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第廿二期
本期的头图由 Midjourney 生成,prompt 为 Digital art, hyperrealism, the silhouette of a hoodie boy, and Gothic architecture standing still on empty streets, innovative lighting effects, high-level details, the quiet and mysteriousness of late night, deep blue, black, and golden street lights, --ar 16:9
。
以下是本期正文,预计阅读时长约 13 分钟。
一、味觉记忆
朋友去奥克兰出差,问我是否还记得有哪些好吃的地方。我首先想到的是位于 Ponsonby Rd 的 The Blue Breeze Inn,这是一家融合了波利尼西亚风格的中餐厅。是的,您没有看错。我不确定主厨是否有中国血统,但这确实是一家中餐厅,提供创意中餐并融合了波利尼西亚风格。
在奥克兰的时候,每个月都至少要去吃一次。它家并不像其他华人开的中餐厅那样有很丰富的菜品,只是会每隔一段时间(可能是根据季节)调整几道菜。
我最喜欢吃的是麻婆豆腐,这次朋友并没有吃到。但是吃了烤鸭和肉夹馍,让他很满意。用他的原话说是,「我没有想到外国人做的中餐还有模有样,味道也不赖。」
老实讲,奥克兰的中餐厅还是很多的,除了 City 的几家中式快餐,中区的 Dominion Rd(倒霉路),New Market,北岸的 Albany,东区的 Botany 等也都有很多,而且菜系也足够丰富,除了在哪里都能吃到的粤菜和广式、港式早茶外,还有川菜,东北菜,鲁菜,徽菜,上海本帮菜,火锅,烧烤等。但是真的让我记住味道的,恐怕也就只有 Ponsonby Rd 的这家 The Blue Breeze Inn 了。
我想,原因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栋赛夫认知神经科学成像中心」和「脑与创造力研究所」的神经人类学家 John S.Allen 著作的 The Omnivorous Mind: Our Evolving Relationship with Food 一书中能找到一些科学方面的答案。
他在书中提到,味觉适应与迟钝化是一种复杂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重复暴露在相同味道,再加上个人经验、记忆与状态之下,就会适应该口味,进而产生味觉记忆。他还基于食物史学家、厨师、人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从人类最早祖先的饮食开始,探讨了烹饪在人类不断进化的大脑中的作用,认为「味觉记忆比其他的记忆更加持久」。
至于非科学方面的、感性的答案,或许就是阿城的《思乡与蛋白酶》一文中提到的:
所以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为什么会思这些?因为蛋白酶在作怪。
在异国他乡,品尝到了令味蕾满意的中餐,自然而然地让我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妈妈做的饭菜,想到了上学时一边走一边吃热干面、喝蛋酒的时光。彼时彼刻,蛋白酶的神奇效果,味蕾的愉悦感,再加上思乡之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难怪我会对这家餐厅念念不忘。
二、走走停停
我在 Twitter 中看到了一条帖子,很是感慨。那是一个男生的故事,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单位的宿舍里,悠闲地与女友共享午后时光。他躺在上铺,扇着蒲扇,扇着扇着就睡着了,而他的女友则躺在下铺看书。那个画面宛如一幅静谧的油画,让人心生欢喜。然而,他说,「已经很多年没有像那个午后一样的惬意,因为那之后的每天都是步履不停。」
阅读完这则帖子后,我脑海中回荡起阿桑的《叶子》中的一句歌词:
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
我是一个「心有烟霞志,奈何水云身」的人,从小到大似乎一直在走走停停。我曾在每一个新的城市中寻找一丝丝的熟悉感,希望能在这些城市中找到一种属于我自己的安定和归属感。可每当我感觉自己好不容易可以安定下来,就又到了离开的时候。尤其是工作之后,天南海北的出差,心中的烟霞志和现实的水云身经常打架,让我更加疲惫。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有时候,真的想停下来,找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所在。我可以在那里种点瓜果,权当是运动了,只要别「草盛豆苗稀」就行。白天看看书,听听音乐,拾掇拾掇花花草草;晚上可以吹着海风数天上的繁星。
