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感谢Andrea赠书。
私募访谈录的第二辑将更多的视角放在了量化私募方向。虽然我自己是做主动股票多头(如果非要给自己的风格定个类的话)的,但是我也很看好量化在中国的发展。
私以为,量化作为一种现代化获取、分析信息的手段,无论是哪一种投资风格都应该掌握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投资中。当然,纯粹基于归纳法的所谓“量化投资”,我依然对其抱有难以消除的偏见。
相比于很多“土鳖”和学金融(哪怕是本科学理工科)的人去做主动权益多头,量化天生更容易聚集“海龟”和理工人。虽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两派水火不容,但某些研究的细节和思考,量化出身的投资经理反而更加契合科学研究的本质。而这一点,是很多民间“民科式”价投最欠缺的。
一、投资研究和学术研究在方法论上有共同之处
无论是投资研究还是学术研究,所运用的方法大抵是类似的:先通过阅读前人研究过的成果和现状,发现research gap,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再通过设计合理的研究内容,经过仔细地研究,对假设进行证伪。
虽然这一点在很多买方被贯彻的并不好。
凯丰投资吴星的这段话我非常同意:
投资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求真的第一个前提,是要做细节研究。只有通过一个非常小的切入口,深入一个非常小的领域,长时间跟踪研究,才具备求真的可能性。如果只看非常宏大的事物,很多时候是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求真的。
如果天天在天上飘着,缺乏产业的实践和认知,地面的人在干什么他不但不懂还自以为懂,那就很危险。事情应该是从很多很小的细节出发慢慢总结,然后到更高的维度去融会贯通。
二、你赚的是公司成长的钱吗?可能更多是信息差的钱
明汯投资的裘慧明对趋势投资的理解非常有意思:
趋势策略有效性下降并不是近几年的新鲜事,在海外已经是持续多年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趋势?关键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差异造成了较长的趋势。当一个事件出来,如果市场上都是非常聪明的投资者,得到信息的速度非常快,价格一定会马上到达新的位置,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但实际上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的速度并不一样,处理信息的速度也不一样,先参与的人就先把价格买一些上去,然后速度慢一点的再买点,就是这样才上去,趋势策略实际上赚的就是信息差的钱。
2019年以来,机构抱团、欧奈尔CANSLIM方法大行其道、龙头超额收益明显,趋势投资的成功率大幅提高。很多人认为要找好赛道、赛道里的龙头就是好公司、好公司就得涨、估值并不那么重要……大部分人赚的是公司成长的钱呢?还是趋势的钱呢?不妨拿自己持仓个股的涨跌幅和该公司内在价值的涨跌幅比较一下,结果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了。
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从客户长期回报的角度看,其实没必要去追求那么极致的排名,因为追求极致的时候,通常是要做很大的偏离,也因此要承担很多额外的风险。资产管理行业是替客户理财。我们不是体操运动员,通过做出一些很高难度的动作来获得成就感,这并不是客户需要的,客户需要的就是一个持续的平稳的回报。
投资其实是跑马拉松,要避免总是出现特别大的折返跑,朝着一个大概率正确的方向,每年进步一点,积累下来的结果就会不错。
——拾贝投资,胡建平
四、在激烈竞争的红海市场里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
结合第一辑和本文,包括点拾投资、猫头鹰等公众号做的一系列投资经理访谈,我们会发现,市场上有大量优秀的人才和聪明的投资经理。
这是一个怎样的市场呢?
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红海市场。
行业供给有限:仅仅看存量的股票,全A每年的净利润(或净资产)复合增长差不多10%左右。假设公司的分红率不变,估值波动暂时忽略,我们所有人每年能享受的公司成长不会超过10%(不是百分百分红;再投资收益率并不一定会比自身高;新股上市溢价;等等因素)。
行业需求潜力巨大: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权益资产的吸引力会持续存在,股票资产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会趋势性提高。
供需的缺口可能会导致优质公司的价格不断上涨,不断压低投资人的预期收益率。
与此同时,机构拥有明显的资源和信息优势:过量的研究资源(顶尖学府毕业的买方和卖方服务资源、专家库资源)、过量的非公开信息(草根和产业调研信息反馈、小道消息、勾兑)、最前沿的科技(海归的量化团队、算法、策略)。
但也要看到,这个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规模效应有限(资金规模经济呈倒U型、人员管理规模不经济),并不会天然形成赢者通吃(winner-take-all)的局面。在这样一个市场里,小投资者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呢?
- 利基市场:并不是所有的个股都被研究的很充分,在一些个股上,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能够获得超越市场的正确的“非共识”;
- 资金周期优势:大部分机构的钱来自外部,注定会面临短期的考核、资金的机会成本、委托人的期限要求、不合理的风控措施等等。这些非理性的时刻,往往能体现出小投资者巨大的资金周期优势(长期、自有、机会成本有限、可以规避不合理的风控措施等等)。