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BGM,这是一首“有年代感”的乐曲,自己编配的,希望大家喜欢。
有时候,身边有朋友跟我说:看你写公众号,似乎这道理也懂,那道理也懂。但是实际生活里面,许多时候做得也不算好呀。
是的,我必须承认,这就是现实。在我讲道理的时候,我会尽量讲得好。但是到实际生活中,我未必时时刻刻用得好。
为什么呢?我想来想去,想到刘瑜的一本书的名字:观念的水位。
“按道理来思考”当然是好的习惯,但按道理来思考也是相当消耗精力的事情。如果凡事都“按道理来思考”,估计一天能干的事情相当有限。
于是,我——或者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都会在潜意识里把世界分为两部分:水上的部分,水下的部分。
水上的部分是明确可见的,我们感到的是新鲜,需要时常聚集精力来观察、探索、思考、应对。比如对下一份工作的选择,到底是去甲公司还是乙公司,通常我们都会多方收集信息、找人讨论、反复思考。前面说的“按道理思考”,也在这个范畴里。
水下的部分是不可见的,但我们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只有当它没有“按照惯例”出现时,我们才会感到异常。比如我就习惯了每一天(至少每周)要看一两本书,学点新鲜东西。看了未必有收获,但一段时间不看,就会觉得不太自在。相反,如果把它放在水面以上,看书当然仍然会有新鲜感,但一段时间不看书,并不会不自在的感觉。
把“定期看点书”放在水位线下,看起来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我也要承认,有些不好的习惯,也潜藏在水位线下,所以尽管我懂道理,知道“不该这么做”,但因为这些习惯在水位线下,所以平时发觉不了,或者即便发觉了,也因为要调动很大的精力来改正,不得不放弃。
这样看来,把更多“好”的东西放在水线以下,成为“习焉不察”的部分,成为“天经地义”的认知,会是不错的做法。
龙应台曾在书里讲过一个故事(大意如此)。有一次她问她儿子,你们年轻人这么叛逆,要改变这个推翻那个的,有没有想过要剥夺大家的言论自由,剥夺普通人的投票权?他儿子非常惊异地说:妈妈,你怎么会问这种问题?这些东西,我们从来也没想过去推翻呀。
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受过理想主义的教育,长大了又发现世界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所以面对“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所谓文明,不过是丛林法则换了一张皮”的嚷嚷,内心总不免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应该相信哪些,不相信哪些?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很惭愧的发现,原来对言论自由和普通人投票权的尊重,早已在某些人的水位线以下,但还不在我的水位线以下。
我也发现,水位线的形成,和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从小到大,身边的人、经历的事都在支撑“要尊重其他人的言论自由”,“要尊重大家的投票权”,那么,对言论自由和投票权的尊重,就很可能处于水位线以下。
这也可以被我的经历证明。小的时候,我父亲总教育我“要多动脑筋,哪怕是玩也要动脑筋”,所以在我看来,遇到问题多动脑筋思考,这是天经地义的;我父亲也教育我“不要盲目崇拜伟人,伟人也是凡人”(甚至专门和我讨论过“毛主席贪不贪吃”的问题),所以我自我感觉容忍度比较强,成年后也没有太多“幻灭”的失落,“伟人也必然有缺点”在我的水位线以下。
当然,这只是我的水位。你或许发现了,我刻意没有使用“习惯”或者“世界观”之类的说法,而是使用“水位”,这是有原因的。
“习惯”和“世界观”这类说法,某种程度上也和“水位”重合,但它们更多用来界定性质,而不是程度。而现实世界的差异,很多时候并不在于性质,而在于程度。
仍然拿读书举例。我的水位是“每周看一两本书”,你的水位或许是“一个月看一两本书”,所以,我们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只是水位线(程度)有所差异。但是,如果用“习惯”和“世界观”之类的说法,就很容易变成“习惯不一样”,甚至再夸张一点,“世界观不同”。在这个大家都没太多耐心的时代,下面的逻辑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的”,“三观不同,避免沟通”。
读书的例子或许太简单,但我确实深刻体会到,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分歧和差异,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道不同,不相与谋”。许多时候,大家认同的方向并没有差异,唯一有差异的是大家的水位。
你觉得写程序必须有充分的测试,他觉得时间紧不需要那么多测试。这并不是“道不同”,既然大家都认同“保证写出高质量的程序”,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大家的观念里,测试所在的水位不同。既然只是水位的不同,就不必简单祭出“道不同,不相与谋”,可以坐下来商量。
你认为人生就是应该努力拼搏奋斗,他认为亲人朋友的融洽相当重要。或许这也不是“道不同”,大家都希望有幸福的人生,唯一的区别在于,大家的观念里,生活留多大一部分给自己,多大一部分给别人,水位不同。既然只是水位的不同,就不必简单祭出“道不同,不相与谋”,了解自己的水位,认识对方的水位,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经常说,“求同存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明确认知到,自己的以为和认同,无非是一根水位线,在它之上或者之下,还存在着其它的水位线。不同的水位线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
为人父母之后,似乎忽然多了一重看世界的角度,以前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似乎不那么天经地义了,以前觉得不可理解的事情,竟然也能看出来来龙去脉。所以,有这篇文章。
今天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书是《长乐路》。它描写的是上海一条普通的道路——长乐路上,几乎普通居民的故事。
如果你不清楚“和平队”是个什么组织,起码可以相信,它不是一个反动组织。最近几年,我印象不错的、老外写的关于中国的书,相当大部分都来自和平队的成员。比如何伟写的《江城》和《寻路中国》,梅英东写的《再见,老北京》和《东北游记》,以及今天说的,史明智写的《长乐路》。
很多时候我很佩服这些老外写的中国,既不要堆积绚烂华美的词藻,又不要设计惊心动魄的情节,更不用营造波澜起伏的情绪,只消平实的语言、缓缓的节奏,就能让你体会到平凡生活中的趣味。
《长乐路》或许讲的是平凡人的平凡人生,但是,平凡的作者把书写出了不平凡的味道。
最后,之前我写过《 回忆我的高中语文老师》,许多人对主人公易老师表示了兴趣。最近易老师也开了公众号“一夷以易”,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达该公众号最新的文章,欢迎有兴趣的读者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