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无法体验的现实:感受、情绪和脆弱

碳基生物,尤其是人类,为什么会存在那么多的感受、情绪和脆弱?

因为你活在这宇宙中,因为你的生存和繁衍需要能感受外部世界的变化:温度、压力、疼痛,做出反馈,于是便有了感受;你需要建立社群关系,适应环境,所以你需要能感知,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你会死亡,也会眼见他人的生死,既知必死何以有生的愿望?脆弱、快乐都是有生理限制下的必然,爱、恐惧、愤怒都是我们活下去的基础。

人性,是刻在基因里的、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一个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生命,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点。而悲欢各不相通。硅基生命并无法拥有这样的生物性质,这来自于地球几亿年的基因编码,人类能识别的、又能传输给硅基生命的,沧海一粟。

人类看到的光,并不仅仅是光,是关联人生中美好或者悲伤的时刻,是破晓时和爱人走在街头看天色发白,是树上的女孩裙间洒落下的点点金色,是站在玻璃前执手看着爆炸的火光,是海边沉默着抽烟的青灰色的厚重背影。人类看到的光,是自己。

而硅基看到的光,是颜色和波长,他能理解,每个人类会在不同的时刻拥有自己对这个波长的情绪,然而,它并无法计算,更无法反馈。

美学:之所以成为人类

人类并不是现在才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他们从很早就开始研究相关的领域,来深度理解、归纳总结那些能引起人类广泛共鸣的事物:美学。

美学里谈论的,是人类共同的内核。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美的起源与进化》(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里讲述了他的观点,认为人们追逐美,源自于人类对于和谐、比例和秩序的感知。后人认为这意味着安全、可繁衍的环境。而崇高则源自于对于无限、庞大和可怕的感知。后人则认为这样的敬畏和震撼是源于对危险的谨慎。

尼采,经常提及艺术中表达人类生命力和意志的那部分,他认为那种美,可以通过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唤醒人类对于生的渴望,对于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探索。

而我们康老师,用审美经验中的感觉和形式两个方面告诉人们对于美的感受,是动物性的直观的,又是人类稍微带点脑力能深度理解的,总之,是无意义的,且自由的,且是普遍的,是人类共性的。

是的,他们早已指出了人类和硅基之差,以及这样的差异,是怎么造成的:

审美,是人类存活必不可缺的部分;而美,是只有人类可以了解人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