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好久不见,朋友们

好久不见,朋友们,你们都好吗?希望大家都好。

给大家同步一下近况。

第一,最近我家又添了一个宝贝。

业界一般传说“IT男必生女儿”,看来我已经被两次验证,不是正经IT男了。不过这也无所谓,我以前经常引用吴军老师的一句话:“中国一流的程序员很少,三流的经理很多”——看,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好久不见,朋友们

不过借这个机会,也可以稍微说说在德国养娃的话题。

我逐渐发现,在德国养娃还是挺合适的。在这里,养娃的重点需求不是钱,而是耐心和陪伴。

从小孩出生开始,德国政府每月为每个孩子支付儿童金(Kindergeld),每个孩子每个月219欧元,直到18岁。如果想让小朋友吃得健康有营养,这些钱绝对足够了,甚至还可以从中拿一部分补贴家庭伙食费。而且从进小学开始,公立教育完全免费,基本没有学费的负担。

课外培训当然也是有的,就我了解的,一般小朋友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到两个课外班,所以每周有几次课外活动。不过我见到的德国课外培训既不以考级为目标,也不以赚钱为目的,基本是秉承着“帮孩子发展好兴趣”的原则。而且,费用也相当低廉——我们这里的音乐学校,非常负责的老师给孩子上音乐小班课,每周40分钟,每个月收费是36欧元。

但是,如果只着眼于“便宜划算”,那么对教育的理解未免太片面。在这里,教育是父母需要亲自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联邦政府会定期给家长寄信,告知“您的孩子现在已经x岁了”,列出这个阶段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从幼儿园开始,学校也经常会有信件告知家长,有许多需要家长了解与配合的事情(以及许多事项征求家长意见)。幼儿园还有若干重要的仪式,比如一年一度的小朋友的生日,毕业典礼之类,全都值得家长正经对待。重点不是家长愿意出多少钱,拍什么照片,而是家长对活动本身有多重视,能营造怎样的氛围。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好久不见,朋友们

孩子的世界最是纯真,没有任何杂念

虽然我并不擅长社交,但我也觉得这不是坏事。我逐渐发现,幼儿园反而是社交的起点。我先是认识了班主任老师,然后认识了隔壁班的老师,然后认识了小朋友的好朋友,又认识了他的好朋友的父母……如同水面的涟漪,一圈圈地扩散开来。渐渐的,不只是享受其他人的帮助,也可以为其他人提供帮助了。前几个月,我们还收到园长的电子邮件,说“我们很喜欢你们这样的家长”。家里领导笑称:你这么快就跟大家都打成一片了。

第二,我在德国继续学习音乐了。

前几天有个朋友在问:怎么好像华人家长都要给孩子学钢琴,仿佛是个孩子就会钢琴。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但我知道,我肯定算例外,因为我只会弹手风琴。

在德国的一个深刻的感觉是,各种乐器其实没有高下之分,大家也不会一窝蜂去学习钢琴小提琴,以为这才“上台面”,同时认为其它许多乐器“不够档次”。在这里,我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会乐器,手风琴、大提琴、长笛等等相当常见。重要的是能够乐在其中,音乐作为共同话题,为大家提供了超越语言的全新沟通频道。

仲夏的一天傍晚,我把手风琴背到家附近的山顶上,和着晚风弹了几曲。旁边正在乘凉的几个德国姑娘,我每弹完一曲,她们都会鼓掌叫好。还有一位特别慈祥的德国老奶奶经过,专门跟我聊了好几分钟,说“你弹的有一些曲子是我们德国的,有一些是外国的,但是都很好听,你是音乐学校的学生吗?”

既然音乐可以给人提供如此多的乐趣,那么继续精进也是自然的选择。所以我在本市的音乐学校找到了手风琴老师。出乎我意料的是,她不光琴弹得好,许多地方一点就通,而且特别乐观,简直不像一般人印象里的“老师”。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好久不见,朋友们

我和我的手风琴老师Anja Schuman

我上完第一次体验课,她故作神秘地问我:“我从来没接触过亚洲学生,你们亚洲人,噢不,中国人,是不是人人都能把手风琴弹这么好?”

有一次因为堵车没法按时上课,我正满头大汗地跟她发消息解释道歉,她却打电话来说“我们都是成年人,你还要接送小孩,我懂得你的情况。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定要开心最重要。我也很感谢你今天没来,我之前连着上了好几节课累死了,所以趁这段时间偷偷跑出去给自己买了个冰激淋,你看我已经吃快吃完了,你也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兴才对呀。”

跟音乐学校签合同的那天,我给自己开了个玩笑:“从今往后,我也算是在德国学过音乐的人了”。

第三,我花4个月时间把德语学到了可以日常对话的水平。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要多久?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但是坦白说,我没有答案。我只知道,之前虽然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但最终突破还是下了几年的苦功夫。结果,一方面认为学会新的语言必然不轻松,另一方面,早就忘记了如何学会一门新的语言。

没有想到的是,在本市的VHS(Volkshochschule,可以翻译为“社会大学”)专心学了4个月德语之后,我竟然也可以完成日常对话了,甚至办理日常事务,都已经没有问题。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好久不见,朋友们

回顾整个过程,我觉得感慨最深有几点,简单总结如下。

最重要的是心理预期。以前总把“学一门外语”想得很难,但是在这里看看会说五六种语言的人到处都是(许多人甚至想要挑战“世界最难”的中文),于是自己的心理也有了变化:人家能学会,我当然也能学会。

其次是教学方法。欧洲这里学习语言的方法,与在国内的习惯似乎大不相同。课本基本没有双语的,从一开始就全部是目的语言,只是经过仔细编纂,保证了同一级别课本的单词量、语法点等等在同一水平。上课主要就是大量的交流,老师让你把课堂上的场景和自己的经历及观点联系起来,可以说,每一课都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铸造全新有机体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所以死记硬背之类也是完全行不通的。

我也发现,之前在国内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比如复习、预习,难点标注(每个人认定的难点都是不同的,所以难点的识别需要建立在自己的仔细研习之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办法。而且这里的老师完全不怕你问问题,老师好几次对我说:“对呀,有问题就多问我,我很欢迎,这样我也才知道你学得怎么样”,身为学生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这段学习经历也让我感到,学习不是“各自爬山”,而是携手共进,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他人,也被他人帮助。在被老师刻意教导了几次之后,我发现不但自己的语言水平有了提升,我竟然还能帮助世界各国的同学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大家的喜欢——这应当也是学习的要义之一,但之前一直被忽略了。

第四,关于这个公众号的未来。

这是一个有七八年历史的个人号。我在这里碎碎念了很多,收获了朋友们的大量赞赏,也得到了许多读者的留言启发。更因为大家的包容,靠推广内容赚了一些小钱。不知道大家的观感如何,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个小地摊,不求喧嚣闻达,但求温情自在。

因此,鉴于形势,未来我仍然会保持更新,但未必能保证更新的频率。主要内容以生活感受和读书感想为主,也会转发朋友的好文章。至于推广,能不接就不接了。前一段看了朋友的一则感慨:曾经输出过各种优质内容的公众号,纷纷沦为了推广文的奴隶。虽然当时的截图说的并不是我,但我还是于心有愧的。虽然赚钱的事大家都喜欢,毕竟还是有些事情比赚钱更重要。

还记得王鼎钧老先生说的,“竞逐名利是向前看,恋念情义是向后看。人,从情义中过来,向名利中走去。有些人再回情义,有些人掉头不顾。”

努力做个“再回情义”的人吧,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