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010 鹿鸣

*马和之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今天来聊一聊《诗经》「四始」诗之一《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经·小雅·鹿鸣》

按照主流角度去赏析这首诗歌,我们通常会把其归为燕饮诗,类似于今天领导宴请下属的场面,不同的是,那个时候人与自然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君与臣的关系更加和谐,宴饮的目的更为单纯(其主要目的在于显示周天子的慈惠之心)。

或许,我们可以来谈论一些次要的,细枝末节的部分,我相信这一定很有趣。

为什么要以「鹿鸣」起兴

这其实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写鹿;第二,为什么要写鸣。其中第二个问题可能在大家看来有些莫名其妙,你管人家叫不叫呢!不,鹿本可以安安静静地吃东西,所以描写它的鸣叫声就有一层作者所寄托其中的含义。

那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羊、牛、「佩奇」等动物,而偏偏是鹿呢?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010 鹿鸣

*马和之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鹿作为一个食草类动物,性格温顺,喜欢结伴群体生活,有稳定的配偶,善于疾走奔跑,胆小细致。如果我们把它迁移到人类社会,鹿的乐群性(谓与友朋相处无违失)就比较突出,可能你的周围会有此类品性的人。用一个更加人类化的词语来解释这种品性,可以称之为「诚挚可爱」。再用古书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来说明,宋代人刘斧《青琐高议》讲鹿王为拯救受困群鹿,冒死向楚王求救,群鹿得救后不久,吴楚交战,鹿王知恩图报,助楚王战败吴王取得胜利。这体现出来一个「知恩图报」,再到人类社会,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对「知恩图报」有一个主体对客体的事前的要求,不信,你看,这样的话,你的所做的目的性是否有了一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利益论的考量,换句话来说,就是你帮别人,是不是就是为了让他(她/它)在今后的某一刻「报答」,如果不是,你为什么要考虑客体该考虑的问题,假如多次落空,你还会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个人吗?这其实很负责,但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选择,可以有对群体的道德要求,不可以有对个体的道德要求(除非那个人是你的孩子,你要进行正确的教育),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能够像一只鹿一样生活吗?

其次,鹿是具有警觉性的一种动物,不会随意让别人亲近,既然要燕饮嘉宾,必须能使嘉宾合意才行。既然以鹿起兴,应该就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燕饮的气氛一定得是和谐的,只有具备和谐的环境,与嘉宾的品德抱负相适应,才可以使他们安然地进行燕饮。

宴饮以「旨酒」飨客,不是目的,追求的乃是和谐的人际关系,故诗中以招朋引类的鹿鸣相比,并以鼓瑟吹笛的乐声相伴,成功地渲染出一种既庄重又欢乐融洽的氛围。 ——褚斌杰·诗经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114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鹿为何而鸣?

我觉得让小孩来回答这个问题会更好,就去简单地给孩子介绍一下鹿的生活习性,然后让小孩代入其中,问他,如果你在野外游玩的过程当中,遇到一片鲜美的青草(你自己根本吃不完),你会不会叫你的好朋友过来一起分享呢?若有一个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会」,那么我们知道了「鸣」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友善的分享的欲望,如果你站在小孩的角度,那你的「鸣叫」声中可能还带着些许的炫耀,内心独白应该是这样的:我发现的这片青蒿!厉害吧!还不赶紧给我竖个大拇哥。我们成长为所谓的「井井有条」的大人后,还会像鹿那样发出天性的呼唤吗?呼唤自己的朋友或伴侣一块儿享用自己单独找到的食粮吗?(对人来说,可为物质或者精神)或许我们会「考虑」,思考的时间过长,其实性质就不一样了。

以一种姿态立于职场

在燕饮的这个过程当中,君保有诚恳,臣持有独立,当然,我们并不能将其和今天的领导与下属的关系进行一一对照,但是我们可以从低位者的角度来讨论一下,作为打工人,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来立于职场。

时间⏱️暂停——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内心活动:不管你(作者)说什么,现实不就是要在领导面前演一套应有的样子吗?虽不想但是为了……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岂不是把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给交出去了吗?不就变成了这集播客中主播口中的「小张」了吗?那将会被 ChatGPT 取代。(这集播客名为:AI狂飙的时代,人还有价值吗?来自「不合时宜」)

首先,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打工人,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理应保持真诚,这应该是发自内而现于外的,光这一点,就很少有人做到,我们姑且将责任推给社会环境。那么,接下来的这些,我想应该是我们自身可以控制和改变的。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010 鹿鸣

*DOOGHOOD × 拟泥 ni ni 《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

作为打工人,应该在内心对当前的决策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换句话说就要看这位领导是否真恳诚、是否待人平等、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是否善于识人……也就是说,应该是作为基层员工要对决策者有一个「考核」,如果没有达到你自己的标准,你是否有勇气换掉它,换掉那份工作,不过,作为一个现代打工人,一个成年人,我往回一想,可能我们现在都时常会说一句话——「习惯就好了」,但是又转念一想,对于刚开始就是压迫或者毫无原则的领导,这句话应该变为——「习惯就悲哀了」,悲哀的是什么?悲哀得是你变成了你当初最讨厌的样子。

《诗经》当中的宾客有足够的底气要求当权者以最大的诚意宴请诸位,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宾客不言,却能让统治者做到重贤尊道,做到酒食招臣下,承筐表诚意。那么我们是否缺失了这样的底气呢?那么这个底气来自哪里呢?我想这里面一部分来自你的能力(表现为技能、人际交往、执行力,等等),一部分来自你的勇气。(或许你也可以养一只小狗🐶,让他永远做你的后盾)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010 鹿鸣

*DOOGHOOD × 拟泥 ni ni 《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

很久(4个月)没有更新了,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勇敢爱别人,努力爱自己。

文章中所有 * 的部分均为 caption。


参考资料:

  1. 《诗经·小雅·鹿鸣》“鹿” 意象阐释,岳泓,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总第49期)
  2. 《鹿鸣》与周代礼乐制度,冯茂民,山西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