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注: 随着新冠病毒在海外多个国家蔓延,中国人在疫情期间曾遭遇的困境也在海外一一重演,也引发部分国人嘲讽外国政府不懂抄中国作业。必须表明态度,这种嘲讽既不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道德,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以下是海外华人Bing接受澳洲媒体SBS电台采访的对话,经授权发布在这里,帮助大家直接了解海外民众面对疫情的情况与心态。

SBS提问:你有没有抢购囤积厕纸、食品等物资?去超市时购物有没有比以往特意多买一些东西?

我没有囤,感觉家里买太多也放不下。而且我觉得本次囤货并不是基于一个理性的判断,基本上还是panic buying。

以囤货的热点厕纸为例,日本,美国,新加坡都出现了抢购,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并不是基于澳大利亚本地供应链的现状,而更像被全球抢购浪潮卷席了。 这种抢购给正常市场运作带来了压力,没有必要跟风。 当然这是我个人选择,如果其他人选择适当购入一些必需品我觉得也没什么问题。

SBS提问: 就你观察,造成很多人恐慌式囤物的源头是什么?

应对突发事件的恐慌性购买是一个比较常见公众情绪。这个时候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不是依据自身的需求,而是对现有社会机制失去信心以及对未知情境的担忧。具体到这次,我觉得除了这些引发恐慌性抢购的普遍因素外,还有比较独特的因素,和信息接受渠道有关。

从一月爆发疫情到现在,很多 华人都浸透在来自大量来自中国的信息流中,亲眼目睹了疫情的严重程度,本来就比没有这种切身感受的其他族裔更加警觉。并且,这种信息流也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固的叙事。封城,阻断交通,中断生产,集中力量建立大型专项医院的“硬核”防疫是这种叙事的绝对主角,而其他比较柔性的防疫被视作政府能力不足,效率不高,没有抄好中国的作业。

然而 现实中的防疫必须在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和尽可能维持正常生活中取得平衡,并不是越硬核越好。中国的硬核防疫目前看来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但也伴随了很多次生灾害。而其他国家的防疫也有得有失,都在摸索适合本国的模型。现实远远没有到可以对某种模式盖棺定论的时候。

但在华人信息圈中“硬核”模式已经成为样本的情况下,其他模式更容易会被解读成政府失灵,加重群体的恐慌心理,引发抢购,而如果政府和市场没有及时重建民众信心,则很快会扩散到其他族裔中,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囚徒困境。

撇开囤物这个话题,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其实自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信息的误读乃至误传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我想你也会留意或经历一些,能给我们分享并分析几个例子么?

我有看到一则SBS的新闻,一位昆州的传染病专家建议可以适当多买点必需品,但被传成了总理以政府名义号召大家囤货。另外,一些其他国家也有不少误传,比如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 有一个号召民众认真洗手的视频,被传成了英国政府承认自己能力不足,建不了大医院,只能靠百姓洗手应对。

政府一直说要从可靠的信息源接收关于疫情的信息,一方面我们看到其实从联邦到州层面都在努力地更新,让大家知晓,甚至用中文的方式希望触及到更多受众,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更多信息。你认为政府提供信息的渠道足够吗?

我认为不够,政府和很多当地媒体都有努力提供有效信息,比如我看到SBS昨天就有文章从行业供应链角度分析为什么不用囤厕纸。这些都是很及时的新闻,对制止恐慌非常有效。

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政府以及传统新闻媒体的声音,在华人信息生态中处于边缘地位,往往要经过华人微信公号重新措辞过滤一遍后才能传递给很多一代大陆华人。而不少微信公号本身因为平台倾向限制和对营利的追求,往往追求耸动和爆点,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这种传递过程也是叙事模式更改的过程。

以SBS为例,你们最近做了很多疫情相关的报道。但就我观察,传播最广的就是那篇“专家建议适当储存食品”,并且虽然文章有提到不要恐慌,要听可靠信源信息,但它在传播中基本上起到了促使恐慌抢购的作用。

我觉得政府和媒体,在具体新闻上,要提供更加全面及时透明的信息,并且考虑到传播中误读的可能性。而在整体新闻生态上,怎么积极参与建构一个高质量高效,符合当地社会需要的信息生态圈,并且在华人信息接收渠道中让高质量信息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我觉得这是目前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