一方面,是基础学科的知识更通用,也更恒久,应用学科知识更易碎,更易被迭代;另一方面,未来工作对逻辑能力、提问能力、框架能力的要求会更高,而对一些具体操作技术的要求会降低(很多会被AI替代),基础学科能更好地培养这种能力。

再多说一句,西方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大部分都是以基础学科为主的通识教育,这是有道理的。无论文科还是工科,很多应用层面的学科是不是应该设置本科专业?过去就有很大争议,从面向未来的视角来看,像美国那样把法律、新闻等应用学科的学历教育主要放在研究生及以上阶段的做法,很可能是大势所趋。

三个新机遇

就业市场,向来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学专业的冷热交替,已经不知道经过了多少轮。

金融和房地产,都曾是炙手可热的行业。但这些年地产已然疲软,金融业的风光也不复当年。即以金融业为例,无论是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对资源、对人脉的要求,都只会越来越卷。对大多数考生(尤其是没有资源的考生)而言,这会是一个性价比越来越低的选择。

计算机,曾一时风头无两,但这几年同样遭遇挑战。互联网行业还香吗?传统优势专业之外,就业的新机遇在哪?

在中国超大市场下,互联网行业仍然有巨大的规模经济、市场红利,也会有比其他产业更高的人效比,这是互联网行业高收入的来源。一个人毕业能进互联网,仍可超过社会的平均水平,但这个行业的机会客观来说在减少。

典型意义上的码农、运营等互联网岗位,伴随移动互联网浪潮,曾出现剧烈扩张。但现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超过10亿人已经被圈进来,用户规模见顶;几乎所有领域、所有场景都已被覆盖,中国已经很多年没有诞生过新的MAU(月度活跃用户)过亿的App新物种了。

过去这些年,大厂从业人员的快速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做新App和App在用户侧大规模拉新的需求。这些需求逐渐减少,大厂工作岗位的数量,也整体见顶。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数字经济领域,没有新的就业机会。 行业结构的调整和重塑,带来两个比较明确的机会点。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适应时代变局?

清华大学二校门

第一是硬件。 大厂在用户和营收规模上,逐渐开始面临天花板,那怎么形成新的利润来源和增长曲线?就是要 向硬件、向技术要效益。一方面,要考虑怎样能够节省IT硬件的投入,降低算力的成本,尤其是做大模型就更要考虑这个,否则完全不经济。相对美国,这也是中国现在的技术短板,未来在这方面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AI、量子计算、自动驾驶等等新技术,本身效率也很高,如果搞好了,也不排除能够成为大厂在C端业务之外新的业务增量。

21世纪的硬件技术,最关键的就是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无论是互联网,消费电子、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这个。和电子、半导体有关的专业,乃至和它们有相关性的基础学科,如物理、数学,都是客观上行的专业。

第二是消费和创意。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产生了一系列超级平台,而未来是生态的机会。平台有了,在平台上能够长出什么物种?很多人都关注到消费降级,这当然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消费会分层,会更个性化,会更IP化,谁能做出独特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产品,谁就有可能打造一个新的品牌。尤其是AI助手、3D打印等技术的应用,会使得消费品创业、文创产品生产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越来越多的人会以小企业甚至个体户的形态在平台上经营,成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这种趋势需要什么人?需要善于发现社会需求的人,需要有逻辑能力、提问能力,高效率驾驭AI的人,还需要有好奇心、有创意的人。有些人是用右脑工作的,在AI时代,右脑思维者会有更多新机会。越是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越是在创意领域,
可能越有机会在新环境下成功。如果只做某一专业领域的“匠人”,很可能难以适应快速变动的时代,而且容易被新技术变革所淘汰。

此外,AI的应用还会客观上带来就业结构的另一个变化,直接为人服务的就业,占比可能增加,“服务”领域是专业选择的第三个新机会。 在很多领域,人们习惯人的服务而非机器的服务,这种消费习惯绝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很快就会被扭转,而会在很长时间保持下去。在餐饮、旅游、养老、酒店等领域的人力,不仅不会被替代,并且由于其稀缺性,相对收入还会走高。这些领域的大部分工作,当然属于大学生不愿意干的“体力劳动”,但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技术工种还会有发展的空间,从而成为一部分人的实用之选。

基本常识注: 本文作者为元淦恭,给的建议非常诚恳,特意求来转载分享给大家。他公众号的其他文章也一向水准非常高,推荐关注👇

相关阅读: 高考后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新闻专业到底能不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