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经历是一种财富。这是对的。经历不仅可以提供经验,还可以提高阈值。很多事情你没有经历过,会觉得很可怕;经历过了,也觉得不过如此。

之前我写过《 让自家系统瘫痪,这事我也干过》,那可以算我工作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夜。不过它还算不上“最艰难的一天”。下面我要讲的,就是“最艰难的一天”。

故事发生在好些年前,当时我在上海,正考虑离职,换一个发展环境。当时谈了广州的一家公司,做的是外贸电商行业,希望我去管理整个技术部门。对我来说,挑战还是很大的:这个行业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不认识现有技术团队的任何一个人,更重要的是,虽然我之前有过一些团队方面的经验,但真正独立管理20来人的整个部门,这事我真没干过。以前只在杂志上看到不少关于空降兵的报道,总的感觉是:风险很大,成功率不高。但是怎样才能顺利着地,标准答案是没有的。

开始我打算慢慢熟悉,逐渐接手。不料事情比我想得要急迫许多:因为新东家的需求很迫切,这边离职手续还没办完,那边就要开会决策开发事宜了,我只能先过去广州安排几天工作,再回来接着走离职流程。

到广州的第一晚,和核心团队吃过饭聊了聊,了解了基本情况。第二天早上,HR直接把我带到技术部门,给大家做了个简短的介绍,然后,就剩我面对整个技术团队了。不过本来,HR留下来也帮不上忙。

该怎么办呢?我手里只有大家的简历,虽然HR之前做了介绍,但谁是谁我现在还对不上号呢。加上IT男多半是闷骚类型,不会主动讲话。于是四下安静,只有屏幕的闪烁和键盘的敲击,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坐着。以我之前的经验,至少应该有一两个人出来主动沟通的,但一个也没有。大概因为业务增长太快,初始团队成立较早,所以大家习惯于闷头做事,还没有建立起职业的工作习惯。

我可以选择干等,等到中午吃饭,但这不是好的选择,而且不利于以后的工作。不干等,又要做什么呢?我仔细想,好像我看过的书里面,没有任何一本书讲过空降兵落地以后应该干什么。这可真是难题,甚至比写程序难多了。写程序遇到难题,还可以去网上搜索。今天这个局面,没有任何人能告诉我怎么办。更见鬼的是,我明明心急如焚,还不能表现出来,让其他人看到。

我再仔细观察,发现办公室旁有一个会议室,估计是开发专用的,一直空着。于是我坐了进去,紧张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再仔细想想,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要和大家熟悉,建立信任,留下好的印象,方便以后开展工作。想到这里,我把一堆简历掏出来,一份份仔细看看,回忆刚才的介绍,大概有一半的人能对上号了。

接着,我决定就在这个会议室和大家一对一地聊聊。选择这个会议室,空间比较封闭,会冲淡陌生环境给我的生疏感,一对一的单独谈话,也有利于我把握谈话的气氛,防止意外引发群体的情绪。

我把简历按工作经验从浅到深排好顺序,再挑出现在能认出来的人。然后先从工作经验少的,能认出来的员工开始谈话。主要的话题包括最近在做什么工作,对公司和工作感觉如何,与团队其他成员如何配合,需要什么帮助等等。每谈一点,我都在纸上记下回答,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也要告知后续的安排。当然,对我来说其中很重要的问题是“与团队其他成员如何配合”,因为我或获得更多关于其他人的信息,对下面的谈话非常有帮助。谈完,我再请他去叫下一个同事进来,这样就避免了我叫错人的尴尬。

就好像侦破连环案件一样,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工作时间不长的员工已经都谈完了,而且是越谈越不紧张,越谈越有把握,知道哪些话题适合谈,哪些不应该谈。对于剩下的人,我也有了足够的了解,把握多了很多。只是等到我起身,才发现全身都已经湿透了。

下午的谈话算不上一帆风顺,但效果也不错。对整个团队的构成,现在在做的工作,面临的困难,主要人员的角色和想法,都有了大致完整的了解。晚上我再和核心团队吃饭的时候,能聊的东西就多了很多,而且谈得很兴奋。唯一出乎我意料的是,回到住处就直接睡着了,因为高度紧张的长时间谈话,实在是太消耗精力了……

这一天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回忆整个职业生涯,我还是认为这是最艰难的一天,甚至胜过刚上班的那段日子。即便是有过一些年的工作经验,突然来到陌生的城市,全新的公司,面对陌生的团队和气氛,仍然是高度紧张和备受煎熬的。不过从后来的工作结果来看,最艰难的那一天我做得还算不错,至少不能算坏。

后来的工作中,我也仔细观察过一些空降兵是如何开展工作的,确实有不少人在上任第一天就和会大家做单独沟通。所以我确信,我当时的选择是对的。继续的思考表明,这么做确实有不少好处,虽然我当时未必明确意识到了。我把它们列出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第一,采取了面对面的直接沟通,而不是邮件、电话等间接沟通。

双方还不熟悉的时候,实际是在互相探索。如果采用间接沟通,因为接触有限,所以很容易产生隔离感或者是误解,为以后的工作开了坏头。相反,直接的沟通,可以全方位地接触对方的眼神、表情、姿态,很容易直观感知对方的反应,方便建立信任合作的基础。

第二,对全体人员沟通,而不是只于骨干沟通。

有些人喜欢只对骨干沟通,认为省时省力,我不赞同这种观点。首先,骨干未必能准确地传达你想向大家传达的信息,很可能传走了样;其次,只与骨干沟通,可能引起其它人“厚此薄彼”的怨念。尤其是,如果之前的团队并不能做到公正评价,赏罚分明,只与骨干沟通反而容易造成负面效果。

第三,沟通时认真记录对方的言论。

这一点是我后来从《 知人善用》上看来的。或许你的记忆力本来就很好,他人说的话都能记下来。但你对面的人未必知道这一点。但是如果认真地把对方的观点都写下来,无论你的记忆力如何,都显示出对谈话的认真和对对方的尊重。当然,记录只是第一步。如果你只记录,不行动,久而久之也会丧失信任。

在我看来,世界上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难的问题”,可以靠个人冥思苦想来解决;另一种是“复杂问题”,光靠冥思苦想是解决不了的。从事技术的人往往更擅长解决“难的问题”而不是“复杂问题”,甚至会逃避“复杂问题”。但是对我来说,“上任第一天”的经历硬生生地拔高了我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所以尽管以后还遇到过更复杂更困难的问题,“艰难”的感觉都没有那次来得深刻。所以叫它“最艰难的一天”,是名实相符的。


本公众号尚未开通原生“赞赏”功能,希望赞赏的朋友请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给我留言当然也很欢迎。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工作中最艰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