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a16z 的 AI 赛道观察总结,认知进步,值得参考。

「分类是个工具而不是现实」
不过这样分类确实能帮助理解。

7点总结:

  1. Agents 不再是一个包含AI陪伴的大主题,而只属于生产力工具。
  2. 强调 voice-first,通过说话用户能分享更复杂的甚至未完成的想法。
  3. 强调 in-flow,最好的应用节点在用户的原有工作流里。
  4. AI 陪伴,会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游戏一样沉浸,像真实的关系一样会进化。
  5. AI社交,AI陪伴是人与AI的交互,而AI社交是AI和人群在一个虚拟世界场里的交互。
  6. AI创意,被划为单独的一类,并且细分了内容生成和内容编辑
  7. 个人成长类,包括个人教育、生活健康、个人金融

a16z 的投资理念:

Weird+Working,很怪但很成功

  • 在消费领域,决定成功的不是一个团队的基因或洞察,而是产品的魔力和创始人的直觉。我们观察,而不是预测。聚焦寻找魔力和动力,并在背后投资
  • 在文化迁移和平台迁移的交汇处投资,新的产品诞生,新的消费行为诞生
  • 成功的消费产品由于早期的使用场景令人惊讶而产生口碑传播效应,但是通常这样的产品能够满足真正的需求,并在参与度和留存指标中胜出。

分类一:创意和生产力工具

内容生成

  • 从空白页面生成作品
  • 在浏览器中使用开源模型
  • 不同内容形式的混合
  • 让用户去创建自己的apps

内容编辑

  • 在一个工作空间里整合多媒体工作流
  • 在平台内的继续优化,比如放大
  • 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修改,而不是重新生成
  • 自动同步发布内容,比如YouTube 的长视频自动变为tiktok的短内容,变成播客或者博客。

生产力工具
以前的AI只能帮助用户组织任务,notes,todo,日历
而不是完成任务。
这一代AI的核心是 translate instruction into action

  • agents,完成预订餐馆这样的常见任务
  • voice-first,声音常常是更方便更自然的交流方式,让用户能分享更多复杂的甚至未完成的想法。从语音听写总结,到全天候的采集环境音频。
  • in-flow,context 切换是致命的,有了AI之后,用户不应该离开flow,而是在合适的节点自然遇到合适的工具。助理应该是存在于用户工作的地方,存在于原有的 context 中。
  • 自定义工作流,通过自然语言来建立自己所需的工作流,如 IPO 发布就通知我,等等。类似以前的 google alerts,或者即刻。

分类二:陪伴与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