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轮火星探测窗口期到来,这次终于有中国一份。今天,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预计在7个月后抵达这颗与地球紧邻的红色行星。
从17年前载人航天的举国欢腾,到13年前“嫦娥”奔月的欢欣圆梦,再到今天正式启动火星探测, 中国航天的征途越来越遥远,公众对新进展的反应却越来越冷淡。
火星探测话题在微博热搜排名第16
这也很好理解。飞离地球越远,距离大家的日常生活就越远。 经济压力如此巨大,国际形势空前复杂,病毒肆虐,洪水滔天,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砸50亿去探测火星?
这个问题,上世纪登月时期的NASA曾经回答过一次。这一轮登陆火星的世界竞赛里,中国也需要一个认真的回答。
有一种常见的误区以为,探索火星或其他遥远行星的意义在于给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找个备份:
地球环境污染严重,人口膨胀,资源濒临耗竭,气候变化异常,核大战阴霾笼罩,总有一天会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要准备好移居到其他行星。
这种说法是哄骗环保小清新的。
地球的确面临着以上提及的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对人类文明严峻的挑战。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人类怎么糟蹋,在以千年万年为尺度的近未来(相对宇宙纪年来说),地球肯定还是(相对)最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比月球基地适合,比火星适合,也一定比虚无缥缈的其他星系的类地行星更适合。
极端地说, 就算地球爆发一场核大战,或者再来一颗灭绝恐龙那种尺度的小行星,也依然比火星更适合人类生存。
倒不是说宇宙中肯定没有其他的天堂星球,而是因为其他星球再好,它也没有经历过与地球生物数十亿年的磨合过程,更没有与人类现有科技/工业体系相适应的资源配置。
一方面,人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畅快呼吸健康成长,并不是因为地球母亲恩赐了爱的乳汁,而是因为从光合作用的初代遗传编码写成制造氧气,地球表面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一步步被生物的力量改造成现在的模样,而地球环境也一代代筛选着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直到如今智人占统治地位。 地球孕育了生物,而生物反过来塑造了这颗蓝色星球的面貌。
假设千万光年之外的星系诞生了一颗与远古地球完全一样的行星,也并不代表那颗星球就适宜人类居住,也不代表人类可以用数十年的时间将它改造到让人类得以舒适生活的状态。
另一方面, 我们当前赖以维持70亿人生存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都是和地球的资源现状密不可分的,更进一步,我们的社会结构也是与地球环境相适应的。与地球紧密相关的重力常数、标准大气压,氧气浓度、硅元素的丰富储量,这些都是地球人认为理所当然但换一颗星球立马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基础设定。
换一颗重力低的星球,也许地面交通将不会成为主流;
换一颗大气压高的星球,可能历史将错过蒸汽机机时代;
换一颗氧气少的星球,燃油汽车除了加油还得带上氧气罐;
换一颗硅元素贫乏的星球,大概不会再有网上冲浪的体验。
假如以上的基础设定全都不同(换星球时这是100%会发生的),建筑其上的文明形态必然也将完全不同。
所以, 对于人类这个物种的现状来说,宇宙中不会再有跟地球一样好的行星,更不会有比地球更好的行星,我们探索火星也好,憧憬外太空也好,绝不是为了找到一个翻版的地球,更不可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地球。
只有承认了地球的不可复制与不可超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真正意义:
正因为其他星球不一样,我们才一定要抵达。
我们这代人和接下来的几百代人要活下去,地球绝对是最合适的选择。但是,人类这个物种要继续演化,我们缔造的文明想要继续发展,所谓“合适的、熟悉的”行星环境就成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囚笼。
其他星球或许不会有如此宜人的温度,但也可能有更便利使用的能源;
其他星球或许不会有刚刚好的氧气浓度,但也可能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其他星球上或许硅元素贫乏生产不了硅基芯片,但也可能天然就演化出了生物计算机……
环境变化促使物种演化,资源潜力决定文明上限,这才是探索并移居到其他星球对于智人这个物种来说最为重要的意义:
与脚下日益熟悉而乏味的行星相比,外太空拥有近乎无限的可能性,这是智人物种的希望所在,是人类文明的未来所系。
生而为人,有种责任。
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火箭等待发射
关于火星窗口期:
火星窗口期指的是火星和地球在无休止的公转周期里距离较近的时期,大约2年多一次,在窗口期发射探测器(或未来的飞船)前往火星比较省钱省时。当然,因为飞往火星需要一段时间,发射并非是等到距离最近的一刻才开始,而是致力于让整个航行里程最短。
这个七月,就是中国火星探索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