然而,我深知,那样的生活,可能只能停留在我的幻想之中。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断地走走停停,有时候我们需要奔波忙碌,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享受生活。
小说《某某》中有一段这样的剧情,我印象很深。
这座城市每条老街都有梧桐,在车流人海边一站就是很多年,粗壮的枝叶纠缠交织,遮天蔽日。
太阳只能从缝隙中投照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痕迹,行人就在光影中穿行。
白马弄堂外的这条街有不少流动餐车,车前是热腾腾的白雾和排队的人。
盛望绕开人群,在拐角的人行道前等红灯。他回头看了一眼老街,对江添说:「我小时候特别能折腾人,经常大清早把人闹起来。」
「然后呢?」江添问。
「然后来这条街上视察民情。」盛望说:「一定要从街那边走到这边,看到大家生活安定,我才能放心回去睡回笼觉。」
江添听笑了:「为什么是这条街?」
「因为热闹。」盛望说,「人就要叽叽喳喳的才有意思嘛。」
所以,我能做的也就是在一程又一程的旅途中,尽量能够停一停,去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去老城区感受一下人间烟火。
也许,我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所在,永远只能停留在我的幻想之中,但这个幻想却多多少少会给我一些力量,「瞧,那就是你向往的,再努把力,就快走到了。」
真的能走到吗?没有关系,走一走,停一停,转身看的时候,已经跨过了山和大海。
三、Raycast AI 使用心得
之前介绍过 Raycast,一款 macOS 上的启动器工具。最新的版本支持了 GPT-4 之后,越来越接近于「神器」。
Raycast 的 AI 功能中,支持用户通过写 AI command 对 AI 模型进行自定义。我的心得是,写 AI command 就是灵活运用 {selected}
, {clipboard}
和 {argument}
。
{selects}
:选中的内容;{clipboard}
:剪贴板中最新的内容;{argument}
:在文本框输入的内容。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让 Raycast AI 进行文本处理。
我创建了一个名为 Assistant 的 AI command,prompt 是 Process {selection} according to {argument}
.
当我选中文本后,呼出 Raycast,输入指令,就可以让 AI 对选中的内容进行处理了。
通过这个 AI command 处理文本的玩法有很多,比如,给选中的文字增加 emoji,写标题,翻译,修改错别字,总结内容……换句话说,当我选中内容后,理论上,只要在文本框中输入足够清晰的指令,AI 都可以为我完成。
第二个例子是让 Raycast AI 充当代码语言检测器。
有时候在 Heptabase 和 Notion 中使用代码块时可以选择代码语言,而我又不懂代码,怎么办?
我就写了一个代码语言检测器的 AI command,prompt 是 Based on {selection}, you as a code language detector, tell me which language I should select for the code block, such as Bash, Python, JavaScript, HTML, Markdown, or any other language. Please reply with the name of the appropriate language for the code block.
选中代码之后,呼出这段 AI command 就可以知道选择什么语言了。
另外,我准备写一篇关于 Raycast 和 Heptabase 搭配使用的文章,目前还在搜集资料和案例的阶段,希望近期可以开始动笔。
四、随便看看
文章
- 王翰元在《快乐的定义与人生的意义》一文中,探讨了快乐的定义和人生意义,并引用了 Heptabase 创始人 Alan Chan 对维根斯坦思想的看法。Alan 认为语言不仅仅用于描述事件,而是生活的工具,语言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有意义。对于快乐的定义,Alan 认为需要思考引发这个问题的原因,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定义。作者提到了对于这种定义问题的习惯,应该考虑这个习惯对于追求目标的帮助。最后,作者提到快乐的秘诀是不去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 Simon Sarris 在 *Reading Well一文中讨论了阅读的魅力,并提供了一些良好阅读的建议。作者强调了阅读小说的重要性,阅读小说要慢慢阅读,有目标地受到所阅读的作品的影响。作者还建议开始阅读很多书,但只完成一部分,重读自己喜爱的书,以及随意购买书籍。在文中,还提到有声书被低估了,虽然有声书的质量参差不齐,但可以是重读熟悉作品的好方式。作者强调阅读小说对于成为一个非系统化的思考者和保持松散的诗意思维的价值。
