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是一个谜”,作者一定程度上帮我们解了谜。60个行业,2000多家企业,20万员工,总资产7.5万亿元。作者经过纷繁复杂的访谈和研究,帮我们窥探了一下这个商业帝国。

艰难的辉煌1和2,瞄准的是中信的前30年和最近10年。最近十年,由于风向变化和年代较近,书中更多地强调了党的领导,相比之下,第一部更加客观一些。第二部里面“新布局”部分的内容比较有意思,介绍了隆平高科、中信出版、金拱门、百信银行等案例。相比传统的中信集团业务,这部分业务对于我来说更加熟悉和亲切。

我的东家(即将成为前东家)作为中信集团的一员,书中不少名字在工作中都有所耳闻。很多做事风格和企业文化,直到读到,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种文化来自于这里。

中信作为红色资本,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波折。一本书中,讲成功的少,讲艰辛的多。任何一家企业,活到现在,一定都经历了太多磨难和困苦。经营企业哪有那么容易,很多投资者随便看看财务数据,就以为了解一家公司,差太多了。

中信的成功,非常不典型,有政府的扶持,有历史的制度红利,有偶然性。但是能看到,中信一直以来的文化氛围还是比较一致的:领导带头闯关,在能上杠杆的时间内将杠杆打到最高,在政策转向前夕及时掉头。这个背后,依赖的是整个集团“官商”的属性,政治敏感性极强。

中信的人很狼性,这一点无论是在做日常的工作中,还是书中都能展现出来。但是另一个侧面,这种狼性在国企中带有非常重的投机色彩:做得好了,团队拿功劳;做的不好了,集体背黑锅。这一点,不详细展开了。

虽然我工作以后一直在中信系内,但始终无法与中信的企业文化很好地融合。原来我以为这种文化是我司独有的,本书告诉我并不是,这是中信系共同的企业文化。中信的企业文化确实渗透到整个系统的方方面面。

本书对投资有什么启示呢?

本书充分展示了国企的目标,根本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对于国家意志的坚定执行,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在优先级上往往要高于前两者。这里不做判断,不同类型的企业拥有不同的目标而已。

以后在分析公司的时候,如果遇到国企,一定想一想,不要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国企。国企自有自己的逻辑。总的来说,大部分国企并不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至少在终点上,它并不和你(小股东)站在一起。

附:一些笔记。

  • 中信最早的全称是“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其实在20世纪初,上海也有一家称为“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机构,两个中信并无关系。最后国务院的批复报告将名称定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托”和“投资”位置换了一下,先有信托,才能投资,似乎意味着让中信自筹资金,自我发展。
  • 中信英文CITIC的全称是“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rporation”,而且LOGO是荣毅仁设计的。
  • 荣毅仁接替了王震担任国家副主席后,王震的儿子王军替代荣毅仁当了中信的第三任董事长。王军从1979年中信成立之初就在公司。普遍认为中信始于荣、成于王。
  • 王军当年的习惯至今仍然是公司文化之一:出差尽可能把旅行安排在晚上,这样不影响白天工作。
  • 荣毅仁不止一次明确反对中信公司涉足证券等金融行业,王军却建立了中信证券,而且认为投行业务是中信发展的着力点。
  • 中信证券首单IPO业务耀华玻璃是从华夏证券(当时的行业龙头)手里抢来的,而华夏证券后来成为了中信证券的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
  • “中信证券发展之初,它所获得的IPO项目大多是竭全公司之力,相互配合沟通,尤其是公司最高层的鼎力相助才到手的。”目前中信建投的企业行事风格可能就来自于此。
  • 被中信证券收购的证券公司:2001年青岛万通证券,2004年广发证券(未遂),2005年金通证券,2005年华夏证券(现中信建投证券),2012年法国里昂证券,2019年广州证券。
  • 奥运村、国家体育馆、鸟巢的建设项目是由中信集团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