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妈上周经过武汉,昨天感冒了,能诊断吗?

就诊经历回顾:

由于我妈1月13日经武汉高铁站回到广州,1月21日出现咳嗽有痰无明显发热症状,身为人子,自然是焦急万分。今天上午,好说歹说劝了老妈到医院去做筛查确诊,希望能过个安心年。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市两级均为定点医院),我们面临急诊和发热门诊两个选择。由于老妈没有明显发热,我们选择了急诊科,向分诊处告知了感冒症状以及8天前曾到过武汉高铁站的情况,表达了希望自费做新型肺炎病毒筛查的诉求。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妈上周经过武汉,昨天感冒了,能诊断吗?

我心想,现在全社会对疫情这么重视,那么病毒检测应该是【宁可多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的原则吧?咱也没想着占国家便宜,该给多少检测费给多少,查了才安心。没想到护士说她们医院尚不能做新型冠状病毒的筛查,广州只有疾控中心可以查。在该院要进入(外送)病毒筛查程序需要院长签字同意,如果坚持想要筛查建议我们直接去疾控中心。

这……

考虑到必要性没那么强,也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决定就地诊疗。

于是先测量体温,36.3,无发热,再经医生检查与验血,得出诊断结论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性”。接诊医生再次证实,该院无法做病毒筛查,只有疾控中心才可以。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妈上周经过武汉,昨天感冒了,能诊断吗?

于是,我们怀着欣慰但仍然有点忐忑的心情回家了……

总结今天去医院摸索出来的几个情况:

1.当前(1月22日)广州的定点接诊医院(广医附一)并不能直接确诊或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诊科医生表示该院目前无法做该病毒的筛查,广州只有疾控中心才可以做。

2.定点医院对近期(8天前)去过武汉且有感冒症状(咳嗽有痰但不发烧)的病例仍是常规接诊,且并不登记地址,并不询问记录接触人员。只有发热病例会特殊对待(具体措施有但我不清楚)

3.非定点医院(中山附一)设置有发热门诊分诊指引台,对不发热用户实行常规分诊,并不引导至定点医院。

4.在上述两家医院都看到提醒(要求)戴口罩的标识,医护人员防护严密,就诊人员和家属佩戴口罩比例目测超九成。作为病人家属我认为比较安心,不会担心在医院交叉感染。

5.广州地铁昨天发布消息称将全线启动体温检测,但我1月22日下午15点在二号线海珠广场站与南浦站分别进站,均未被检测体温,也未见体温检测点。

我的几点疑问:

拜托各位前媒体同行们帮忙问问,感激不尽。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快速诊断能力什么时候会普及到所有定点医院?当前的确诊诊断时间是多少小时?未来预计能缩短到多久?市民主动去做筛查的费用需要多少

2.鉴于此前报告的确诊病例中有多例并不发烧或者只有低烧,定点医院以发热门诊替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门诊,是否足够筛选出疑似病例?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已扩散至多个国家和城市,且已证实人传人,用【是否到过武汉】作为关键的风险评估依据,这一招还能用多久?当前是否已经出现未曾到过武汉且未密切接触武汉相关人员的感染者?

4.请问广州地铁的体温检测预计何时全面覆盖站点?启动措施的依据是什么?情况好转到什么程度会撤销?

5.应对疫情,我们的物资、人员、技术各方面都准备到什么程度了?官方信息发布和媒体报道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能不能再给力一点?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妈上周经过武汉,昨天感冒了,能诊断吗?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我妈上周经过武汉,昨天感冒了,能诊断吗?

我的几点推论:

声明:本人不具备医学知识背景,以下推论仅为个人推测观点,供读者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就医指南,本人无法确保其可靠性。

1.由于病毒诊断试剂盒的开发与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推测目前国内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能力的机构还很少,可能还没有实现省会城市全覆盖。近几天确诊病例数量增加可能主要原因是因为诊断试剂盒的供应量稍微提高了一点,能确诊的病例也就增多了。相应地,应该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因为诊断试剂盒的供应能力不够而尚未得到确诊。

2.基于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现状,预计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能力在一两个月内会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定点医院,届时漏诊比例应该能控制到较低水平。

3.通过体温和询问武汉旅行居住史来筛查潜在病例是无奈之举,这个病毒感染不一定带来明显发热,以及可预见的二次三次传播途径,我个人觉得这标准很快就不靠谱了。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做好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