- Alan Chan 迁移 Heptabase Public Wiki 的网站后,更新了名为 *The best way to acquire knowledge from readings的文章,讨论使用 Heptabase 从阅读中获取、保留和应用知识的五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突出重要的段落,将内容分解为细粒度的概念,绘制概念之间的关系,将相似的概念分组,以及将新学到的概念与先前知道的概念集成。作者强调了将笔记原子化和将知识分解为更小部分以深入理解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文章还讨论了选择正确的学习工具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形成良好和不良习惯的影响。
观影
- 8 月 18 日,Netflix 上线了周星驰监制的动画电影《美猴王》。在这部影片中,美猴王的形象更符合西方的口味,所以如果对猴哥有「偶像崇拜」建议审慎观看。故事以一只与众不同的猴子展开,他对对危险的无畏态度却让他被族群中的长者和同伴驱逐。而他为了要成为永生的王者,他闯入东海龙宫偷取定海神针,得罪了龙王。之后他带著金箍棒铲除各种大小恶魔,旅途中他遇上一个名叫林的农家女孩,两人携手打怪的过程中,原本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也逐渐被这位小女孩融化。
- 我的奈飞账号是通过奈飞小铺合租的,这是一个专做账号合租的网站,有官方自营的奈飞、迪士尼、Spotify、YouTube 和亚马逊合租,也有网友们开的个人合租。购买时输入
justgoidea
可享九折优惠。
- 我的奈飞账号是通过奈飞小铺合租的,这是一个专做账号合租的网站,有官方自营的奈飞、迪士尼、Spotify、YouTube 和亚马逊合租,也有网友们开的个人合租。购买时输入
视频
- 耐克二十年前在中国的广告,让运动触手可及。现在重看这段广告,回味无穷。
音乐
- 在听 Spotify 的推荐歌单时,有一首《相思河畔》引起了我的兴趣。这首歌流行于 60 年代的台湾,凤飞飞、陈淑桦、蔡琴都曾演绎过,陈百强和梅艳芳还翻唱了粤语版本。不同的版本听下来,还是更喜欢蔡琴低回委婉、淳厚沉稳的嗓音。都说蔡琴的歌声像是一杯陈年老酒,此言不虚。
五、杂七杂八
- 我把在腾讯云注册的
.com
和.puls
域名转移到了 Cloudflare,因为转入的时候会自动续租一年,算上现在的汇率,价格也比腾讯云要便宜。 - 由于 Cloudflare 目前还不支持
.top
的域名,比较了 NameSilo、GoDaddy 和 dynadot 三家平台,选择了后者。- dynadot 也是运营多年的域名管理平台。界面清爽,有中文显示,支持隐私保护,支持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多种付款方式,还可以对指定的域名进行监测、交易。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
.top
域名在其他平台续费都要 10 美元左右,这个平台只需要 5 美元。
- dynadot 也是运营多年的域名管理平台。界面清爽,有中文显示,支持隐私保护,支持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多种付款方式,还可以对指定的域名进行监测、交易。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
- 周末,我用 Zola 重构了 Newsletter 的站点,托管到 GitHub 后部署在 Vercel 上。
- Zola 是用 Rust 语言写的静态博客生成器,速度很快,可定制化,部署也相对简单,非常适合做个人博客和文档站点。缺点就是中文教程严重欠缺,像我这种没有代码基础的,只能是搭建好基本框架后,一边问 ChatGPT 一边改代码。
- 重构之后,可以直接在站点阅读去年的存档内容,而不再需要跳转到竹白或我的博客了。今年的已发布内容可在《2023 年已推送列表》中查看。
- 如果您想要搭建自己的博客(个人网站),现在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由国人开发者开发的 Gridea。
- 这是一个提供撰写、托管、自定义域名的全功能 Blog 工具;
- 您不需要有 VPS,也不需要会写代码;
- 注册成功后,只管发布文章就行了;
- 每年 10 美元的费用,现在去 Product Hunt 投票,还能获得 20% 的优惠券。
- 中文的开源字体一直不算丰富,常见的高质量字体,除了思源字体之外,就是霞鹜字体了。璇玑造字近期发布了「朱雀仿宋」开源仿宋字体计划,志在最终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多语言的正文仿宋解决方案。
-
从现在发布的预览版字体来看,单字的质量尚可,缺少一些生僻字,异体字。
-
END
如果您觉得本期的内容还不错,欢迎您的订阅
您还可以在 Telegram 的频道找到我
顺颂时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